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热线

 我心……飞翔 2017-03-24

黄瓜霜霉病在我国各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般在3、4月份,越冬茬和早春茬黄瓜霜霉病较难控制。虽说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且从黄瓜苗期到成株期均可以染病,但生产实践证明:黄瓜霜霉病在寒冷的冬季或炎热的夏天很少发病,在春天或秋天最容易发病,华北地区尤其是这样。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潜育期短、流行性很强的叶部病害。一旦发生后如果条件适宜,病情发展很快,造成叶片大量枯死,直接影响结瓜。一般减产10-30%,严重达50%,甚至刚结瓜就全株枯死,不得不提前拔秧。


霜霉病不但在黄瓜上发生,在甜瓜、南瓜、丝瓜、越瓜、冬瓜、和苦瓜等也有发生,除此之外,保护地西瓜霜霉病也时有发生。

1

发病症状

在适宜发病的季节,黄瓜整个生育期中,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茎、卷须及花梗也会受害。

幼苗期子叶感病时,在子叶正面产生不规则形的褪绿枯黄斑,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子叶很快变黄干枯;

成株发病时露地黄瓜从下部叶片开始,保护地黄瓜发病多从中部黄瓜坐瓜节位的功能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

▲发病初期—叶片背面

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发生水渍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后来病斑扩大,由黄色变成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的病斑。

在叶片背面病斑处生成紫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特别是雨后或浇水后,遇到大雾湿度大的天气,霉层长得更厚,颜色呈黑色。

▲发病中后期

▲后期病斑—叶片背面

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除顶端少量新叶外,全株叶片均发病,田间一片枯黄。发病后在干燥的情况下霉层容易消失。在高温干燥时病斑迅速枯黄,病情发展缓慢。

霜霉病在抗病品种上的表现为:病斑小圆形,褐色,很少扩大,在叶背面也很少形成霉状物。

2

病原菌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菌为古巴假霜霉菌,属于鞭毛菌亚门真菌。

该病菌孢子囊的产生、萌发及游动孢子的萌发、侵入都要求很高的湿度。孢子囊萌发时,要求叶面上必须有水滴或水膜存在。叶面上存在水滴时,在15℃的温度下孢子囊经过1.5小时即可萌发,2小时后游动孢子即可萌发侵入引起发病。如果叶片上没有水滴,即是接种病菌也不发病。

在形成病斑后,空气湿度愈高,孢子囊形成速度愈快,数量愈多。如果相对湿度在83%以上,且维持4小时,即能产生孢子囊,而相对湿度为50-60%,则不能形成孢子囊。因此,高湿度和叶面存在水滴,是黄瓜霜霉病流行的必须条件。孢子囊的抗逆力很弱,寿命较短,一般只能存活1-5天,在室内24-25℃干燥条件下,病叶上的孢子囊经2-3天便失去萌发能力。

3

侵染循环

在我国南方全年能够栽培黄瓜的地区,黄瓜霜霉病可以终年发生危害。在华中、华北地区的冬季,霜霉病在温室黄瓜上越冬,不断产生孢子囊,成为大拱棚、小拱棚及露地春黄瓜、夏黄瓜和秋黄瓜的侵染源,然后再进入温室。孢子囊主要是通过气流传播,其次是雨水,有时还可借助黄守瓜传播,从植株的气孔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田间发病常在低洼潮湿处先形成中心病株,然后向四周蔓延,特别是顺风一面蔓延更快,环境条件适宜时,仅7-10天就蔓延到全田。天气干旱时早期中心病株的作用不大,只能引起小片发病。

4

发病条件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及流行与气候变化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温、湿度是决定发病与否及流行程度的关键因素。多雨、多露、多雾、昼夜温差大、阴雨天及晴天交替等条件下容易导致其大发生。 

霜霉病在田间发生的气温条件为16℃,适宜流行的气温为20-24℃、此时潜伏期4-6天,高于或低于此温度范围,则需要8-10天或更长时间。平均气温如果达到30℃以上,即使处于雨季病害也停止发展。 

在黄瓜生长期间温度条件最容易满足,空气湿度(浇水、雨水)便成为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当气温上升到16℃以上,如遇降雨,空气湿度大,田间可出现发病中心,随后如果降雨次数增多、晴雨交替,相对湿度在80%以上,病害就开始流行。 

南方露地黄瓜霜霉病发生较早,在浙江4月底5月上旬便可发病;在北方的4月上中旬,寒流不断出现,此时如果日光温室或大拱棚内温湿度控制不当、放风不好,就会造成棚室内湿度过高。同时由于昼夜温差过大,夜间容易结露,使得叶片长时间附着水滴和露珠,种种因素都容易造成霜霉病大发生。 

5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要结合当地栽培习惯及消费者的需求,选择适宜不同季节的品种,露地春天选择苗期耐低温、后期耐热的品种;夏季选择耐热、抗病、结瓜性好的品种;秋季选择苗期耐热、后期较耐低温的品种;日光温室等保护地要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的品种。如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中蔬种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等,都培育了很好的品种。

2、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选择地势排灌良好的地块,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及时吊蔓、整枝、疏瓜、采摘。

3、保护地中尽量创造一个适宜黄瓜生长发育的环境,避开发病诱因。如定植时选择晴天上午,浇水时选阴雨天过后或寒流过后,及时通风、清洁棚膜增加光照强度、根据气候变化增减保护设施等。

4、科学合理用药,定期喷施预防性的农药,并结合叶面肥的施用,提高黄瓜的抗逆性。

霜霉病预防用药,可优先考虑具有保护性效果的制剂防治(表1)。用药间隔期以10~15天为宜。发病初期,应优先选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效果的制剂(表2)。用药间隔以农药标签为准。

发病偏重时,可选用687.5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用药间隔参考农药标签,可视情况适当缩短;用药量可使用推荐剂量上限。

▼表1 预防黄瓜霜霉病推荐药剂

通用名

含量

剂型

代森锰锌

80%

可湿性粉剂

代森联

70%

水分散粒剂

丙森锌

70%

可湿性粉剂

三乙膦酸铝

80%

可湿性粉剂

氧化亚铜

86.20%

可湿性粉剂

喹啉铜

33.50%

悬浮剂

壬菌铜

30%

微乳剂

碱式硫酸铜

70%

水分散粒剂

松脂酸铜

12%

乳油

波尔多液

80%

可湿性粉剂

硫酸铜钙

77%

可湿性粉剂

百菌清

5%

粉剂

百菌清

10%、20%、28%、

30%、40%、45%

烟剂

百菌清

45%

烟雾剂

波尔·锰锌

78%

可湿性粉剂

琥铜·百菌清

75%

可湿性粉剂

硫磺·百菌清

50%

悬浮剂

硫磺·百菌清

10%

粉剂

锰锌·苯酰胺

75%

水分散粒剂

腐霉·百菌清

20%

烟剂

▼表2 防治黄瓜霜霉病推荐药剂

通用名

含量

剂型

氟噻唑吡乙酮

10%

可分散油悬浮剂

吲唑磺菌胺

18%

悬浮剂

噁酮·霜脲氰

52.50%

水分散粒剂

烯酰·吡唑醚

18.70%

水分散粒剂

烯酰·唑嘧菌

47%

悬浮剂

烯酰·锰锌

69%

可湿性粉剂

烯酰·百菌清

15%

烟剂

烯酰·王铜

73%

可湿性粉剂

唑醚·代森联

60%

水分散粒剂

精甲霜·锰锌

68%

水分散粒剂

霜脲·锰锌

36%、72%

可湿性粉剂

噁霜·锰锌

64%

可湿性粉剂

氟菌·霜霉威

687.5g/L

悬浮剂

甲霜·百菌清

12.5%

烟剂

精甲·百菌清

44%、440 g/L

悬浮剂

霜脲·嘧菌酯

60%70%72%

水分散粒剂

霜脲·百菌清

22%

烟剂

丙森·缬霉威

66.8%

可湿性粉剂

双炔·百菌清

440g/L

悬浮剂

锰锌·苯酰胺

75%

水分散粒剂

氟嘧·百菌清

51%

悬浮剂

嘧菌·百菌清

560g/L

悬浮剂

氰霜·百菌清

43%

悬浮剂

锰锌·氟吗啉

50%、60%

可湿性粉剂

霜霉·辛菌胺

16.8%

水剂

《中国蔬菜》特约专家——王芳德(推广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