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人话 讲二十四史 013、时势与英雄【三皇五帝篇】

 金色年华554 2017-03-24

013、时势与英雄

首篇请跳转:《说人话,讲二十四史》相关

传说告诉我们,禹治水十三年(或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史书的记载已经逐渐趋向正常,因为在此之前动不动就是谁谁谁活了几十上百岁的记载,一看就不靠谱。我现在突发奇想一个这样的观点:难道那时候的中国人是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计算时间的?在一个天文历法水平还很低下的年代,伟大的玛雅人都会把世界末日的时间算错,咱们老祖宗算错地球公转周期是不是也有可能呢?

如果这样的话所有历史上的故事在时间上的夸大也都可以理解了,所谓黄帝活了111岁,其实就是几十岁而已。至于犹太人动不动就几百岁的记载,是否是天文算数错得没谱而得出的结论,比如将每三十天算作了一年?

扯远了,回归主题。

禹治水的办法,根据流传下来的传说,是改封堵为疏通,即不断地通过修挖人工渠道分流引走洪水。这个办法显然是很科学的,但是为什么之前的水工们没有想到?

首先当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正常思维使然,洪水来了用水坝挡住,这是很容易想到的,而分流引渠的思维则就没那么的直接。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分流所需要的人力是绝对大于筑坝的——修水坝,你只要堵一个点,而分流却要挖出一条新河流出来。就算是在今天,全国世界各地建水坝的新闻用心搜一下还是可以搜到的,但是挖一条运河?你莫不是在逗我?

所以禹他爸和共工之所以没完没了地封堵洪水,就是考虑到了挖运河的巨大成本而做出的选择。再加上那时候的水患可能还没那么严重,所以大家就经常一堵包十年,活在当下再说。

然而冰川还是在融化,洪水也只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共工和颛顼那一战,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了起来。

不过凡事都是兴一利而生一弊,生了弊又接着生利的。颛顼和共工两个牛人的大战虽然将整个东亚都搅乱了,但此战过后黄河、长江流域的各部落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现在都水淹眉毛尖了,再不团结一致,恐怕大家最后都难逃被淹掉的命运!

这便是中国大一统思想的源头:早在神话传说时代,由于大洪水的出现,黄河、长江流域的先进氏族部落们都呼唤着一个新的“圣人”出现,带领大家一起抵御灾难,恢复稳定与和平。

而禹便机缘巧合地成为了“那个人”。

不可否认的是,愚昧是专制和个人崇拜产生的根本土壤。但是我们同样必须看到的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真正“威名”的领袖,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同样是封禅,为什么秦皇汉武被人们所牢记,而宋真宗却只被人所笑话?

不要以为人民群众都是傻子,更不要以为伟人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历史上的跳梁小丑或许能蒙蔽一个时代或者一部分人,但正如林肯所说的:“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可以永远欺骗有些人,却不可以永远欺骗所有人。”

我们的祖先们智商低,不懂什么民主。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人能带他们摆脱洪水,那么他就是人们心中的红太阳!

民心所向,天意所归,这就是为什么禹最后能一统天下、建立夏王朝的原因。

下一篇请跳转:014、中国人不需要方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