分享

学书法,为什么一定要临帖?

 家有学子 2017-03-23

稍有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每天又能坚持做到多少呢?那么克服书法学习中的不临帖就是很突出的一个首要问题。要知道,很多不入流的书法爱好者,其作品难以进步的根本原因,不临帖占大头,更有甚者,本身毫无根基,却标榜个性,大写特写,尽情展示,精神虽可嘉,殊不知被业内贻笑大方。

这里,我们根据日常临帖学习,分析不临帖的三个主要理由:

一、懒;

二、觉得无聊、枯燥、没意思;

三、过多的个性与主见太强烈。

实际上,这三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但也有实质上的不同。懒是人的天性,是人性很正常的一面,但对待学习书法,如果懒,说的毫不夸张一点,就是完蛋,一无所成。但从懒也透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懒?是真的懒,不想学,还是贪玩?(尤其是少儿)还是觉得没兴趣?这就过渡到不临帖的第二个理由上了。很多人觉得学习书法很枯燥,无聊,没意思,特别是就着墨水和碑帖来回临摹,是多枯燥的事啊!

其实,从简单意义上的学习书法,到知道临帖重要性,本身就是一个过程,简单的学习书法,自己写,抒情达意,也是一种乐趣,到了临帖的时候,说明是对书法的又一种感悟,上了一个台阶、甚至是对自己审美观有了新的理解。临帖带给学习书法者确实很多启迪,有的人在临帖的路上飞跃了,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固定不前了。说明临帖确实是学习书法很关键的一面,觉得枯燥无味而不临帖的人绝对是错误的。名家常说,看帖十遍不如临帖一遍,由此可见临过程是一种实践操作,一种转化,一味地看帖,只会提高眼界,往往最后会造成眼高手低,严重者还会养成心高气傲的脾气。而临帖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枯燥,深入进去,其实是很快乐的。


造成不临帖现象的最后一个原因,事实上始终贯穿在不临帖现象的当局中,那就是过多的个性与自己武断的主见,这种毛病,是临帖不扎实的一种明显表现,或者是看帖不准的一种直观下笔,继而心生出所谓个性的笔病,可能当时自己还觉得那是自己创新的好的一面,殊不知如果按照帖的标准一定会更好。真正的临帖高手,可以做到复制,大家几人能够做到。当然临帖也有多种方法,比如实临,意临,背临等,但临临之间一定是循环渐进的,没有准确的实临功夫,想做到意临,只会是自欺欺人。

那么如何来准确克服学习书法中临帖与不临帖的三大问题呢?这个主要结合自身,也许有的人根本就不懒,也很勤奋,但方法不对,也许有的很真的很懒,丝毫没有兴趣,那就难了,如果还能坚持恐怕只能边写边悟寻找乐趣了。临帖的过程确实是一种挑战,建议大家临帖之前一定要好好的先读帖,分析作者当时的创作心情以及所临帖的整体章法气息结字,尽可能的先一行行临,逐字推敲,甚至双钩,最后再整体临习追求原帖的艺术丰茂,直到熟练,进而演化为自己的东西,便可以尝试意临背临等。

这个一连串的过程实际上是很有趣的过程,而没有深入临帖乐趣中的人往往会觉得这些枯燥,所以进入临帖状态并非易事,临帖是长久以来坚持书法学习中非常重要与不可跨越的一步。

关于兴趣,能够进入临帖状态,本身就说明对书法有一定理解,这时,同样是坚持临帖,保持兴趣,通过临帖掌握方法技巧用笔章法等,尽可能改掉自己原始意义上错误的笔法特征,并请相信优秀的书法名帖能传阅千年至今不衰必定有它所存在的道理,所以临帖时一般要尊重原帖,摒弃自己过多的笔病,另外自己的东西不会因临摹而泯灭,个性的东西还是适当要有的,但这都建立在深厚的传统临摹学习基础上而蜕变出的。时人往往学习书法心情浮躁,下笔甚快,此也为临摹之大忌,其实临摹书法跟打太极拳一样,慢就是为了快,在慢中看清字型结体用笔等方能更好的掌握转化。不过值得强调的是,临摹所选择的帖,一定要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名帖,而不可盲目跟风时下人鄙俗之作。

总而言之,学习书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拿同类艺术作比较,比如音乐,很多歌唱家在青年时代便可扬名,而书法基本还遵循一定的书龄特征,较为缓长。而且其过渡中的迷茫也为同类艺术之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金钱消费时代,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也较为突出。可见,学习书法其实也是一件在孤独中寻求享受的艺术门类,尤要耐得住寂寞,特别是临帖。

错过宝贵学习机会的朋友也不必遗憾

接下来,就是“放大招”的时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