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观说说诸葛亮(6):论一线指挥能力的意义

 金色年华554 2017-03-24

我们看三国时期成就最大的几位领导人,都具备亲临一线指挥战争的能力。

曹操不用说了,黄巾之战的时候就带兵上阵了,反董卓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屁颠屁颠地去找茬,然后被教做人,官渡之战时他作为统帅竟然亲自带兵去烧乌巢,而随后的征乌丸、刘表、孙权、马超、张鲁,他都是亲临一线,几次遇险。

刘备也一样,黄巾之战首秀,接着没完没了地打败仗,但是每次失败了都能顺利逃脱。很多人嘲笑刘备屡战屡败,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屡战屡败还能不死,这就是人家的能耐了。逃跑未必很难,但是在老婆孩子都被打散的混乱局面下还能抽身,那就不简单了。

孙坚、孙策两人大家都懂的,包括孙权,虽然一线指挥能力差到垫底,但是他平时却也不闲着,有事没事就射老虎,《三国志》就记载了有一次孙权出去射老虎,结果马背老虎给咬伤了。结果他不但不害怕,而且还英勇地将手上的双戟给砸了过去,结果老虎被打残了。就这彪悍程度,士卒们看了能不敬畏吗?

总之乱世的统帅就是要有这种刺激的做法,不然很难服众将士——军人本是为暴力所剩,你要不暴力,人家为什么要听你的呢?

撇开魏蜀吴三国的老大,我们再看看另外几个大人物。

董卓是三国时期第一个冒头的军阀,而且也是第一个掌握了中央政权的军人。他老人家自幼在边关长大,一路上来就是凭着砍人而升迁的,所以骨子里就浸透着战争的基因。我们看董卓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机——当十常侍杀了何进抢走皇上和陈留王时,董卓正在城外,突然看到京城起火了,连忙不顾军队已经疲劳的情况而下令全速前进,随即又听闻皇帝在北邙,于是调转枪头便往那里奔去,终于赶在袁术、袁绍等人的军队之前找到了皇帝。

请注意,要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董卓必须:

①能够指挥得动手下克服疲劳,继续加班工作,因为按张璠《汉纪》的说法,当时两个皇子是“逐萤火而行”,显然是深夜或者凌晨,别说董卓的部队,就是正常人也应该是休息了。然而西凉的军队刚睡下就被老板给叫醒,你说人家烦不烦?是个人都会烦嘛!可是为什么大家还是听命了呢?这就说明董卓本身对军队的控制能力是非常强的,他说一,那就不能二。

对比袁术、袁绍等人的军队,十常侍之乱的时候就知道烧宫殿杀宦官(肯定还抢劫了宫殿,这么好的机会不抢白不抢),纪律非常之混乱。他们未必不想找到皇上,但是当时的局面估计就是根本指挥不动军队,关键时刻恐怕连几个主要手下都找不着人影了,这和董卓的指挥能力一比瞬间就高下立判了。

②能准确搜集到情报并迅速改变行军方向。董卓本不是京城土著人,对洛阳周边的环境当然不是很熟悉,至少应该必不过袁术袁绍。但是就在这次大乱里,他却非常准确地搜集到了有关皇帝的情报然后找到了对方,这就说明平时他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套的。

想想也是自然,在战场上本就要时刻派出哨兵观察周围的情况,不然敌人来了还不知道这仗还怎么打?所以董卓这次不过是把杀人任务替换为了找人任务而已,完全兼容。世人常说董卓是歪打正着,却不仔细想想,人家半夜三更被吵醒黑灯瞎火地去找人,偏偏就找到了,这全是运气?

那我只能说:机遇只会给有准备的人。

你就是袁绍,虽说是差劲了一点,但是根据《英雄记》的记载,界桥之战时,面对公孙瓒的万箭齐发,田丰吓得连忙想拉袁绍到掩体处躲避,而他却愤而将头盔扔到了地上,然后说道:“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

《英雄记》本身写得有点传奇,未必可信,但即便是假的,大家一听这故事也不觉得有什么违和。而民间有关诸葛亮遇险的一个最著名故事是空城计,为何文学家们不是说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愤而将羽扇扔到地上,接着来一句“大丈夫当xxx,岂能坐在城头弹琴?”而是高坐城头,和司马都督弹琴说爱呢?

有意思的是,和田丰拉扯袁绍相似的剧情在三国里还有两例。前面不是说孙权喜欢射老虎吗,他的首席大臣张昭十分看不过去,于是就教训他说“身为人君应该驾驭人才而不是畜生”巴拉巴拉的,搞得孙权只好坐一辆加保险的车子来射虎(然而后来他还是喜欢下车徒手肉搏)。

第二个例子则是刘备在汉中与曹操僵持的时候非常急躁,动不动就深入前线搞冒险行动,一点都不肯退让,别人怎么劝他都不听。法正得知后,专挑了某天敌人飞矢如雨时一个箭步冲到了刘备的前面,吓得刘备大叫:“孝直避箭!”结果法正答曰:“明公你亲自在前面不肯推后,我又怎么能回避呢!”刘备一听,只好带兵撤还。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法正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领着刘璋的薪水然后把刘璋给卖了。有人说这是怀才不遇,这算什么理由?今天你去一个公司上班,老板要是不器重你就要把公司的机密给偷走卖掉?你法正这么讨厌刘璋,可以远走他乡直接跳槽到别的公司嘛,怎么能做这种事呢?

但是刘备却非常喜欢法正,法正也特别喜欢刘备(不是喜欢,谁愿意冒着枪林弹雨、只为劝老板撤军?前面才射死了一个庞统呢——说真爱的站出来,保证奖你一朵大红花),这里面基本就无关乎能力而只能说是“意气相投”了。正因为如此,陈寿将庞统和法正这两个本无任何关系的人(他俩在刘备集团正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庞统死了法正才正式投靠刘备)给合在一起作了一篇传记,大概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吧!

通过与庞统、法正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微妙地位:刘备知道诸葛亮有才,而且是大才,但是却因为性格原因而不怎么待见这个“不够洒脱”的家伙,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在他手下长期没什么大发展的原因。

读《三国志》,诸葛亮在刘备死前好像非常的清闲,动不动就和荆州、益州的士人谈笑风生,而这种清闲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在集团位置的尴尬,要是整天忙活的话哪有这么多时间和知识分子聊天?人家黄忠都混到后将军、魏延都混到汉中太守了,他诸葛亮还在管钱粮,唯一的一次升官就是在刘备夺取成都后从军师中郎将变成了军师将军,然后“署左将军府事”,之后就是没完没了地“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直到刘备称帝了才终于做了丞相,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这个丞相又什么意义呢?还不是接着管钱粮?

不过你要以为全言我是在贬低诸葛亮,那也大错特错了。因为能冲锋陷阵的统帅固然能拉近与士卒之间的感情,但是在不具备这种天分的情况下还能顺利管理好军队当然更值得称道了。

请注意,我不会将这两种指挥艺术相比较,因为每个人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如何能说谁比谁好呢?但是“诸葛亮军事方面存在短板”和“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强”两者丝毫不冲突,按总设计师的那句话说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得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我们都听说过吴起的一个故事,一个大妈的儿子受了伤,吴起亲自为他吸浓汁,结果大妈哭道:“孩子他爸当年也是被将军给舔了,于是奋不顾身而牺牲在了战场,现在他又不放过我儿子,恐怕他也要步其父亲后尘了!”

故事未必是真的,但是道理却是存在的。战场上没有这种“水浓于血”的感情,如何换得士卒为你效命?我们在前方打仗,你做统帅的却只窝在大本营,凭什么让我们牺牲性命?

诸葛亮就是缺乏这样一种亲临前线挥斥方遒的气概,而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恰恰是第四次北伐时自己亲率领部队迎击司马懿的时候,我觉得这不是偶然。

这里我就要说一点了,历史人物也好现实人物也罢,谁是自始至终就一个样子的?你十年前和十年后难道没有任何性格、能力的变化?人生本就是不断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诸葛亮也不例外。他正式指挥大部队作战本是从南征算起(从荆州入川那次颇有酱油之嫌),然后一路历经辛苦,当然会不断积累军事方面的能力。而他本又是一个理论功底丰富和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再经过实践的磨练,终在自己不怎么涉猎的军事领域获得大成也是自然之理嘛!

总有人要把一个人的成功全归于天赋,但你就是天赋如吴清源、爱因斯坦之流,不经过专业的学习和锻炼,如何换得最后的涅槃?为什么偏要说诸葛亮是天生奇才而不考虑他也是一个正常人,也要学习、也要总结、也要走弯路、也要碰壁呢?我们看他第一次北伐不就犯了书生错误,跟马谡聊天聊得欢就觉得此人可堪大用,不但其他一帮军队头头们的意见不听,连先帝的叮嘱都被他罕见地抛到脑后了。

当然,马谡事件并没这么简单,我们后面再分析,但不管怎样,诸葛亮选的人犯了这么大错误,不怪他怪谁?有句话说得好,“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就是放在今天,一个老总不顾各方面股东反对而选了个属下结果他把业务办砸了,轻则也要下个“罪己诏”,重则是完全可以引咎辞职的,这不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差别,而是任何管理所必须的问责体系,无可非议。

咳咳,凡事都有个开头与结尾,如果就这么直接往后讲下去,那很多问题就会显得有头无尾,大家聊天的过程中也会多了很多无意义的争论。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不得不重头开始,一点点梳理各种有关诸葛亮的问题,最后再下结论。

虽然,我希望永远不会有结论。

OK,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