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鉴别玻璃陨石

 棋石乐 2017-03-25
        




        现今,国内陨石市场刚刚兴起,在萌牙阶段,市场混乱不堪,设置有台湾和香港的一些团体在幕后暗箱操作的黑幕,使得本来对陨石认识不多的国内玩家刚进入该收藏领域就陷于他们的圈套。最早知道捷克陨石是在05年,当时在网上买了一个捷克陨石吊坠送人,那时候真品捷陨价格还不算高,很少见有假的,但如今,淘宝上所卖的捷克陨石98%都是假的,紧有寥寥无几的几家店铺卖着占整个淘宝捷克陨石总量2%真捷克,而且价格参差不齐,比较便宜的是几克内的,很少见有大块的捷克陨石,一般上10克以上价格就翻了几倍。也许是人为炒作,玻璃陨石的量我觉得相对一个地方来说应该不会太少,不过对于这么多年,陨石收藏爱好者日益增多,确实也很难保证人手一块。价格每年递增,使得造假者越来越多。该不会太少,不过对于这么多年,陨石收藏爱好者日益增多,确实也很难保证人手一块。价格每年递增,使得造假者越来越多。

现在说说纹路,这是玻璃陨石鉴定的重点,其实鉴定玻璃陨石不难,手上有标本的一对比就知道(雷公墨和捷克都是那么一回事)。首先天然陨石表面因为高温高速外加空气阻力会留下类如擦痕、沟壑、凹坑、麻点,流动条纹、条带,塑性半折断状等等特征,所以随机、连贯,也就是说,条纹深浅、粗细是很乱的(这句话是引用别人的,因为说得很详细),我再添加些,那些所谓的麻点其实就是陨石下坠中形成的气印,天然玻璃陨石的纹路非常自然,而且纹路很多时候是叠加的,而不是单一,就是流痕中有小气印,注意,我们说的气印不是气泡,它只存在玻璃陨石表面,玻璃陨石内部是没有气泡的,这也是鉴定真假陨石的标准之一,特别是用捷克陨石加工成的手排链,因为打磨光滑,没有表皮特征,很难和玻璃区分,就只有看内部有没有气泡了。


 
 


玻璃陨石的基本信息和鉴定方法:

一、外观特征

1、颜色:天然玻璃陨石以黄绿色色调为主,透明度较好,颜色较鲜艳、明快;仿天然玻璃陨石则以绿色偏蓝色调为主,有时带有褐色调,颜色整体发暗。

2、原料表面气孔与仿气孔:天然玻璃陨石表面气孔边缘多较锋利,而仿天然玻璃陨石样品表面的磨蚀坑(用于仿天然玻璃表面的气孔)边缘多较圆滑;另外,天然玻璃陨石的表面的气孔具有方向性,且深浅不一,而仿制品的气孔则整体较为均一,不具方向性。

3、天然玻璃陨石的断裂面较整齐、无应力裂纹,仿天然玻璃陨石断裂面则一般都会有贝壳状断口,在断口周围常伴随有应力裂纹。

 
 

二、宝石学常规仪器鉴别

1、折射率:天然玻璃陨石的折射率为1.48-1.49,比较稳定;仿天然玻璃陨石的折射率则主要在1.48-1.52之间,一般都大于、等于1.49,刻面宝石则更能测到准确的数值1.50、1.51、1.52。

2、偏光镜:玻璃陨石仿制品在玻璃形成过程中的应力作用,产生异常双折射,偏光镜下表现为斑纹状或蛇皮纹状消光。而天然玻璃陨石则一般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3、比重:玻璃陨石的比重相对稳定,为2.35(+0.2,-0.2),玻璃陨石仿制品比重稍大,一般大于2.38,部分样品的比重可达2.50。

4、放大观察:玻璃陨石的流动构造很密集且变化曲线较大,就象热水器烧水时形成的对流,盯着看时就象真的在流动一样;玻璃陨石虽然也有流动构造,但其相对较稀疏,观察时感觉呆板、静态,流动纹形态变化不大同时。

玻璃陨石中的气泡数量较多且形态各异,分布于整个样品中,气泡无收缩造成的边界双影现象;玻璃陨石仿制品中气泡大小相差悬殊,气泡形状多为圆形,数量相对来说比玻璃陨石少,分布稀疏,且气泡多具有收缩造成的边界双影现象。

玻璃陨石的少见颜色不均匀现象,而仿天然玻璃陨石常见随流动构造而显示的颜色不均匀现象。

在少数情况下,天然玻璃陨石内部可见矿物包体,而仿制品中无矿物包体。



三、红外检测

在2000-4000波数范围内,3600以下为平台,而玻璃陨石则有吸收峰。在400-2000波数范围内,玻璃陨石与仿制品的主峰值也存在一定差别。

玻璃陨石的价值:



近年来,被称为天外来客的陨石逐渐进入人们视线,不少收藏家对它更是爱不释手,国内的陨石收藏热潮也悄然兴起。昨日下午,一块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玻璃陨石现身厦门,准备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引来不少人关注。不过,来自北京天文馆的专家张宝林表示,外形看上去确实像玻璃陨石,但这么大的在世界上都属罕见,需进一步取样鉴定才能判别真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