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克斯学术 | 萨克斯管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寒山茅舍 2017-03-23


注:萨克斯管学术栏目为大家搭建专业的学术交流桥梁,每个工作日转载一篇国际或国内行业学术刊物刊登的学术文章,文章的忧劣我们不加评判,亦在建立氛围,传播萨克斯文化,活跃行业交流!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早期的电影由于科学技术的制约, 一般只能够通过画面来表述, 虽然不乏优秀的作品, 但是在今天看来, 还是略显单薄, 缺乏多层次的感染力。1927年第一部有声影片TheJazzSinger( 《爵士歌手》)诞生, 这部改编自百老汇热门歌舞剧的电影, 因为首次采用了“有声对白” 而在好莱坞和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从此, 电影的无声时代宣告结束。值得注意的是,这第一部有声电影, 就与爵士乐有着深刻的联系。这也似乎注定了在以后的电影中, 爵士乐和萨克斯管音乐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萨克斯管与爵士乐

       (一) 萨克斯管

       萨克斯管由比利时人阿道夫· 萨克斯在1840年根据波姆式长笛的原理发明。萨克斯采用高音谱号, 有降B、降E调之分。世界第一支萨克斯是上低音E调管, 当时受到了很多音乐家的认可。人们便以阿道夫· 萨克斯的姓来给它命名——— “萨克斯管” 。

         萨克斯管由金属制抛物线性圆锥管体, 与单簧管类似的哨头、波姆体系音键系统, 除降B调高音萨克管外, 都弯成烟斗形。萨克斯是一种非常有表现力的乐器, 他可以通过控制音量的大小, 发出大提琴、单簧管那样极其美妙的音响, 并有着足以同管弦乐队中任何乐器相匹敌的巨大力量。总的说来, 它的柔和优美的音色, 具有弦乐器的歌唱风格。20世纪初, 欧洲一些萨克斯管演奏家移民美洲,萨克斯管开始在美国等美洲国家流行。

        (二)爵士乐

        爵士乐(Jazz), 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 由民歌发展而来。爵士乐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繁荣景象, 其乐曲风格极其耀眼, 节奏一般以鲜明、强烈为主。而现代意义上的爵士乐, 是由美国的黑人带来的, 19世纪末发祥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 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从最早期的“拉格泰姆” 和“民间蓝调” 到颇具规模的新奥尔良爵士乐;从20年代著名的以集体即兴演奏为主的“迪克西兰” 到30 年代以伴舞为主要职能的“摇摆乐”;从40年代追求高超的以和弦演奏为基础做即兴演奏的“比波普” 到五六十年代风格迥异的“比波普” 和“酷” 以及随后的“自由” 派;从七八十年代“摇滚” 和爵士乐的融合, “合成” 的出现到90年代“新经典主义”的诞生;直至今天, 每一种爵士风格都活跃在舞台上。具有强烈持久生命力的爵士乐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 早已突破了地域、种族和国界的局限, 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

        (三)萨克斯管在爵士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萨克斯管是爵士乐的一种标志, 爵士乐在使用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上极有特色, 完全不同于传统音乐。自爵士乐时代以来, 萨克斯管成为销售量最大的乐器之一, 同时,萨克斯管乐手也对爵士乐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早成名的爵士萨克斯管手可能是西德尼, 随后, 从1920年以后优秀的爵士萨克斯管手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始层出不穷, 其中查利· 帕克把爵士乐从摇摆乐带入了毕波普(bebop)时期,科尔曼· 霍金斯开始确立次中音萨克斯管的地位, 奥尼特· 科尔曼最早开始了自由爵士(freejazz)的尝试, 等等。这些爵士乐传奇人物的崛起树立了萨克斯管在爵士乐中的重要地位。萨克斯管作为主奏的旋律性乐器需要节奏部分以及和声部分来支持, 所以较少以独奏或者单纯的萨克斯管重奏形式出现。最常见的爵士乐队构成是四重奏形式:萨克斯管、鼓、贝斯和键盘, 萨克斯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对旋律进行诠释。

二、爵士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一)音乐对电影的基本意义

        在早期, 电影是没有任何声音的, 这样的电影也被称之为默片。早期的电影因为没有声音的支持, 表现力完全依赖于画面, 所以有很多类型的电影根本就不能拍摄, 只有一些可以通过夸张的画面表现手法来取悦观众的诙谐电影能够在这个时期大获成功, 卓别林的一系列电影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但是, 从生理上来说, 人类惯有的感官经验是视听同时进行, 如果只能看而不能听, 就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或者精神难以集中, 电影的画面一直会游走在自然与真实之间, 一直听不到任何声音的观众就会觉得很诡异, 然后从心底排斥它。音乐对消弭这种人们生理上的排斥与不适应有很好的作用。在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出现之前, 就有电影院尝试过通过在播放默片时同步播放音乐。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是由于音乐与电影存在结合的问题, 有时候反而会有消极的影响。因此, 在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之时, 就将音乐与电影开始结合起来, 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强化观众的视听感受, 从而实现吸引观众的目的。

        电影音乐除了舒缓观众的压力, 减少观众对电影的排斥之外, 一般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帮助电影表达主观态度。电影音乐能够概括影片的主题思想, 表达出电影创作者对影片人物、内容、事件的主观态度;(2)帮助电影抒发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无穷的, 用电影来抒发人物的感情, 比直接用对白的效果要好得多, 况且有时基于剧情需要是不能用到对白的;(3)帮助电影渲染气氛。作为电影的背景音乐, 它能为影片营造或者烘托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 用以深化视觉效果;(4)帮助电影描绘景物。节奏强烈的动感音乐对运动对象的描绘具有天然的优势, 使用音乐刻画这些场景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5)电影音乐的剧作功能。电影音乐在电影中除了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之外, 还是电影重要的构成部分, 它能够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 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6)电影音乐有助于加强影片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用电影音乐可以衔接前后两场或更多场戏, 连接同一时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场景的交替切换, 实现电影的时空交错和跳跃, 深化电影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甚至有电影人说, “每当语言不能够表达, 或者表述不清时, 音乐就出现了。”

        (二)爵士乐对电影的意义

        电影是由诸多成分交集一起而成的艺术品, 它并不只是影像和声音的结合品这么简单, 而电影中的声音部分里除了音乐外, 还有对白、效果声、环境音等元素。而单纯音乐的创作是独立的, 是具有独立聆听性的, 不管是什么音乐。而爵士音乐更强调的是原创精神和即兴成分。电影配乐则是依附在电影画面故事情节中, 音乐要迁就电影的变化, 配乐家们要创作的是通过音乐来影响煽动观众的情绪, 是电影导演的灵感转换者, 不是原创音乐而是功能创作。爵士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产生出一种其他表现手法无法实现的电影元素。

三、以萨克斯管乐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爵士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一)美国黑帮电影中萨克斯管音乐的运用

        爵士乐因为其个性鲜明、思想活泼兼具金属风格的特点, 在美国的黑帮电影中就有一定的运用, 其中萨克斯管音乐是爵士乐的主要构成部分。我们知道, 电影中的音乐对帮助影片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和电影画面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同效果, 或悲伤、或喜悦、或紧张、或惊悚。萨克斯管凭借其独有的特性,在黑帮电影中, 往往能够绽放出极强的文化张力。

        1996年, 导演罗伯特· 阿尔特曼拍的《堪萨斯城》就大量地运用了爵士乐, 烘托出上个世纪30年代, 堪萨斯黑帮横行的社会场景, 罪恶之花在爵士乐的渲染下悄然绽放, 且愈发迷人。而若隐若现的萨克斯管音乐, 则在这部电影中起到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弗朗西斯· 科波拉的《棉花糖俱乐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他的败笔, 但是, 这部电影对爵士音乐的诠释却被认为是对摇摆爵士的一种注解, 该片再现了“棉花糖俱乐部”当年的辉煌盛况, 萨克斯管音乐响起, 浓郁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 弗朗西斯· 科波拉的《棉花糖俱乐部》其实是成功的,起码在电影音乐的运用上是成功的。

        (二)文艺电影中萨克斯管音乐的运用

        萨克斯管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文化, 如果这种文化结合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 往往就会是一个很好的电影题材。上世纪,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 爵士乐手在美国的生活非常艰难, 许多爵士乐手被迫流浪海外, 到处讨生活, 其中就有一批人流亡到欧洲, 天才萨克斯管演奏家勒斯特· 杨就是其中之一。
       1986 年, 欧洲导演伯特兰· 塔维尼埃执导了电影RoundMidnight(中文译作《午夜旋律》),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也是一位萨克斯管演奏家, 名字叫做德科斯特· 戈登, 他与勒斯特· 杨的经历颇为相似, 在剧中萨克斯管音乐被大量运用, 这不仅仅是一种情节的需要,同时也是一个时期的情结的表现。挣扎——— 沉沦——— 挣扎——— 觉醒, 在影片唯美的萨克斯管音乐中, 主人公也在巴黎爵士乐迷的帮助下, 慢慢地从颓废的酗酒生活中挣脱出来, 最后重返故里。萨克斯管音乐悲凉、唯美而又骄傲的声音就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诠释, 仿佛电影就是音乐,音乐就是电影, 再也无分彼此。这部电影最终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如今提到爵士乐或者萨克斯管电影音乐就不得不提到这部影片。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爵士乐文艺片是JustFriends(中文译作《星星乐韵》), 这个电影讲述了一个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家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比利时萨克斯管乐手, 他的名字叫做杰克, 去美国实现他的爵士音乐梦一直是他的梦想, 故事也就开始在他去美国追寻自己音乐梦之后, 整个故事除了音乐还涉及友情和爱情, 通过种种情感表述了在音乐圈挣扎求生和成为艺术家的艰难。萨克斯管音乐在这里表现出了极大的表演张力。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感情、同样的萨克斯, 却总是恰到好处地将情感和场景烘托出来, 不得不说萨克斯管在爵士乐中的位置真的无可替代。

         (三) BIRD

        单独将Bird从文艺片中拿出来, 是为了向一代萨克斯管传奇大师CharlieParker致敬。1988年, 狂热的萨克斯管音乐爱好者依斯特伍德执导了影片Bird, 这部影片足足用了两个半小时来为伟大的萨克斯传奇CharlieParker树碑立传, 整个影片的结构一如CharlieParker的演奏一般自由跳接, 完美地展现了Parker短暂辉煌而又曲折颠沛的演奏生涯以及为药物和酒精所困扰的灵魂。影片中用到了大量的萨克斯管音乐, 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音乐直接整CharlieParker生前演奏录音, 不少还来自于其妻ChanParker的私人收藏。这种奢华的萨克斯管乐的享受已经完全超出了电影能够做到的极致。最终, Bird也凭借其萨克斯管乐的完美运用以及音乐与电影题材的完美切合, 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音乐奖, 金球奖最佳导演奖以及戛纳电影节最佳演员奖。

        总而言之, 正是萨克斯管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丰富了电影的构成元素, 也往往将电影难以表达出的情感通过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传达给了观众。可以说, 包括萨克斯管乐在内的影视音乐的应用促进了电影的发展。反过来说,萨克斯管乐也因为电影的影响力而受益良多, 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