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观说说诸葛亮(5):庞统与诸葛亮

 金色年华554 2017-03-24

 和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也是最具有可比性的一个人就是庞统了。而通过庞统这个案例,我们也能更进一步了解诸葛亮与军队的关系。

虽然同为荆州名士,但庞统无论在出身、性格以及发展轨迹上都与诸葛亮有着巨大差异。诸葛亮是山东人,祖上一个叫诸葛丰的人曾做过首都一把手的高官(司隶校尉),非常牛逼,所以地方上举孝廉什么的都是要优先考虑他的子孙的。于是乎,诸葛亮他爸诸葛珪就顺理成章地做到了泰山郡的而把手(郡丞),而不出意外的话,他的三个儿子将来起码也是个县长级别的官员。

当然,我们都知道意外还是来了的。

诸葛珪死得很早,于是诸葛亮就只能投靠在外面做官的从父诸葛玄。所谓从父,就是祖父亲兄弟的儿子,不是诸葛亮他爸的亲兄弟,而只是堂兄弟。从这里看的话,诸葛亮应该没有亲叔伯,不然怎么着也轮不到诸葛玄来养他们。诸葛玄先后在刘表和袁术的手下做过事,后来也死在了外面,到隆中对之前,诸葛家族已经破败得差不多了,全家只有诸葛亮他哥哥诸葛瑾在孙权那边混了口饭吃而已。至于诸葛亮的话完全是靠着与荆州大家族的联姻而得以在当地获得生存。

反观庞统,史书上对他的身世说得非常模糊,只有《襄阳记》里说庞德公是他的从父(又是从父)。庞德公这个人名气很大,但是也仅限于荆州一带。而且历史上没提到过庞德公或庞统祖上有做过什么高官的,而庞统的亲属则全部是在他之后出的仕,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个家族属于才发家几代的而已,算不上世家大族,有钱有田有产却没有太多社会地位,所以只能在乡下发发牢骚,若没有诸葛亮和庞统,恐怕后世都未必知道他们的存在。

当然,一边是有钱没名气,一边是有名气没钱,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大家都懂的。很快庞家就和诸葛家联姻了,不过不是庞统,而是庞德公的儿子娶了诸葛亮的姐姐,而诸葛亮本人也娶了另一个荆州暴发户黄承彦的女儿。

至于这个黄承彦,他的岳父也是一个有钱无权的地方豪强,名叫蔡讽。而直到蔡讽他的姐姐才最终与真正的士族牵上了线——她嫁给了一个叫张温的人,此人不但做过司隶校尉,而且还做过“三公”之一的太尉。张温这个太尉据说也是和曹操他爸一样买来的,如果属实,那么这笔钱你觉得会来自哪里呢?啥叫权、钱、色交易,懂了吧?

这就是东汉末年的政治风气。

一边是落魄的世家大族少爷,一边是新兴的暴发户地主孩子,不同的家庭造就了诸葛亮和庞统迥然不同的性格。诸葛亮祖上曾经是国家一级干部,这家道破败了没关系,但是面子却是一定不能丢的,不随时出口成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贵族呢?

另一方面,因为从小就颠沛流离,客居他家,诸葛亮当然也会和住在大观园的林妹妹一样处处留心眼,事事要上心,你说他不谨慎行么?

反观庞统,其家族发迹不长,所以并不需要墨守什么上流社会的成规,所以他的为人处世就非常之大胆圆滑。而有趣的是,庞统年轻时候的表现和诸葛亮很相似,没什么人发现其才能,所以《三国志·庞统传》里说他“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但是庞统的这个“未有识者”和诸葛亮的那个完全不是一码事。人家小庞是低调、木讷,啥话也不说,所以大家觉得这孩子大概智商不高,不是个人才。可是诸葛亮就不一样了,“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动不动就说自己是历史伟人级别的人,这才导致“时人莫之许也”。一个是低调,一个是高调,完全不是一码事。

照这个现象看,那理应是庞统谨小慎微而诸葛亮大胆泼辣才是,然而剧情在之后发生了巨大的翻转。

庞统二十岁的时候去拜访颍川名士司马徽,也就是水镜先生。当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而庞统则坐在树下无聊,于是两人就扯淡扯了一个晚上,结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能得到大绅士司马徽的赞誉,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好事。然而不幸的是,司马徽有个很不好(或者说很好)的习惯,就是从来不说别人的坏话,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好,这便是成语“好好先生”的由来。你让这么一个人做评委点评庞统,那不是扯淡吗?要是司马徽突然说庞统不好,那世人才应该惊讶了:什么狗日的居然能让好好先生说不好?绝对十恶不赦!

所以我严重怀疑庞统就是算准了司马徽会这么对自己好评,所以才很恶心地在人家采桑的时候前去拜访。而且两人当真谈了一个晚上?是否庞统也跟刘琦一样把司马徽爬树的楼梯给搬走了?以庞统后来的表现,刘琦做得出的事情他应该绝没问题的。

不管怎样,有了司马徽的评语,庞统就等于获得了一个研究生导师的鉴定,接下来就能在地方公务员选拔的时候占得先机。很快庞统就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郡功曹,也就是高级秘书人员,主要搞会议记录啊绩效评估之类的活,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

随后庞统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模仿能力,和导师水镜先生一样,庞统也喜欢点评别人,而且他的点评也是“多过其才”,就是喜欢把别人的优点放大。当然,缺点应该是也说的,不然他也该被称作好好先生了。

这时庞统和诸葛亮倒是有个共同点了:喜欢讲道理。不过人家诸葛亮讲的都是大道理,而庞统则基本是在讲歪理。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点评别人,答:“现在天下大乱,人心不古,我多夸夸别人,为的就是给社会多树立一些正能量啊!”你看这回答,一方面肯定了别人确实有优点,一方面突出了自己向善的本意,一方面还将个人行为放大到了社会层次,既说明了自己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同时又指出“黑夜虽然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可我是拿它去寻找光明的”。

嘴巴可真甜!

但说归说,之后一段时间里庞统却仍然在原地踏步,究其原因,不外乎俩:一是家世不够显赫,二是他本人没有坚定的革命立场。

很多人怀疑隆中对的真实性,我觉得是要一分为二看问题的。

首先刘备主动去拜访诸葛亮应该是存在的,毕竟这事情是有人见证过的,而且刘备当时也确实无聊+落魄,再加上诸葛亮亲友团那么大肆宣传,穷困潦倒之际逮到一根草就想拿它救命是很正常的心态,连去三次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两人一起在隆中的谈话内容究竟如何,确实值得商榷。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文字来看,隆中对就是刘备说:“我该怎么办?”诸葛亮说:“你应该这样这样这样……”然后刘备说:“善!”而且陈寿还刻意写到了这次对话是“屏人”、也就是叫退手下后发生的,也就是说是密谈了。既是密谈,那么谈话的内容只可能由刘备或者诸葛亮说出,那么会是谁说的呢?

这个我们不好猜测,刘备当然有可能说,但是作为一个老粗,他能记住诸葛亮那大段大段的话么?深表怀疑。

诸葛亮当然更可能说出,这毕竟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于情于理也可以记录一番。不过我们看诸葛亮的传记和著作,“先帝”这两个字出现得实在太频繁。《出师表》总共七百多个字,“先帝”二字出现了十三次,其中“先帝说”有两处: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然后马谡的传记里又说刘备死前专门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这马谡何德何能,居然能让刘备临终还要挂记?不是我不相信诸葛亮的人品,而是诸葛亮引用《备语录》实在太频繁,不得不让人留个心眼。

当然,仅做参考。这里要说的就是:我认可三顾茅庐事件是存在的,隆中对也一定是有的(不然两个男人私处一室干嘛),至于说了啥?有待考证。

那么庞统既然与诸葛亮齐名,为何刘备是三顾诸葛亮而不是庞统呢?作为两个都没见过的年轻人,刘备所听到的不过都是一些传闻罢了,既如此,这里面就不该涉及到两人的能力问题。那么唯一影响刘备决策的,就只可能是诸葛亮显赫的身世了。

血统论永远都不会过时,刘备和诸葛亮同是北方人,而在此之前他也山东地区做过官(高唐令、平原相),没准就和当地的诸葛家族打过交道。至于庞家?不好意思,之前听都没听说。

而且我们也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了解,刘备或许能在诸葛亮身上找到许多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说真的,撇开性格不说,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真的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家世显赫(刘备的皇族明显是真的,不用怀疑)、早年丧父、胸怀大志等。

刘备从小就展现了惊人的枭雄天赋,而诸葛亮有事没事就自比管仲乐毅,两个人都很狂妄,而且都不怎么被世人所理解——刘备小时候就说要坐一棵大树冠那么大篷子的豪车,结果被叔父给骂了个狗血淋头,诸葛亮也是各种不被理解。所以我们常说:天才往往都很疯狂。

当然,疯子有时候仅仅是疯子。

简而言之,就是诸葛亮比庞统要更“有故事”,而庞统乍一看确实显得平平无奇。此外庞统的识人眼光也远不如诸葛亮,当刘表死后刘备几乎走投无路时,诸葛亮是主动站出来向刘备请缨去东边搬救兵(“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而此时的庞统在干嘛呢?

啥也没干,或者准确点说,是在为孙权打工。赤壁之战后南郡被周瑜所占领,周瑜死后正是庞统将其尸体送回的江东,正是这一事件使得他名声大噪,陆勣、顾劭、全琮这三个后来孙吴的大人物都前来与他会面,把酒言欢。就在这时庞统终于展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据说顾劭曾去见庞统并住在他家,顾劭问:“你觉得咱俩谁更有才?”结果庞统回答说:“讲到陶冶世俗,综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论给帝王出谋划策,我可就比您强一点了。”

不过这段记载并未见于《三国志》,而是出现在《吴录》里,所以真实性待考。我个人觉得不大可信,一则这故事带有很强的预言鸡汤格式(即:很久以前有人说了什么,后来他说的真的发生呢,好神奇呀!),很像是后人编的。二则庞统之前一直是半个好好先生,从未见夸过自己,何以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呢?

撇开此事不谈,仅就庞统的工作履历来看,他在赤壁之战前后压根就和刘备没毛线关系,最开始应该是在刘表的手下工作,然后又为周瑜服务,仅此而已。后来孙吴势力基本退出荆州,庞统才在刘备手下获得了一个耒阳县令的职务——从市长秘书调做县长,勉强算是升官。但是没多久庞统就因为“在县不治”而被免职。

按理说庞统这么一个圆滑世故的人应该不会无缘无故的渎职,所以我对此事的理解应该是他不喜欢刘备,或者觉得自己只做一个县长太委屈,所以就消极怠工。当然,你要说庞统是和蒋琬渎职的情况一样喝多了也不是不可能,但这样的话史书就不必要写明蒋琬而不写庞统。在这种情况下,写了,是一定存在的,存在,也极有可能被记录。

但是虽然罢官了,随后不久孙吴集团的二把手鲁肃就写信给刘备,为庞统求情,说什么“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紧接着诸葛亮也为他说了一些好话,于是刘备终于决定和他见上一面,聊了一会儿,“大器之”,迅速提拔其做了荆州的行政三把手(治中从事),地位竟超越了诸葛亮,和隆中对后诸葛亮无官无职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要知道,诸葛亮是赤壁之战前就加入了刘备集团的,庞统直到周瑜死后才正式在刘备手下工作。且不说中间间隔了三四年,就是只间隔了一天,这赤壁前和赤壁后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我国有两个专有名词,一个叫“离休干部”,一个叫“退休干部”,前者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干部,后者是解放后的,为什么要这么设置?因为解放前苦啊,打天下难啊,都是上刀山下火海过来的,这些干部永远不退休,永远都是领导。

同理,赤壁之战前刘备也苦啊,老婆孩子说丢就丢,这个时候还肯追随自己的,那当然在领导眼里更值得信赖。至于刘备南下前,官渡前,徐州前,甚至是涿郡时的干部,那都是一层比一层受重视,一层比一层受信任,现在大家该明白为何诸葛亮始终不能超越关羽、张飞甚至是简雍、糜竺、孙乾在刘备心中的位置了吧?

但是庞统这哥们赤壁之战前对刘备没有一丝投诚,赤壁之战后也不对他投怀送抱,最终却得到了如此高的礼遇,为何?

不可能是能力原因,因为此时的庞统并未展现出任何出色的能力(事实上后来的他也没有),治理一个县都出了差错,何来能力一说?

不可能是关系原因,因为庞统和刘备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一边,庞统的人脉基本都在曹操(亲戚)和孙权(朋友)那边,没准当初就是想调动到曹操或者孙权那边去受阻所以才被革职的——赤壁之战后有许多荆州人就因为对刘备不满而逃到了益州,多一个庞统也不多嘛!

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备喜欢庞统这个人。

咳咳,这年头,不强调一下总有人要掰弯我的话。我是说:刘备喜欢庞统这种性格的男人。

怎么感觉越强调越怪了?淡腾。

庞统在刘备集团内做了些什么呢?托他死得早的福,只留下了三件,我们可以一齐梳理梳理。

第一件事是刘璋请刘备带兵进蜀,庞统劝刘备在宴会上将刘璋拿下,然后夺下益州。如此厚黑,搞得早已对益州有意的刘备本人都不好意思地说道:“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第二件事是刘备答应刘璋北上进攻张鲁,这时庞统又献计要刘备要么率兵进攻成都,或者偷袭刘璋手下将领,或者引兵归还荆州。按庞统的意思,直接揍刘璋是上策,进攻刘璋部下是中策,卷铺盖回家是下策,可见他本人是倾向于冒险行动的。而这一次刘备仍然显得比较“胆小”,所以没有选择上策而是用的中策。

第三件事则是刘备在益州初期连战告捷,于是在涪地开了个欢庆大会,喝得不亦乐乎。然而庞统却表现得非常不愉快,这时刘备得意地说道:“今日之会,可谓乐矣。”而庞统却顶上一句:“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一听勃然大怒道:“当年武王伐纣也是前歌后舞,凭什么他就是仁义之师我就不是?你给我滚!”

于是庞统就滚了。等过了会儿刘备清醒了,觉得有些后悔,连忙请庞统回座位,庞统则面不改色地接着吃喝拉撒,也不道谢,也不请罪。刘备于是问道:“刚刚咱俩谁错了?”答曰:“君臣俱失,都有错。”刘备于是“大笑,宴乐如初”。

没多久,庞统就在“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过程中“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乍一看,庞统的第三件事和前两件事有着明显的冲突。看前两件,庞统简直就是一个厚黑学大师,连刘备都自愧弗如;但是到第三件事的时候他却突然发出了仁义的感慨,非常之矛盾。这要么是陈寿记载有误,要么就是另有原因。

那么会是哪一种呢?

陈寿记载有误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首先《三国志》这本书就是出了名的“惜墨如金”,非常之精简,陈寿本人筛选删去了太多资料,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能被他列入正文的庞统的这段记载是具有很高可信度的。其次,庞统和刘备的这次对话明显不是两人密谋,都说清楚了是一次宴会,那么肯定有很多当事人亲眼见证了,所以流传下来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那么庞统为什么会前后如此矛盾呢?

我觉得庞统在骨子里和诸葛亮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战略规划明确而不受细节的拘束。大概在庞统看来,刘备夺取益州是头等的大事,是实现他或者刘备政治理想的阶段性目标,那么一切有利于实现此目标的行为都是可以使用的。什么仁义礼智信之类的,那都是细枝末节,实现目标才是第一要务。

诸葛亮是这样的人吗?显然是的。如果真要用中国的传统政治美德来评价的话,诸葛亮全面夺刘禅的权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而面对李严对其提出的加九锡、进爵为王的劝进,诸葛亮竟然完全没有装模作样地推辞,相反却说道:“要是北伐成功了,就是十锡J锡QK锡都没问题,何况是九呢!”

在两汉和魏晋的历史上,“加九锡”和篡位基本是一个意思,诸葛亮如此堂而皇之地说这个,要么就是胆大包天,要么就是真心不在乎世俗的眼光,至少不是伪君子,但仅就说话的这口气来看确实和庞统如出一辙,你说他俩像不像?

但是庞统在军队的表现却明显比诸葛亮大胆,动不动就是要暗杀、偷袭对方,丝毫不顾计划若是失败了将置刘备于何地,但这样的性格就非常容易被军方所接受。假如我们让庞统来指挥蜀军北伐,则魏延一定会和庞统谈得来,庞统也极有可能放手让魏延、甚至是自己亲自带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因为他俩都是典型的“见利忘险”之徒。

只可惜,庞统最后玩过了,竟然死在了攻城战中。你说这攻城吧当然是攻的一方主动而受的一方被动,而之前刘备的军事进展也是很顺利的(不然不会有空开party),就这么好的局势庞统居然也被敌人给射死了,想必也是和孙坚一样看到有机会了就一马当先想要冲进城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何曾见过诸葛亮亲自带兵出现在最前线?光这一点就容易让他和冲锋陷阵的将士们拉开距离。战场上将军就是一面旗帜,大家一看到老大都往前冲心里自然就燃了起来,对长官的崇拜也加深了一层。而诸葛亮出兵基本就类似在地图上点兵一样,有任务都交给手下,自己却独坐大营,这作风肯定不被军队所欢迎,这也是他执政的最大短板。

这也无怪乎刘备入蜀的时候带上凤雏而不带伏龙,因为他心里清楚着呢!咱自己就是带兵打仗的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