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天皇时代

 老刘tdrhg 2017-03-26


[转载]天皇时代


 

在位起讫: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生卒年:这是一个大时代,跨度约130万年

出 生地:天灵山(传说中的仙山)

立    都:天都(传说中的天帝都城)

纪    年:天皇氏

 

古史记载:盘古之后是天皇。

天皇又称天皇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关于三皇,历来众说纷纭,中国最权威的辞书《辞源》就载有六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艺文类聚》)

第二种说法: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世本》、《尚书·序》、《帝王世纪》)

第三种说法:三皇为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记》)

第四种说法: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义》)

第五种说法: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皇霸》、《史记·三皇记》)

第六种说法:三皇为伏羲、女娲、燧人(《白虎通义》)

可见历代的史学家们对远古历史也是众说纷纭,难城定论。

笔者认为此六种说法中,第一种说法应该是最原始也是最接近科学的考证。所以本文采用了天皇、地皇、人皇之说。至于燧人氏、女娲氏、黄帝、祝融等,他们都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领袖,后面将另有专章介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皇时期我们中国是什么样子。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以后,在距今约三百万至一百七十万年时,历史进入天皇时期。在这里,我们虽然把“天皇”当作帝王来介绍,但是实际上天皇只是远古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称之为天皇时期。

古史记载:盘古之后是天皇。天皇又称天皇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古史是以神话的角度来记述天皇的,所以便把天皇说成了“神”,是一位跨越了一百多万年时空的神帝。因此史书上说:“天地初立之时始有三皇。”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号称“天灵”,其中有一人先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人们认为他是位了不起的圣人,便推举他为领袖,号称天皇。其余十二人都带领自己的部族各居一方,立国称皇……

应该指出的是,史书上所说发明数字和“天干”“地支”之事,只是古人的一种猜想。事实上这些发明在一百万年以前是不太可能出现。至于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则是一条很重要的远古人类社会的信息,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意识到,在这个地球上除了中国之外也还有其它国家。因此,古人把天下分成十三个部分,而中国仅是其中之一。中国当时最高的领导人是天皇,别国领导人叫什么古人不知道。但是古人认为各国之人都应该同出一源,所以便把他们说成是兄弟。

看来古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关注人类起源的问题了,他们应该是人类起源单元论的最早倡导者。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单元论”、“多元论”和“一元论”。“单元论者认为世界人类同出一源,但不必有共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多元论者认为世界人类出于多源,其历史的发展也完全是不同的;一元论者认为世界人类不是发生于一地,而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多处地方发生,只是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他们历史的发展过程,虽存在着各自的特殊,在一般规律上完全是同一的。”(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人类起源一元论是正确的。

史书上说,天皇时期的人类“淡泊无为,而俗自化”,意思是那时的人类头脑很简单,思想也很单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其它哺乳类动物没有太大差别,一切顺其自然。而这种状况正与我们今天的科学考证相吻合。可见古人写史是有一定根据的,并非空穴来风。

汉代的史学家孔安国认为“天皇、地皇、人皇”之说过于荒谬,便乱改史书,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他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从历史发展的顺序上看,三皇时期当属于上古早期的原始初民时代,而伏羲、神农、黄帝则处于上古中期的氏族联盟时代,两者的时代相去甚远,是不可以代替的。诚如孔子《家语》所言“自伏羲以下皆称曰帝”,并不称“皇”。上古时代“皇”与“帝”有着本质的区别,“皇”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可以是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上百万年,并非是指具体的某个人;如天皇时代、地皇时代、人皇时代等。而“帝”则是指某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如炎帝、黄帝、尧帝、舜帝等,是实有其人。一些人不知此理,把上古之“皇”和后世的帝王等同起来,这就错了。

根据史书上提供的远古时间,我们再来看一看天皇时期现代科学的考证。

天皇时期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第三纪的更新世早期,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组织形式为血缘家族公社,婚姻形式为血缘群婚(本族团内的群婚)。这时候的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

天皇时期的世界考古发现,除中国云南的元谋人牙化石外,还有1961年发现于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的西侯度文化,距今约一百八十万年。西侯度文化共获得了打制石器数十件,制作简单而粗糙,有砍砸器、刮削器和一件三棱大尖状器,遗址中发现有烧骨炭灰,证明此时的西侯度人已会用火。

据分析,西侯度人很可能是云南东方人种的分支,由于当时全球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寒冷的中国北方又恢服了生机,居住在元谋盆地的东方人因人口繁殖过剩,食物短缺,出现了生存危机。于是,东方人逐渐分裂成十几个支脉,陆续迁往新的地区开辟家园,其中的一支就迁到了今山西南部靠近黄河的芮城一带定居下来。

另外还有,早在公元18911892年,荷兰军医杜布亚在爪哇特里尼尔附近地表下15米处发现的距今一百八十万年前的一个头盖骨、三颗牙齿和一根完整的腿骨化石。1931——1941年,荷兰人孔尼华又陆续发现了三个头骨,多个下鄂骨和许多牙齿,被命名为爪哇猿人。

以上考古说明,在东方人种存在的同时西方人种也已经存在了。这是东、西方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类族源。

古史天皇时期的初始阶段,正是我国中华人种的“东方人”向“元谋人”过渡阶段。此时地球处于16银系年的冬至阶段,由于地球环境变冷,许多原本温暖的地区变成了冰川,一些热带生存的动植物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逐渐灭绝,幸存的动物有的改变自身的内环境,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外环境,有的被迫向温暖地带迁徙,寻找适宜生存的外环境。

当时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到处都是冰川,生存的动物已经很少。而我国云南省的中部,正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所以便有大批的远古生物云集在这里。元谋盆地成了古生物的天府之国。

19874月,云南联合考古队曾在元谋县的小河村和竹栅村等地发掘出动物标本三百多件,碎骨牙四十多公斤,便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最佳物证。

“东方人”经过漫长的一百多万年的发展,族群猛增,食物短缺,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在距今一百八十万年时,全球气候转暖,雪原融化,冰川消逝,原来生命稀少的寒冷地带又恢复了生机。气候转暖也给处于危机中的“东方人”开辟了新的生路,他们化整为零,分裂成十几个部落,各部落由族长率领分别往东西南北各方开发新的领地。

这是冰川消融时期中华人种的第一次大分裂,这次分裂使中华人种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从而奠定了中华人种在世界史上的主流地位。

 

 [转载]天皇时代

 

博文链接

朱襄氏一·墙烁

伏羲氏十八·因康

阴康氏四·立路

阴康氏三·媒兰

阴康氏二·达耳

阴康氏一·荷曲

葛天氏三·达河

葛天氏二·峙龙

葛天氏一·风诰

有巢氏二·罗秦

有巢氏一·汝信

伏羲氏十七·雪河

昊英氏三·掮师

昊英氏二·金乌

昊英氏一·规辛

混沌氏四·茜河

混沌氏三·鹏烁

混沌氏二·随嬄

混沌氏一·伏纪

伏羲氏十六·桑味

祝融氏四·洛前

祝融氏三·附前

祝融氏二·洛枪

祝融氏一·赤禅

尊卢氏五·革兰

尊卢氏四·三那

尊卢氏三·枪兰

尊卢氏二·革池

尊卢氏一·秦枪

伏羲氏十五·团暤

赫胥氏五·伏秧

赫胥氏四·归纹

赫胥氏三·肆杤

赫胥氏二·娍义

赫胥氏一·伏义

骊连氏五·团伏

骊连氏四·冠象

骊连氏三·团良

骊连氏二·施公

骊连氏一·泰望

伏羲氏十四·圭嬜

栗陆氏三·河圭

栗陆氏二·起望

栗陆氏一·伏安

伏羲氏十三·晁安

中央氏五·隋秦

中央氏四·曲秦

中央氏三·伏案

中央氏二·节触

中央氏一·象伟

伏羲氏十二·象团

柏皇氏四·佘蓄

柏皇氏三·郁莟

柏皇氏二·可塑

柏皇氏一·伏显

大庭氏三·随象

大庭氏二·姯印

大庭氏一·新印

伏羲氏十一·印枪

伏羲氏十·羲暤

伏羲氏九·伏泰

伏羲氏八·嬑节

伏羲氏七·少昊

伏羲氏六·昊嬟

伏羲氏五·太昊

伏羲氏四·师嬟

伏羲氏三· 嬟移

女娲补天拯救万民(下)

女娲补天拯救万民(上)

伏羲开创远古文明(下)

伏羲开创远古文明(上)

伏羲女娲氏政权

氏族联盟时代

燧人氏时代

有巢氏时代

人皇时代

地皇时代

天皇时代

盘古时代

原始初民时代

《中华远古帝王谱》卷 首 

《中华远古帝王谱》序  

《中华远古帝王谱》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