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敏
2005年8月18日凌晨4点,国家一级演员高秀敏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辞世。专家表示,死因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因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
一张图告诉你:各种病要命的魔鬼时刻
2017-03-24
燕达医院每日健康
很多人殒命魔鬼时刻! 高秀敏 2005年8月18日凌晨4点,国家一级演员高秀敏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辞世。专家表示,死因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因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 马季 2008年12月20日早晨9点,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在家中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2岁。 王小波 1997年4月11日凌晨,著名学者王小波猝然死于心脏病发,享年44岁。 梁左 2001年5月19日凌晨,著名作家梁左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家中去世,终年仅44岁。 没错,他们去世的时间段都是凌晨或早晨,心脏猝死最活跃的“魔鬼时刻”! 一张图表告诉你 所有疾病的魔鬼时刻!
凌晨1-3点是低血糖的高发时刻,而且低血糖的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个魔鬼时刻。 发生低血糖后往往易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手抖、浑身乏力、腿脚发软的症状,如发生在夜间,人们处于睡眠状态,往往难以觉察,在不知不觉中被低血糖夺去生命。 焦虑症有个“日落现象”,日落的时候,也就是黄昏前后会出现焦虑情绪或焦虑所致躯体症状的加重。 这是体内生物钟、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浓度的周期性变化所致,比如大脑5羟色胺浓度在傍晚时出现降低,目前临床上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大多是增加5羟色胺的。当光线暗下来,人不能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人的安全感降低,因而焦虑加重。 紧急时刻 生命的绿色通道 不能忘记 ▼ “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聆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发生了卒中(俗称脑中风),应立刻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 根据以上内容,中风本人或家属可以快速识别卒中,一旦发现症状,应第一时间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前往燕达医院进行救治。在此特别呼吁家庭和社会能够更多关注轻型卒中,高危人群要定期接受体检,进行卒中风险评估,最大程度地预防卒中及其他慢性疾病。 轻型卒中只要发生过一次,就如同在体内埋下“炸弹”,患者随时可能复发。据统计,轻型卒中患者1年累计复发率16%,即每6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一旦卒中再次复发,很可能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不可逆的残疾,甚至死亡。 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也称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病发展到了严重的阶段,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以每分钟5—6升的输出量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就叫做心力衰竭。 也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导致病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心衰死亡率与癌症相当,约20%的心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约50%的心衰患者确诊后5年内死亡。 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是逐年增加,即使对心梗的有效治疗和对高血压的良好控制,很多病人在数年后也可能逐渐走向心衰,这是我国心衰发病人数正在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70岁以上老人中,每10个人可能就有一个人患有心衰,心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健康大敌! 心衰七大信号: 1、连遛狗的力气都没有了: 气短和体力差是心衰常见的症状,事实上,很多病人在活动几分钟后就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这是由于心脏功能降低,导致流通到肌肉和组织的血液减少所致。 2、鞋不合脚了: 脚和脚踝肿胀也是心衰常见的症状。这是由于心衰和肾功能减退导致的体液积聚引起的。对于持续肿胀,或者体重莫名增加(24小时内增加1-2公斤),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3、感到情绪低落: 心衰患者抑郁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这可能主要源于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忧虑所致,担心拖累家人、朋友,另外由于巨额的治疗费用,导致患者经济压力巨大。 4、感到难以入睡: 研究发现,约50%的心衰患者会经历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这是一种睡眠障碍,因睡眠中大脑无法向呼吸肌发出指令而引发。这种疾病可迅速将患者从深度睡眠中唤醒,使其惊醒,这种感觉一般会在坐起几分钟后消失。 5、又加了一个枕头: 心衰患者躺着的时候,因为肺部有液体积聚,会感觉呼吸困难。为了缓解这种症状,患者往往会选择多加一个枕头,支撑身体到一个相对垂直的位置,这样有助于呼吸并使患者感觉舒适。 6、止不住地咳嗽: 心衰常伴有持续的咳嗽和咳喘,这是肺部液体积聚造成的另一个后果。咳嗽的加剧通常是心衰加剧的表现,也是患者需要及时就医的警示。 7、想在屋里也戴上手套: 心衰患者常会感到浑身犯冷,手脚冰凉。这是因为他们体内大多数血液都流向大脑及其它重要的器官,四肢血供相对不足。 一般来说,可使心脏负荷过重或能造成心肌损伤的因素都会导致心衰的发生。有很多患者具有基础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情况,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充分,诊治不及时,对于这些疾病的控制和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心衰。 所以,存在这些疾病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及水肿等症状时,就应怀疑发生了心力衰竭,及时拨打“3306120”急救电话。 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但是仅有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普及急性心梗救治理念,构建急性心梗救治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久坐少动会增加血栓风险,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前者是在腿部的深静脉内形成血栓,后者是血栓随血流到达肺部阻塞血管,属于一种疾病的不同时期。一旦发生肺栓塞,往往非常凶险,严重者可发生猝死。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有所认识,并具备基本防栓意识。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者身上,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数据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膝关节血液循环会降低50%。 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包括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瘀滞。住院、手术和久坐不动,都会让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对于血栓的危害,除了急性期导致生命危险外,大部分患者在静脉血栓形成后1年~2年内会逐步出现活动后肢体疼痛、肿胀、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这一比例可高达50%,其中5%~10%的患者最终出现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种现象被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2亿。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已经解决,但健康问题上升为第一需求,如何使老年人延长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已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如何安全有效用药就是一个大问题。 另外,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有所降低,每天大剂量吃药也容易发生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1)用药过多:重复用药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同时服用药物五六种,甚至多达十余种。不同的疾病到多个医院不同专科诊治,大多数人不能准确说出自己之前服用的药物,就可能造成开药重复;有些药物一药多名,有些是复方制剂,很可能造成重复用药。 急危重症医学科以先进的现代急诊医学技术为基础,具备完整的"院前急救-急诊急救-重症监护"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EMSS),是医院急诊救治中心,更是京东地区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 急危重症医学科下设ICU重症病房,具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 同时,科室还配备有各类国内外一流检查、治疗、抢救设备,可满足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尤其在呼吸心脏骤停、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出血、颅脑外伤、休克、昏迷、急性中毒、因车祸外伤造成的严重全身创伤及骨折、动物咬伤等方面救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我们相信:稳准快是拯救生命的保证,在您最危急的时候,能为您启用绿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您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最满意的服务。 我们相信:我们能救死扶伤,分秒必争,沉着冷静,任劳任怨地为患者服务。 我们相信:我们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精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帮助您解除病痛。 “急诊电话:3306120”生命绿色通道 “急诊电话:3306120”生命绿色通道,具有京东地区一流的医护人员和救护设备,拥有两台多功能救护车,配有先进的车载呼吸机、便捷的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进口的心电图机、吸引器、便携式心肺复苏机、急救箱等急救设备,完全满足院前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转运的要求。 燕达医院"120"与三河市"120"联网,拥有全球定位系统及通信系统,专人24小时值班。我院“3306120”电话专人24小时接听,医院服务半径内确保1分钟内调度出车,出诊保证在10-15分钟内到达现场,注重现场救护,对急危重患者,可立即救治。完善的急救设备,专业的急救人员,细致的工作流程,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咨询医生 预约挂号 随时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