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读点看似无用的书

 茶境 2017-03-23


  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


  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但我并不将读专业书视为完整意义上的读书,在我看来,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读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图书。


  人们常问我:阅读与音乐创作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二者时有关联,有时却未必。

“摇滚乐界的拜伦”  莱昂纳德·科恩


  我最近在读古诗,常惊叹古人奇崛的想象力,这样的阅读能锤炼我的语言,启发我表达的方式。但人生中更多的阅读,是在无形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更倡导非功利的阅读,建议大家读点看似无用的书,培养点看似无用的爱好,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实用主义是我们今天特别要警惕的。这一点从当今大学基础理论类专业的冷清与应用类专业的火爆可见一斑。我曾无数次听到类似的疑问:数学研究有用吗?哥德巴赫猜想有用吗?要知道,没有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计算机技术,一些表面看似没用的理论,建构了今天的科技。


“智慧的真正标志不是知识而是想象力”


  其实我读书并不多,但我喜欢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这是受到作家余华的启发,他是几乎不读畅销书的。


  如今各种出版物浩如烟海,而现代人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你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检验哪些书是好还是坏。那些摆放在机场书店、火车站书店的五花八门的图书,多数看了会让人失望。但经典不会,无论何时翻阅经典,你都会满载而归。


  人们还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认为不应该完全凭着兴趣阅读,有时也要强迫自己读一些费力的书,这样才可能有进步。作家马尔克斯每天强迫自己上午9点到下午2点进入工作状态,实在写不出来东西,也要在书桌旁坐上两个小时。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


  读书同样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强制。童话读起来毫不费力,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是读童话,还是要强迫自己读一些看不懂、不好读的书。《追忆似水年华》《哈扎尔辞典》这类书不像心灵鸡汤那么好读,但强制自己读下来,一定会有收获。


  对我个人而言,读书还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就如同写歌词我习惯于钢笔一样,我更钟情于纸质书。



  古人读书,讲究焚香沐浴、品茗闲吟,追求萧然自远、悠然自足的境界。但对着电子屏幕一堆二进制的数字编码,我闻到的不是“书香”,而是工业气息。就像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还是有许多爱乐人搜集老唱片、音乐CD一样,仪式感让阅读悦目悦耳悦心,更有味道也更为神圣。


  对全社会而言,目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反差。我们的出版业数字庞大,新书源源不断,但从全世界来看,我们是人均读书量很少的国家,远非一个文明古国所应该呈现的。原因何在?这值得我们深思。


李 健 de 书单

Booklist


— 1 —



《哈扎尔辞典》阳本

[塞]米洛拉德·帕维奇 著 | 南山 / 戴骢 / 石枕川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3-1 | 360pp | ¥45.00


  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在1984年出版的一部著名小说。融世界三大宗教史料传说于一身,创辞典小说之先河。


— 2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奥] 斯特凡·茨威格  著 | 韩耀成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6-10 | 262pp | ¥32.00


  茨威格的著名小说,李健经典歌曲《传奇》的灵感来自这本书。他觉得那个女人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男主角的生活中就是一个传奇。


— 3 —



《追忆似水年华》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  李恒基 / 徐继曾 等译

译林出版社 | 2012-6 | 2700pp | ¥328.00


  《似水流年》的灵感来源,被称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以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构、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闻名。


— 4 —



《在路上》原稿本

[美]杰克·凯鲁亚克  著 | 王永年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6 | 520pp | ¥42.00


  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言人杰克·凯鲁亚克的名著,被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


— 5 —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 著  | 黄世中 注解 

中华书局 | 2009-8 | 216pp | ¥25.00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他的诗深情绵邈,富丽精工,形式独具一格的义山体,后代诗人以很大的影响。


— 6 —



《红字》

[美] 霍桑  著 | 胡允桓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2-11 | 257pp | 225.00


  《红字》被称为是美国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因“通奸”被戴上红色A字示众,但她却是崇高道德的化身,感化了充满罪恶的社会。 


李 健 de 私人书架

Bookshelves


1.木心 陈丹青《文学回忆录》

2.木心《伪所罗门书》

3.茨维塔耶娃《茨维塔耶娃文集》

4.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

5.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6.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7.西蒙·沙玛《风景与记忆》

8.劳伦斯·布洛克《每个人都死了》

9.伊利亚·爱伦堡《人·岁月·生活》

10.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11.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12.盛可以《可以书》

13.盐野米松《留住手艺》

14.雷蒙德·卡佛《大教堂》

15.北岛《时间的玫瑰》

16.余华《灵魂饭》

17.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18.村上春树《眠》

19.村上春树《1Q84》

20.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来源/慢书房

作者/李健任姗姗、徐蕾采访整理

责编/张燕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