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医美监管制度有真空 消费者变美道路要谨慎

 古月三羊 2017-03-24

  随着爱美人士的审美品位越来越高,医疗整形也逐渐进入轨道,场景化的服务和定制项目成为一时的风潮,这样的消费比较适合年轻爱美者。可是在眼花缭乱的医美整形平台中,总有一些无照行医者混入“正规军”,想必会给爱美人士带来安全隐患,更会制造出医疗整形机构非法乱象。因此,爱美者们要进行整形之前,一定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和医生。


微整形属于医疗行业范畴 应到有资质医院进行注射



  据报道,最近几年有不少这样的新闻和话题:“一针玻尿酸导致失明”。因为注射美容导致并发症的例子并不奇怪。据较近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5年间,广东某医院共接到了300多个并发症患者,其中有5例失明、2例瘫痪。这些患者有90%都是因为注射玻尿酸导致并发症。正是因为无照行医者混入了医疗整形机构里面,才会给爱美者带来了安全的隐患。


  虽然说微整形不动刀,但是微整形属于医疗行业范畴之内,同样存在医疗风险。在我们消费者看起来,微整形就像我们平时感冒注射针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绝对不是简单的皮下注射,一旦把握不住度数的话,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比如肉毒素注射剂属于毒性药品,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或者注射到血管里可能会造成全身的肌肉麻痹,甚至会引起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不规范注射玻尿酸可能会造成血管栓塞,甚至出现失明。医生提醒求美者使用注射产品要有保障,进货渠道要正规、注射位置、剂量要准确,否则会给求美者带来伤害。据了解,目前国家食药监局批准使用的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只有:肉毒素、玻尿酸和胶原蛋白。而每一种材料中,获得国家正式批文的进口药品品牌屈指可数。


面对整形美容市场乱象 我们要擦亮双眼



  从明星的定制整形开始,到大众化整形,短短几年中国成为“整形大国”。据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1万多家医疗美容机构,从业医疗行医者超过3000万人。我国整形美容行业以每年20%的发展速度递增。整形美容业前景一片辉煌,但是现实却不容乐观。正是因为一些无照行医者混入“正规军”,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平均每年因为整形美容导致毁容毁形的投诉多达近2万例,据了解10年间里已经有20万张脸被“三非整形”给毁了。“三非整形”是指非法医疗机构、非从事医疗美容的专业医师、非法的药品。只有一线整形外科医生最了解非法注射美容有多泛滥。每天面对流着眼泪懊悔不已的受害者。非法注射美容受害者越来越多,这不仅给受害者自身带来痛苦,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为受害者提供修复和治疗,也耗费了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面对这些美容市场乱象该怎么办呢?


碰到整形陷阱 我们应该怎么做



  注射美容安全问题,已经形成了整形医疗美容行业的巨大隐患。最主要是“三非整形”监管比较困难。专家希望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媒体和求美者个人各方应联手行动,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及监管等举措,让假冒伪劣药品和违法执业者丧失生存的土壤。越是在整形美容市场鱼目混杂的状况下,消费者更应该提升自身维权意识。一旦要是遭遇了非法美容材料的侵害,或者是无资质的美容院、工作室等所欺骗,消费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的求美者来说,如何选择靠谱的专业整形机构是很重要的。求美者不要为了贪图那些小便宜,反而害惨了自己。每人都要对自己的安全保障负责,要懂得如何辨识医疗机构、整形美容机构和整形医生,首先从外貌到内涵、到法律法规,再到整形所用材料、仪器,医生、医院等等,听起来很复杂,但如果能够从整形前、整形中、整形后,每一关都把握好,也不复杂,而且这是对自己人身安全的负责。


文章来源:经典整形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