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版)
2017-03-24 | 阅:  转:  |  分享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版)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地球已
有44~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30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
太阳公转。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只有一个地球》副标题为《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是一本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
该书是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B.Ward)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杜博斯(R.Dubos)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M.斯特朗(M.S
trong)委托,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供的背景材料,材料由40个国家提供,并在58个国家和152名专
家组成的通信顾问委员会协助下完成的。《只有一个地球》的副标题是“对一个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是一本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
该书是英国经济学家B.沃德(B.Ward)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杜博斯(R.Dubos)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M.斯特朗(M.S
trong)委托,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供的背景材料,材料由40个国家提供,并在59个国家152名专
家组成的通信顾问委员会协助下完成的。全书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
生的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该书已经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于推动各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广泛影响。积累生字:裹
慷慨胁睹渺ɡuǒkānɡKǎixiédǔmiǎo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
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
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
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
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
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
类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人会说,宇宙空
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
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
,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
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
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本课新
词裹着渺小矿产恩赐慷慨贡献
滥用威胁目睹“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
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
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
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
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课文采用了
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
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
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
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
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
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对地球有哪些了解?我了解到了地球的
可爱,因为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裹着水蓝色的“纱衣”。地球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既美丽壮观又和蔼可亲。了解到了地球的脆弱,因为她在
茫茫宇宙中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还了解到了地球资源的有限,不加节制的开采和随意的破坏,地球不仅会受到破坏,人类生存也会有严重威
胁。地球的美丽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别处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
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它是一个半径只有
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叶扁舟。http://www.bjjyzyy.comhttp://www.bj
jyzyy.com/yyjs.htmlhttp://www.bjjyzyy.com/yiyuandongtai/http://
www.bjjyzyy.com/zhuanjiatuandui/http://www.bjjyzyy.com/xianjinsh
ebei/http://www.bjjyzyy.com/chenggonganli/http://www.bjjyzyy.co
m/lyxlx/10849.html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
不加节制地开采,加速了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随意毁坏森林资源,影响了再生资源的再生。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
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自然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不可再生)(可以再生)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约损失2100万公顷。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约1100万公顷。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
顷土地沙漠化,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人:每分
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约损失2100万公顷。森林:每分钟消失
21公顷,每年消失约1100万公顷。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
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人: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我
是()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如()。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不能再生,()造成()生态灾难。如()。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献花(0)
+1
(本文系seo2014167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