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桩的练法 上

 朴真拳斯斯文文 2017-03-24

养生桩的练法 上

2015-03-09 江海涛 江海涛
江海涛

jianghaitao2015

健康知识

站桩是传统武术中的一项基本功夫,很多拳种都要靠这个桩来打基础,不练武术的人也知道,练拳需要扎马步,增强下肢的力量及稳固性等等。但我们介绍的站桩和马步桩有明显的不同,没有那么大的强度,年老体弱的人也完全能够胜任,所以叫做养生桩。通过养生桩的训练,一方面使神经中枢得到调整,一方面使外周的筋骨肌肉得到适度的强壮,兼有锻炼精神和形体的效果。

站桩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养生桩,一是技击桩。我们当然主要是介绍养生桩,它有几个特点,第一是简便易学,老弱皆宜;第二是习之有效,立竿见影;第三是不重意守;第四是不练蛮力,重精神意念;第五是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只要锻炼就会使得身体更健康。这种运动和一般的体育运动不同,它是可以把锻炼和休息统一起来的一种运动。是在锻炼中休息,又在休息中锻炼的运动方法。

身体正面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微比肩宽,两脚平行,脚尖向前,不要有内八字或外八字,全脚踏地,注意重心不要太靠前或靠后,以双脚能够放松舒适为度,如果过于前倾会压迫脚趾,过于后坐又会压迫脚跟,都不利于放松,不是正确的姿势。肩井与涌泉一线相对,目视前方。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然后环抱成圆形,手指相对。然后双膝微曲。本桩的大体外形就这么简单,但细致要求起来,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来逐一讲解。


首先说头部,头要正,下颏微内收,面部表情有似笑非笑之意。牙齿要上下衔接,不可用力扣合。口鼻呼吸要匀称无声,不要闭气,也不要有意过长呼吸。两目向前正视,稍向上方,远望眼前景物,似有轻雾所遮,隐约可见,或两眼轻轻闭合。耳朵好像极细微的声音皆约略可闻。

整个头项部有上抜的意思,前面介绍了假借的运用,这个地方就可以有一个假借,假想上面有一根绳子把头部向上拔,如果头部上抜感到头晕的,可以改为抜大椎。同时下面尾骨处还要假借有绳子向下拔,有如坐高凳的意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脊柱拉开,站桩时身上所有的关节都要拉开,在拉开的基础上放松,这样气血能够顺畅的通过。

脊柱是身体的中轴,对它的锻炼最为重要,所以站桩首先要拉伸脊柱,这样上下一拉,脊柱两旁的韧带和肌肉张力增大,就加强了脊柱的稳固性。可以预防椎间盘的疾患,避免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并且能够纠正脊柱侧弯等毛病,不用再去找正骨医生了,用手法正骨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效果不容易巩固,当时可能是把骨骼正了,但由于用力习惯的不科学,过不了几天可能又恢复原样了,因此不如主动锻炼,通过上下对拉,使韧带、肌肉的固定能力加强,天长日久脊柱自然就正了,就像一根弯曲的木棍,两头天天拉着它,时间长了想不直都不行。

微收下颌是为了避免仰头,因为一仰头就使得颈部的肌肉不能固定颈椎,使脖子不稳定。我们可以做个试验,让一个人在后面推你一下,再用同样的力量在前面推一下,你就会发现,在后面推的时候,可能使脖子猛的一仰,在前面推的时候对脖子影响倒不大。因此平时要有意识的让脖子后面带点劲,能够保护颈椎,微收下颌的作用就是这个。但凡事都讲究适度。如果过分的收下颌就形成了低头的姿势,这样又使得前面的气血不通,也是不合理的,怎么算适度呢?太极拳中有一个方法简单实用,就是用脖子有意识的去蹭后面的衣领,有了这个动作,脖子后面自然就梗起来了,同时前面又没有低头,也很通畅。

到了肩部需要注意横向的拉开,刚才说的脊柱是纵向的拉伸,而肩部则要横拉。这样就在大椎下面形成了一种十字型的力量,前辈们常说“双十字中求生存”就是这个意思。人体骨架有两个十字,一个是腰尾椎和骨盆,一个是颈胸椎和两锁骨、两肩胛骨。就是脊椎为竖轴,两肩为第一横轴,两骨盆为第二横轴,这样构成两个十字。这是大的十字,其实身体中有无数这样的十字,目的是要我们用力不能单一方向,需要横力和纵力同时存在。

肩背部有了十字力,逐渐地肩部的骨骼就会趋于一个合理的间架,这个时候我们称作“骨正”,人们关心身体健康往往只关心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对肌肉骨骼不太重视,因为我们的心跳、呼吸等最根本的生命体征都和筋骨无关。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从生死存亡的角度来看,骨骼肌肉当然没有五脏六腑重要。但我们不仅仅要活着,还要活的有质量,从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程度来看,骨骼和肌肉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构成了人体的基本框架,就像房屋的梁和柱,一个房屋只有梁和柱端正粗壮才能维持的长久,可以说房屋的好坏取决于它的框架,而不取决于装修是不是精美。所以练习站桩的人第一步都追求骨正筋柔,筋必须柔才能有弹性,表现为柔韧性强,不强直僵硬。养生治病之人,必先完成练形这一关。若不注意形,真正的身体健康也是谈不上的。

除站桩时间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形正。逐渐地养成习惯,这样才能将正确的骨架结构和体内内脏位置固定下来。人体的内外是相连的,外部的筋骨拉开舒展以后,可以带动里面的内脏也舒展而不受挤压。中医很重视经络,经络不仅在体内运行,它们也循行于肩背四肢等,如果在外面的部分有了结滞,就像水管被堵住,里面的部分也不会通畅,因此会影响到内脏的健康,我们拉伸筋骨时间长了可以把经脉的结拉开,内脏也就得到了调整,由此可见筋骨的重要性。

后背有了这两个十字的拉伸,就把整个后背像鼓皮一样撑开了,可以感觉到气贴脊背。两肩向外拉伸以后自然不会耸肩,肩部就沉了下来,这叫沉肩,初练站桩的人经常出现肩部酸疼,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沉肩,这时注意肩向两侧横撑,就不会那么疲劳。再把两肩微微向前内扣一下,这时自然就含胸了,注意含胸不是把胸部憋进去,胸部仍然是挺拔的,只是注意不要向上拔气就行了。有一种说法认为后背凸出来,前胸凹进去才叫含胸,这是不对的,那样会导致胸腔的容积减小,肺脏不能充分张开。

我们都知道肺在五脏中密度最小,它必须要充分展开,占有较大空间才能发挥生理功能,所以说肺气贵开阔,它的位置在所有的脏腑上面,形状象一把伞一样,这把伞只有撑开,才能给下面的脏腑提供足够的空间,它如果不开,下面所以的脏腑都会拥挤,气血运行的道路也很狭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郁滞的气机,体内主条畅气机的脏腑为肝胆,气机不畅也必然影响到肝胆的功能,出现肝气不舒,胆气不横等状况。肝气不舒好理解,胆气不横是什么意思呢?人的胆是长条型的一个器官,肺气张开以后两肋也张,这时胆能处于一个比较横的状态,胆气横了人才有精神,也就是平常说的胆气壮,再加上肺气开阔有魄力(魄属肺),这个人做事就不会畏首畏尾,嘀嘀咕咕。如果肺不能张,这把雨伞撑不起来,胆自然的就处于下垂的状态,这时当然胆气不横,外表就给人懦弱的感觉。胆气对人的精神面貌影响非常大,我们知道足少阳胆经和两个外眼角是联系着的,胆气充足就能够使眼角上扬,显得有精神,如果胆气虚弱顶不上来,那么两个外眼角就会下垂,给人一种衰老的感觉,在戏曲化妆中都把眼角吊起来,扮演的人物就显得特别精神。所以眉梢和眼角上扬的人都是胆气充足的表现。

和肺气关系密切的还有大肠,肠子分出大小就是因为它们粗细不同,大肠明显的比小肠要粗,所以它要有一种开阔之气,这和肺气开阔是一致的,因此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如果不能撑开,大肠之气也不能开阔,这样的人排出的大便都比较细,并且排的不痛快。可见胸部的张开是很重要的,看似简单的地方其实能影响到全身。所以站桩需要挺拔而有精神,低头弯腰是不行的。或有人说虚心实腹能使重心下降,这样更稳固。应该承认,对手推到我们胸部时,如果胸部凹进去,可以使来力分散,让对方的力量落空。但这是暂时的应用,不应该成为常态。

继续说一下肘部的要求,我们都知道传统健身都要求沉肩坠肘,所以肘部要求有下坠的意思,但是肘部如果完全坠下来,肩部又容易夹的过紧,不能张开。按照矛盾的要求,肘部需要既撑又坠。我们摸一下肘部,有两个骨头尖,上面的骨头有外撑的意思,下面的骨头有下坠的意思。肘部的这种矛盾状态使得腋窝也保持矛盾状态,按照太极拳的说法,腋窝有夹着热馒头的感觉,夹的太紧容易烫着,夹的太松馒头会掉下来。总之是需要适中,不能往一个方面使劲。由于肘有下坠的意思,所以小臂并不是水平的,而是手略高于肘。

到了腕部有往回扣的意思,这样体会整条手臂与前胸之间抱着球,要想抱住球,除了有向里合的力以外,还需要把手臂尽量拉长,这样上肢就像要搂过一颗很粗的大树一样,把各个关节都拉开一些,关节就松开了,当然拉伸同样是用意不用力,如果真的用力,肌肉就会僵了,属于掺假的练功。前面说了,开始时是感觉抱的纸球,随着功力的加深,体会球的分量也不断加重,从纸球过度到木球,甚至最后可以假想抱着铁球。可以说意念越重,形成的力量也越大。但要注意不能拔苗助长,体质虚的人不要用太重的意念。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20-30公分。

站桩整体的要求是放松的,不能僵滞用力,但五脖可以紧,五脖就是两个手腕,两个脚腕及脖子。手腕怎么紧呢?五个手指最自然的放松的状态是半握拳时,手里像握着一个鸡蛋,站桩时手不能这么松,要把五指张开,像是要抓起一个排球的形状。如果不是特别胖,这时可以看见手背的几条肌腱都绷起来了,大拇指后面的“鼻烟窝”(阳溪穴)也出现了,进一步体会腕部也有横竖两道劲形成十字。在每个手指缝都有夹着棉球的意思,而指尖又有前顶之意,这又引出站桩的一个普遍要求,即逢角必夹,逢尖必顶。有夹角的地方都要有夹球的意思,比如腋下如夹球,裆下如夹球;出尖的地方要有顶力,比如膝盖就有前顶的意思。

为什么要求周身放松,而五脖要紧呢?这是为了改变我们后天的用力习惯,我们体验一下,做某项不熟悉的动作时,总是躯体大的肌群紧张,而四肢末梢又松软使不上劲。比如弹琴吧,会弹琴的人手指是有张力的,而身上又很放松,这样才能把身上的力量发挥出来,而行于手指。不会弹琴的人则浑身僵硬,手指又非常松软,把力量都憋在了身上而使不出来,看着使了很大劲,其实效果不大。也可以把手指看做是我们的武器,身体则是使用这个武器的人。武器当然是越锐利越好,使用武器的人越敏捷越好。如果是手指松、身上紧的话,就相当于一个很笨拙的人,拿着一把塑料武器,难以达到目的,所以这种用力习惯很不合理,需要通过站桩把它改正过来,形成稍节紧,根节松的习惯。这能使大脑的运动中枢得到很好的锻炼。

上半身还没介绍完,已经说了这么多的要领,朋友们可能感觉忙不过来了,所以说站桩看似简单,呆着不动就可以了,其实非常复杂。但不用担心掌握不了,人人都可以掌握,只是需要用心,要求我们注意力集中。这些要点在锻炼的初始阶段,总会顾此失彼,想着头就忘了手,顾了手又忘了腿,这时就需要意念在身上来回巡视检查,某个地方的要点丢了,再找回来就行了,天长日久这些要点会变成下意识的东西,是一种既清晰又模糊的感觉,说清晰是因为要求假借感要真实才能有效果,说模糊是因为精神要同时照顾到全身。

到了腰部也要形成前面说的十字力,即上下力和左右力的交叉,上下力是前面说的脊柱拉伸,左右力是什么感觉呢?前辈们说要“玉带围腰”,腰部像有一根腰带从后面围到前面来,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种感觉和上肢的尽力合抱是一致的,都是背面有一种左右拉伸的力量,然后把这种劲延伸到前面来,一般上肢容易找感觉,腰部需要一个过程。腰部做好以后的外形肯定比较平坦的,不能凹进去,如果贴着墙站一下的话,腰部和墙之间不应该有缝隙。腰部是上下的枢纽,这个地方一凹进去,不论是气血还是劲力都断了,叫做折腰。

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形意拳都讲究“一身备五弓”,即双臂为两张弓,双腿为两张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身弓,就是脊柱。身弓以颈椎和尾椎为弓稍,腰椎为弓把,这张弓必须是向后凸的,如果向前凸就是反张,无法蓄力,所以说不能“撅着屁股”站桩。尾骨是自然下垂的,有扎入地中的意思。

胯部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即大腿和躯体需要有一定的夹角,腹股沟这个地方要凹进去,不能像平时站立一样。有了这个夹角身体的上下连接就是一种弹性的连接,如果站直了就缺乏弹性的势能。在武术中有一个新兴的门派叫卢氏结构,他们的站桩要求这个夹角更明显,形成的上身前倾的姿势。我们不要求练的那么辛苦,上身还是直立的,但这个角不能丢,这个要点有个术语叫“掖胯”。也就是胯要稍稍收回,不能挺出去的意思,时间长了可能在腹股沟处摸到一条筋,没有掖胯的站桩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腰胯的要领都做好了,小腹只需放松,就自然达到要求了。放松以后,气能够沉下来而不虚浮,小腹会慢慢感到充实,胸部慢慢感到空旷,就是过去常说的空胸实腹了。需要注意不是把气生硬地往下压,而是姿势做对以后,让气自然地松沉。必须有合理的姿势,气机才能上下通畅而没有阻碍,胸中之气和腹中之气就会自动的交流。具体怎么交流我们虽然感觉不到,但《内经》告诉我们是天气降为雨,地气上为云。也就是心肺把气布洒下来,像下雨一样;肝肾把精气蒸腾上去,像水蒸气蒸发一样。

臀部应该有保持坐在板凳上的感觉,似坐非坐,。尾闾骨、肛门微微内收上提,叫做提肛,长期坚持能够固肾。

裆部注意要撑圆,如果是接触过太极拳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常识,即不能夹裆,圆裆怎么做呢?左右横撑就可以了,裆部撑圆了才能使人体有一个稳定的支撑,并且转变的也灵活。如果把整个下肢都往外撑,那又错了,因为只往一个方向用力,有开无合,不符合矛盾的要求,所以在裆部外撑的同时,膝部要向里合,也就是圆裆合膝,这样下肢就形成了既撑又合的矛盾状态。并且这样一做会使下肢有一股拧劲,就把体重均匀的分配到两条腿上了,不容易疲劳,如果没有这股拧劲,体重会全部压到膝盖上,使膝盖吃力特别大,时间长了能造成损伤。如果感觉不好找合膝的劲,可以假想双膝夹着一个较粗的大树,要用大腿和膝盖内侧把它夹住。因为树较粗,裆和胯部就有了外开的劲;又要把它夹住,膝就有了内合的劲。这根大树的感觉还可以延伸到上面,用全身抱住一棵大树,这样整个身体合成一个劲。

到了脚踝部,要求和手腕类似,使肌腱微微绷上点力,脚要有五趾抓地的意思,使足心微虚,和手上如抓球的要求一样,微微有力就行了,不能僵滞。


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