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你肯定试过,扫码打印照片, 它还有你不知道的……

 郑公书馆298 2017-03-24



如果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对于我们而言只不过是免费打印了几张照片而已,这样的打印成本很低,如果说我们占了多大的便宜,其实并没有,可是打印照片前我们扫了某个二维码,关注了某个微信公众号,允许了某个微信公众号访问我们很多的私密信息,无容置疑,在扫码的同时我们已经亲手将自己陷入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境地。大家扫描二维码免费打印照片,极有可能关注了微商的个人微信号,一旦对方收集个人微信照片及个人微信号,他们的真正目的,我们作为用户并不知情。若不小心扫描到病毒二维码,并不排除账号被盗的风险,极有可能引发诈骗,带来的隐患不堪设想。

“不要见码就扫,当心背后的风险!”这是业内人士的忠告。

二维码之所以会发生恶意吸费、诈骗等行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成方式简单,内容无人审核。二是暗藏木马等病毒,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对外宣称为优惠券或视频等,以诱导用户进行扫描。而这种专门针对手机上网用户的诈骗手段,多是采用强制下载、安装应用软件等方式,达到获取推广费用或恶意扣费的目的。三是用户防范意识不足,部分人出于好奇,看到二维码后,马上拿起手机扫一扫,却忽视了安全问题。

警察蜀黍说

应该为手机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不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目前,部分网站上线了二维码支付通道,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十分便捷,但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时,要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如果用手机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这张卡内储存过多资金,避免发生连锁反应。其次,要注意选择发布二维码的平台。通常来说,报纸、杂志等正规出版刊物上的二维码相对安全,而在网站、微博上发布的不知来源的二维码不能轻易扫描。扫描二维码后,如果遇到一打开就会自动下载安装软件的二维码链接,就更需要警惕了,当它提示下载时,不要轻易点击确认、下载安装。如果是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在安装好后,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以确保安全。

文章来源:法制大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