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最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氧化)高等教育版
2017-03-24 | 阅:  转:  |  分享 
  
第二节氧化磷酸化将氧化呼吸链释能与ADP磷酸化偶联生成ATP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phosphoryl
ation)与脱氢反应偶联,生成底物分子的高能键,使ADP(GDP)磷酸化生成ATP(GTP)的过程。不经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ATP生成方式一、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在复合体Ⅰ、Ⅲ、Ⅳ内根据P/O比值自由能变化:⊿Go''=-nF⊿Eo''氧化磷酸化
偶联部位:复合体Ⅰ、Ⅲ、Ⅳ线粒体离体实验测得的一些底物的P/O比值底物呼吸链的组
成P/O比值可能生成的ATP数β-羟丁酸NAD+→复合体Ⅰ→CoQ→复合
体Ⅲ2.52.5→Cytc→复合体Ⅳ→O2琥珀酸
复合体Ⅱ→CoQ→复合体Ⅲ1.51.5→
Cytc→复合体Ⅳ→O2抗坏血酸Cytc→复合体Ⅳ→O20.88
1细胞色素c(Fe2+)复合体Ⅳ→O20.
61-0.681(一)P/O比值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O2
所生成ATP的摩尔数(或一对电子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所生成ATP分子数)。(二)自由能变化根据热力学公式,pH7.0时标准
自由能变化(△G0′)与还原电位变化(△E0′)之间有以下关系:n为传递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96.5kJ/mol·V)△G
0′=-nF△E0′电子传递链自由能变化ATPATPATP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NADHFMN(Fe-S)
琥珀酸FAD(Fe-S)CoQCytb→Cytc→CytcCytaa3O2二、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是产生跨线
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从线粒
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氧化磷酸化依赖
于完整封闭的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对H+、OH-、K+、Cl-离子是不通透的;电子传递链可驱动质子移出线粒体,形成可测定的跨内
膜电化学梯度;增加线粒体内膜外侧酸性可导致ATP合成,而线粒体内膜加入使质子通过物质可减少内膜质子梯度,结果电子虽可以传递,但A
TP生成减少。化学渗透假说已经得到广泛的实验支持。线粒体基质线粒体膜++++----
H+O2H2OH+e-ADP+PiATP化学渗透假说简单示意图http://www.bjjyzy
y.com/yixueqianyan/24314.htmlhttp://www.bjjyzyy.com/yixueqianyan
/24315.htmlhttp://www.bjjyzyy.com/yixueqianyan/24313.htmlhttp:/
/www.bjjyzyy.com/yixueqianyan/24312.htmlhttp://www.bjjyzyy.com/y
ixueqianyan/24311.htmlhttp://www.bjjyzyy.com/yixueqianyan/24310.
htmlhttp://www.bjjyzyy.com/yixueqianyan/24309.htmlhttp://www.bj
jyzyy.com/yixueqianyan/24308.htmlⅢⅠⅡⅣF0F1CytcQNA
DH+H+NAD+延胡索酸琥珀酸H+1/2O2+2H+H2OADP+PiATP4H+2H
+4H+胞液侧基质侧+++++++
+++---
------电子传递过程复合体Ⅰ(4H+)、Ⅲ
(4H+)和Ⅳ(2H+)有质子泵功能。化学渗透示意图及各种抑制剂对电子传递链的影响三、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释放能量用于合
成ATPF1:亲水部分(动物:α3β3γδε亚基复合体,OSCP、IF1亚基),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颗粒状突起,催化ATP合
成。F0:疏水部分(ab2c9~12亚基,动物还有其他辅助亚基),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中,形成跨内膜质子通道。ATP合酶结构组
成ATP合酶组成可旋转的发动机样结构F0的2个b亚基的一端锚定F1的α亚基,另一端通过δ和α3β3稳固结合,使a、b2和α3
β3、δ亚基组成稳定的定子部分。部分γ和ε亚基共同形成穿过α3β3间中轴,γ还与1个β亚基疏松结合作用,下端与嵌入内膜的c亚基环
紧密结合。c亚基环、γ和ε亚基组成转子部分。质子顺梯度向基质回流时,转子部分相对定子部分旋转,使ATP合酶利用释放的能量合成A
TP。当H+顺浓度递度经F0中a亚基和c亚基之间回流时,γ亚基发生旋转,3个β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ATP合酶的工作机制A
TP合成的结合变构机制(bindingchangemechanism)四、ATP在能量代谢中起核心作用细胞内代谢反应都是
依序进行、能量逐步得失。ATP称之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可直接为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也有利于细胞对能量代谢进行严格调控。
生物体能量代谢有其明显的特点。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21KJ/mol的磷酸酯键,常表示为?P。高能磷酸化合物含
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化合物△E0′kJ/mol(kcal/mol)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1.9(-14.8)氨基甲酰
磷酸-51.4(-12.3)1,3-二磷酸甘油酸-49.3(-11.8)磷酸肌酸-43.1(-10.3)ATP
→ADP+Pi-30.5(-7.3)乙酰辅酶A-31.5(-7.5)ADP→AMP+Pi-27.6(-6.6)
焦磷酸-27.6(-6.6)葡糖-1-磷酸-20.9(-5.0)一些重要有机磷酸化合物水解释放的标准自由能(一)A
TP是体内能量捕获和释放利用的重要分子ATP是体内最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ATP在生物能学上最重
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其水解反应释放大量自由能和需要供能的反应偶联,使这些反应在生理条件下完成。核苷二磷酸激酶的作用
ATP+UDPADP+UTPATP+CDPADP+CTPATP+
GDPADP+GTP腺苷酸激酶的作用ADP+ADPATP+AM
P(二)ATP是体内能量转移和磷酸核苷化合物相互转变的核心(三)ATP通过转移自身基团提供能量因为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
水解释放能量多,易释放Pi、PPi基团,很多酶促反应由ATP通过共价键与底物或酶分子相连,将ATP分子中的Pi、PPi或者AMP基
团转移到底物或酶蛋白上而形成中间产物,经过化学转变后再将这些基团水解而形成终产物。磷酸肌酸作为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
(四)磷酸肌酸是高能键能量的储存形式ATP的生成、储存和利用ATPADP肌酸磷酸肌酸
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P~P机械能(肌肉收缩)渗透能(物质主动转运)化学能(合成代谢)电能(生物
电)热能(维持体温)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第三节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一、体内能量状态可调节氧化
磷酸化速率氧化磷酸化是机体合成能量载体ATP的最主要的途径,因此机体根据能量需求调节氧化磷酸化速率,从而调节ATP的生成量。
二、抑制剂可阻断氧化磷酸化过程(一)呼吸链抑制剂阻断电子传递过程复合体Ⅰ抑制剂:鱼藤酮(rotenone)、粉蝶霉素A(pi
ericidinA)及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等阻断传递电子到泛醌。复合体Ⅱ的抑制剂:萎锈灵(carboxin)
。复合体Ⅲ抑制剂:抗霉素A(antimycinA)阻断CytbH传递电子到泛醌(QN);粘噻唑菌醇则作用QP位点。复合体
Ⅳ抑制剂:CN-、N3-紧密结合中氧化型Cyta3,阻断电子由Cyta到CuB-Cyta3间传递。CO与还原型Cyta
3结合,阻断电子传递给O2。NADHFMN(Fe-S)琥珀酸FAD(Fe-S)CoQCytb→Cytc→Cy
tcCytaa3O2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CO、CN-、N3-及H2S
×各种呼吸链抑制剂的阻断位点不同底物和抑制剂对线粒体氧耗的影响(二)解偶联剂阻断ADP的磷酸化过程解偶联剂(uncou
pler)可使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相互分离,基本作用机制是破坏电子传递过程建立的跨内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使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以热能
形式释放,ATP的生成受到抑制。如:二硝基苯酚(dinitrophenol,DNP);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p
rotein,UCP1)。解偶联蛋白作用机制(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ⅢⅠⅡF0F1ⅣCytcQ胞液
侧基质侧解偶联蛋白热能H+H+ADP+PiATP目录目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
育版第八章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从分子水平
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中心是分子遗传学)和蛋白质-脂质体系(即生物膜)。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模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分子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理论、
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推动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研究,从而出现了近30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关系十
分密切,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①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是用化学的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整体水平乃至群体水平等不同
层次上的生物学问题。而分子生物学则着重在分子(包括多分子体系)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动的普遍规律;②在分子水平上,分子生物学着重研究的是
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核酸,脂质体系以及部分多糖及其复合体系。而一些小分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则属生物化学的范围;③分子生物学研究
的主要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整个生物界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即生命现象的本质;而研究某一特定生物体或某一种生物体内的某一特定器官的
物理、化学现象或变化,则属于生物物理学或生物化学的范畴。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
n),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糖脂肪蛋白质CO2和H2O
O2能量ADP+PiATP热能生物氧化的概念结构分析和遗传物质的研究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结
构分析的中心内容是通过阐明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来解释细胞的生理功能。1912年英国W.H.布喇格和W.L.布喇格建立了X射线晶体学,
成功地测定了一些相当复杂的分子以及蛋白质的结构。以后布喇格的学生W.T.阿斯特伯里和J.D.贝尔纳又分别对毛发、肌肉等纤维蛋白以及
胃蛋白酶、烟草花叶病毒等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分析。他们的工作为后来生物大分子结晶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50年代是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分支学科脱颖而出并迅速发展的年代。首先是在蛋白结构分析方面,1951年L.C.波森等提出了α-螺旋结构,描述了蛋白质分子中
肽链的一种构象。1953年F.Sanger(桑格)利用纸电泳及色谱技术完成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开创了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先河。
接着J.C.肯德鲁和M.F.佩鲁茨在X射线分析中应用重原子同晶置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分别于1957和1959年阐明了鲸肌红蛋白和马
血红蛋白的立体结构。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首先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探索基因之谜另一方面,M.德尔
布吕克小组从1938年起选择噬菌体为对象开始探索基因之谜。噬菌体感染寄主后半小时内就复制出几百个同样的子代噬菌体颗粒,因此是研究生
物体自我复制的理想材料。1941年G.W.比德尔和E.L.塔特姆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被誉为“分子生物学第一大基石”),
即基因的功能在于决定酶的结构,且一个基因仅决定一个酶的结构。但在当时基因的本质并不清楚。1944年O.T.埃弗里等研究细菌中的
蛋白质工程转化现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美国科学家J.D.沃森和英国科学家F.H.C.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反向平行双
螺旋结构(被誉为“分子生物学第二大基石”),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1958年Crick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
从基因到蛋白质结构的流动。遗传密码的阐明则揭示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1961年法国科学家F.雅各布和J.莫诺提出了操纵子的
概念(“分子生物学第三大基石”),解释了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关于DNA自我复制和转录生成RNA的一般性质已
基本清楚,基因的奥秘也随之而开始解开了。仅仅30年左右的时间,分子生物学经历了从大胆的科学假说,到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从而建立了本
学科的理论基础。进入70年代,由于重组DNA研究的突破,基因工程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开花结果,根据人的意愿改造蛋白质结构的蛋白质工程也
已经成为现实。糖原三酯酰甘油蛋白质葡萄糖脂酸+甘油氨基酸乙酰CoATAC2H
呼吸链H2OADP+PiATPCO2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第一节氧化呼吸链是由具有电子传递功能
的复合体组成生物体将NADH+H+和FADH2彻底氧化生成水和ATP的过程与细胞的呼吸有关,需要消耗氧,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组
分由含辅助因子的多种蛋白酶复合体组成,形成一个连续的传递链,因此称为氧化呼吸链(oxidativerespiratorycha
in)。也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ferchain)。氧化呼吸链的定义组成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2H=
2H++2e)一、氧化呼吸链由4种具有传递电子能力的复合体组成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复合体酶名称质量(kD)多肽链
数功能辅基含结合位点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85039FMN,Fe-SNADH(基质侧)CoQ(脂质核心)
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1404FAD,Fe-S琥珀酸(基质侧)CoQ(脂质核心)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25011血红素bL,bH,c1,Fe-SCytc(膜间隙侧)细胞色素c131血红素cCytc1,C
yta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16213血红素a,a3,CuA,CuBCytc(膜间隙侧)泛醌、细胞色素C
不包含在上述四种复合体中。呼吸链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的位置复合体Ⅰ又称NADH-泛醌还原酶或NADH脱氢酶,接受来自NADH
+H+的电子并转移给泛醌(ubiquinone)。复合体Ⅰ可催化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电子传递:NADH→F
MN→Fe-S→CoQ质子的泵出:复合体Ⅰ有质子泵功能,每传递2个电子可将4个H+从内膜基质侧泵到胞浆侧。(一)
复合体Ⅰ将NADH+H+中的电子传递给泛醌NAD+和NADP+的结构R=H:NAD+;R=H2PO3:NAD
P+NAD+(NADP+)和NADH(NADPH)相互转变氧化还原反应时变化发生在五价氮和三价氮之间。FMN结构中含核黄素
,发挥功能的部位是异咯嗪环,氧化还原反应时不稳定中间产物是FMN·。在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显示3种分子状态,属于单、双电子传递体。
铁硫蛋白中辅基铁硫中心(Fe-S)含有等量铁原子和硫原子,其中一个铁原子可进行Fe2+Fe3++e反应传递电
子。属于单电子传递体。?表示无机硫泛醌(辅酶Q,CoQ,Q)由多个异戊二烯连接形成较长的疏水侧链(人CoQ10),氧化
还原反应时可生成中间产物半醌型泛醌。内膜中可移动电子载体,在各复合体间募集并穿梭传递还原当量和电子。在电子传递和质子移动的偶联中起
着核心作用。复合体Ⅰ的功能NADH+H+NAD+FMNFMNH2还原型Fe-S氧化型Fe-SQ
QH2复合体I氢和电子的传递复合体Ⅱ是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又称琥珀酸-泛醌还原酶。电子传递:琥珀酸→FAD→几种Fe
-S→CoQ复合体Ⅱ没有H+泵的功能。(二)复合体Ⅱ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到泛醌(三)复合体Ⅲ将电子从还原型泛醌传递给细胞色素
c复合体Ⅲ又叫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人复合体Ⅲ含有细胞色素b(b562,b566)、细胞色素c1和一种可移动的铁硫蛋白(Ri
eskeprotein)。泛醌从复合体Ⅰ、Ⅱ募集还原当量和电子并穿梭传递到复合体Ⅲ。电子传递过程:CoQH2→(CytbL
→CytbH)→Fe-S→Cytc1→Cytc细胞色素(cytochrome,Cyt)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
催化电子传递的酶类,根据它们吸收光谱不同而分类。复合体Ⅲ的电子传递通过“Q循环”实现。复合体Ⅲ每传递2个电子向内膜胞浆侧释放4
个H+,复合体Ⅲ也有质子泵作用。Cytc是呼吸链唯一水溶性球状蛋白,不包含在复合体中。将获得的电子传递到复合体Ⅳ。人复合体Ⅳ
又称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coxidase)。电子传递:Cytc→CuA→Cyta→Cyta3–CuB
→O2Cyta3–CuB形成活性双核中心,将电子传递给O2。复合体Ⅳ也有质子泵功能,每传递2个电子使2个H+跨内膜向胞浆侧转移
。(四)复合体Ⅳ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复合体Ⅳ的电子传递过程细胞色素c氧化酶CuB-Cyta3中心使O2还原成水的过程
,有强氧化性中间物始终和双核中心紧密结合,不会引起细胞损伤。1、NADH氧化呼吸链NADH→复合体Ⅰ→CoQ→复合体Ⅲ→
Cytc→复合体Ⅳ→O2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复合体Ⅱ→CoQ→复合体Ⅲ→Cytc→复合体Ⅳ→O2二、
NADH和FADH2是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供体根据电子供体及其传递过程,目前认为,氧化呼吸链有两条途径:NADHFMN(Fe-
S)琥珀酸FAD(Fe-S)CoQCytb→Cytc→CytcCytaa3O2NADH氧化呼吸链F
ADH2氧化呼吸链蛋白质体系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是α-氨基酸。常见的氨基酸共20种。它们以不同的顺序排列可以为生命世界提供天文数
字的各种各样的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组织形式可分为4个主要的层次。一级结构,也叫化学结构,是分子中氨基酸的
排列顺序。首尾相连的氨基酸通过氨基与羧基的缩合形成链状结构,称为肽链。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为二级结构。二级结构在空间的各种盘
绕和卷曲为三级结构。有些蛋白质分子是由相同的或不同的亚单位组装成的,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叫四级结构。分子生物学研究蛋白质的特殊
性质和生理功能与其分子的特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形形色色的蛋白质所以能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
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结构分析技术的发展,1962年已有几千个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几百个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得到了
阐明。70年代末以来,采用测定互补DNA顺序反推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分析效率,而且使一些氨基酸序列分析条件不易得到满足
的蛋白质化学结构分析得以实现。发现和鉴定具有新功能的蛋白质,仍是蛋白质研究的内容。例如与基因调控和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蛋白质的研究很
受重视。蛋白质-核酸体系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主要由核酸决定。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都由DNA构成。简单的病毒,如λ噬菌体的基因组是
由46000个核苷酸按一定顺序组成的一条双股DNA(由于是双股DNA,通常以碱基对计算其长度)。细菌,如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含4×
10^6碱基对。人体细胞染色体上所含DNA为3×10^9碱基对。遗传信息要在子代的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需要通过复制、转录和转译。复
制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转录是根据DNA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一类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后者又进一步决定蛋白质分
子中氨基酸的序列,就是转译。因为这一类RNA起着信息传递作用,故称信使核糖核酸(mRNA)。由于构成RNA的核苷酸是4种,而蛋白质
中却有20种氨基酸,它们的对应关系是由mRNA分子中以一定顺序相连的3个核苷酸来决定一种氨基酸,这就是三联体遗传密码。基因在表达
其性状的过程中贯串着核酸与核酸、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DNA复制时,双股螺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被拆开,然后DNA聚合酶以亲代DNA
链为模板,复制出子代DNA链。转录是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完成的。转译的场所核糖核蛋白体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根据mRNA的编
码,在酶的催化下,把氨基酸连接成完整的肽链。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也是通过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上的操纵基
因通过与阻遏蛋白的相互作用控制基因的开关。真核细胞染色质所含的非组蛋白在转录的调控中具有特殊作用。正常情况下,真核细胞中仅2~15
%基因被表达。这种选择性的转录与转译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蛋白质-脂质体系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膜结构,统称为生物膜。它包括细胞外周
膜和细胞内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细胞器膜。从化学组成看,生物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构成的体系。很多膜还含少量糖类,以糖蛋白或糖
脂形式存在。1972年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基本特征:其基本骨架是脂双层结构。膜蛋白分为表在蛋白质和嵌入蛋白质。膜脂和膜
蛋白均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都具有两侧不对称性。以物质传送为例,某些物质能以很高速度通过膜,另一些则不能。象海带
能从海水中把碘浓缩3万倍。生物膜的选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性通透使细胞内pH和离子组成相对稳定,保持了产生神经、肌肉兴奋所必
需的离子梯度,保证了细胞浓缩营养物和排除废物的功能。生物体的能量转换主要在膜上进行。生物体取得能量的方式,或是像植物那样利用太阳能
在叶绿体膜上进行光合磷酸化反应;或是像动物那样利用食物在线粒体膜上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这二者能量来源虽不同,但基本过程非常相似,最后都合成腺苷三磷酸。对于这两种能量转换的机制,P.米切尔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生物体利用食物氧化所释放能量的效率可达70%左右,而从煤或石油的燃烧获取能量的效率通常为20~40%,所以生物力能学的研究很受重视。对生物膜能量转换的深入了解和模拟将会对人类更有效地利用能量作出贡献。生物膜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细胞间或细胞膜内外的信息传递。在细胞表面,广泛地存在着一类称为受体的蛋白质。激素和药物的作用都需通过与受体分子的特异性结合而实现。癌变细胞表面受体物质的分布有明显变化。细胞膜的表面性质还对细胞分裂繁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细胞表面性质的研究带动了糖类的研究。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发展趋势看,寡糖与蛋白质或脂质形成的体系将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领域。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特异抑制剂阻断还原状态呼吸链缓慢给氧将呼吸链拆开和重组氧化呼吸链各组分的顺序排列是由以下实验确定的呼吸链中各种氧化还原对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对E0‘(V)氧化还原对E0‘(V)NAD+/NADN+H+-0.32Cytc1Fe3+/Fe2+0.22FMN/FMNH2-0.219CytcFe3+/Fe2+0.254FAD/FADH2-0.219CytaFe3+/Fe2+0.29CytbL(bH)Fe3+/Fe2+0.05(0.10)Cyta3Fe3+/Fe2+0.35Q10/Q10H20.061/2O2/H2O0.816目录目录
献花(0)
+1
(本文系seo2014167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