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过这个纪录片,才发现「点心」才是日本的国宝。

 真友书屋 2017-03-24



被形形色色的西式点心已经充斥的现在,东京这个繁华的都市里,竟还存在着许多制作日本传统甜点的「老舗」。这些甜点或朴实或华丽,店主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匠人精神,用心制作出一道道甜蜜的美食,传承着日本古老的味道。Youtube上一个叫《甜言蜜语》(甘いお話的系列短篇美食纪录节目,就讲述了这样一些传承的老店,和老店里流传百年的甜品。



 织部馒头「大阪家」的陶艺品织 


日本的「馒头」是和菓子里生菓子的一种。「大阪家」,一家有着300年历史,专注于做织部馒头的「老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成就了这白底绿釉的「馒头」。大阪家的经营者,世世代代都是向往文学之人,他们把诗和意境融入「馒头」中,做成了效果如同织部陶瓷一般的「馒头」:织部馒头。不同于其他和果子华丽,织部馒头有着不喧宾夺主的外表,在茶会上静静地扮演配角,恰到好处地诠释出织部烧的意境。


▲大阪家的织部馒头



「福岛家」赏心悦目的揉果子 


揉果子,和果子里的门面担当。其形婀娜,其色悦目。在日本中山道巢鸭町,有着一间缘起于江户时期,名叫福岛家的和果子老店。福岛家有着一本传家之宝,上面记载着各式各样精美无比的揉果子,包罗四季万象。福岛家的揉果子,用层次丰富的渐变色彩,栩栩如生草木形象,细腻地表现出日本高级和果子的特点。


▲福岛家的家传之宝:和果子的雏形


▲福岛家的揉果子



 瓦仙贝,古老的味道 


在广厦林立却又民风淳朴的麻布十番街上,有一家传承了一百多年的瓦仙贝老店:「纪文堂」。这家店在明治时期就已经存在,作为明治时期时髦的零食,瓦仙贝广受欢迎。纪文堂的第三代传人须崎正巳,在致力于古早味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着创新。他不拘泥于将瓦仙贝烤制成瓦片,而是各种各样让你想不到的形状,并且在味道上,也不断推出新的独特的口味,以满足大众需求。在经济萧条,生意最难做的时候,须崎也没有放弃纪文堂。正是他的坚持,使得传统风味得以传承。


▲正在制作瓦片烧的须崎正巳


▲纪文堂的瓦仙贝



 吃了会笑出来的人形烧 


日本东京的人形町,分布着许多供奉着七福神的小神社。位于人形町的老铺,「板仓屋」,充分结合街道的特色,制作出了独属于人形町的人形烧。人形烧采用最简单的食材,鸡蛋、白砂糖、面粉,制作出最古朴却也最受人喜欢的味道。板仓屋的人形烧,其实只有六种形状,加上顾客满意的微笑,才凑成了七福神。


▲人形町供奉七福神的小神社


▲人形烧



「野菜」的甜蜜味道


从未想象过,蔬菜还能是诱人的甜蜜味道。然而在江户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蔬菜蜜饯」的身影。江户时代的人气作家,曲亭马琴就在日记中提及过这种美食。现在东京,有唯一一家制作糖渍野菜的老店,叫作「梅钵屋」。为了制作出美味,对蔬菜的形状大小、煮的程度、糖的浓稠度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当蔬菜遇见白糖,碰撞出清爽的甜味,让你一口接一口欲罢不能,这就是江户流的蔬菜蜜饯的精髓。


▲胡萝卜蜜饯


▲白萝卜蜜饯


▲苦瓜蜜饯


▲蕗菜蜜饯


▲生姜蜜饯


▲茄子蜜饯


▲橙皮蜜饯



 樱叶饼,诉说春天的故事 


春天除了有大片大片粉色的樱花海可以享受,还有应季的樱叶饼可以品尝。春天的赏樱季,位于东京神田神保町的「龟泽堂」,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早上五点,店里的伙计就开始劳作。将四种不同的粉类混合,加上食用红色素制成樱色的饼皮,烤制后包上馅料,再在外面裹上头年5月便开始腌渍的樱花叶,好看又好吃的樱花饼就做成了。樱叶的清香味渗透进饼中,是其他任何一种点心都尝不到的特殊味道。樱花饼看似简单,樱叶的腌渍却要费上一番大功夫,大家在吃的时候,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蕴含在其中的功夫。


▲樱叶饼的制作过程


麦芽糖的动物园


东京的千駄木,有一条名字很可爱的街道,叫做糯米团街。在这条街的斜坡上,有一间麦芽糖屋,叫作「吉原麦芽糖工艺品店」(あめ细工·吉原)。这里是麦芽糖的动物园,小孩子的天堂。店主吉原,儿时便想着,如果有地方能每天有人拉着车售卖麦芽糖工艺品的话,这种传统技艺大概就能流传下来了吧。于是他带着这样的梦想,来到了师父身边……。现在的吉原,能把一颗颗糖球制作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属兔的他,还以本身的属相为原型,制作出了活泼生动的「跳跳兔」。这种能吃又能看的麦芽糖,因为吉原的传承,而被保留至今。



▲视频:《甜言蜜语:麦芽糖的动物园》


▲麦芽糖制作的小动物


葛粉薄衣,饱含爱意的点心


葛粉薄衣,一道光是念着名字,就觉得很美的甜点。在离东京市区一个半小时车程的青梅市,汩汩流淌的多摩川滋养着这里的人和物。青梅市因为这份滋养,丛林茂密,盛产青梅。这里的甜点,大多都和青梅有关。名为「红梅苑」的老店,有一道招牌甜点,叫做葛粉薄衣。纯白的葛粉浸入温水中,变得像透明的薄衣一样。将其放入天然不含色素的,碧绿色的青梅汁中,薄衣立刻染上浅浅的碧绿色,色味俱全。「红梅苑」乃是一代文豪吉川英治的妻子富美子为了哀悼死去的丈夫而开的,里面的每一种点心,都饱含着她对丈夫的思念。


▲饱含爱意的葛粉薄衣


 重阳节的点心,着锦 


传说,在平安时期的宫中,逢到重阳节的时候,宫中的人会把丝绵放在菊花上,一夜之后,用浸满朝露和菊花香气的丝绵擦脸,可以长命百岁。这便叫做着锦。而着锦,也存在于现在日本点心的世界中。东京骏河台下,在办公楼的缝隙间存续着一家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点心店,其名为「samma」。将制作工艺繁复的白芸豆馅和牛油混合,制成白色的点心,以此为丝绵,再加上绿色的菊花叶,代表菊花,便是「着锦」了。一道简单的点心后面也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如果不知道的话,便不能体会其中的趣味,看来品尝和果子前,也要先了解每一道点心背后的含义才行呢。



▲视频:《甜言蜜语:什么是「着锦」?》


▲着锦



樱花卷,匠心集成的果子


湖月庵」位于东京樱台,是一家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和果子店。「湖月庵」的店主,平井源太郎,到今天还坚持着,纯手工制作和果子。将红豆经过长时间的烹煮,制成风味丰富的红豆馅儿,包裹进粉绿相间的外皮里。樱叶的纹理、樱花的花瓣、细小的花蕊,全都由平井一人,细细地手绘而成。



▲ 视频:《甜言蜜语:红豆馅儿与手作樱花卷》


▲纯手工制作的樱花卷



young / tex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