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懂胶片原理,用数字拍再多也没用...

 东风无语13 2017-03-26

数字时代的加速到来,让胶片一度没落下去,曾经的辉煌依稀可见,只是现在的人们对胶片的认识越来越少,只知道胶片拍出来的画面好,却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国内各大科班院校还能让学生尝试胶片拍摄的没几家,试想想,再过几年,老一辈使用胶片的大师们离开,还有多少人还能真正的随手拿起胶片去述说它背后的故事,更不用说上手拍了,真是悲哀。如今,数字依然还达不到胶片的那种质感,拍摄胶片变得奢侈,数字让拍摄变得触手可及,没用过胶片的你,喊你一声电影摄影师,你还敢答应吗?

感光胶片的基本构造及其分类

胶片的基本构造

胶片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形成影像的感光乳剂,另一为乳剂的支撑体片基。

乳剂:主要成分为照相明胶和卤化银。卤化银以极微小的颗粒状均匀地分布在明胶之中。卤化银的存在是胶片之所以能感光的根本原因。当光线照射到这些微小的卤化银颗粒时,它就会因感光而起变化,并最终形成影像。卤化银的形状和颗粒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胶片的照相性能。明胶对卤化银颗粒起保护作用和支撑作用,同时它使整个乳剂层呈现为薄膜状。不同种类的胶片在乳剂层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化学成分。

片基:一种透明、柔软而具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塑料薄膜,起着支撑乳剂的作用。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胶片呈带状,并在从拍摄、洗印到放映的全过程中,经受得起各种机械设备的拉力和磨损。目前使用的片基有两种,一种是三醋酸纤维片基,主要用于电影胶片(负片)和照相胶卷。另一种为涤纶片基,主要用于电影胶片(正片)、X光胶片、航空用胶片等。早期使用过的硝酸片基,因为其易燃性,已经为全世界所淘汰。

其他成分:胶片除乳剂层和片基外,一般还具有使乳剂和明胶相连接的明胶底层和摄影过程中防止静电和卷曲的涂层,在彩色胶片中还有为改善影像清晰度的防光晕层等。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胶片质量不断提高,涂层也越来越考究。

胶片的几何尺寸

胶片的几何尺寸,包括它的宽度、厚度、片孔的大小、形状和孔距等。胶片几何尺寸的精确度对其在各种电影机械中的传送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到影像的质量和放映的效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这些尺寸都有明确的规定,我国也同样使用这些标准。

目前通用的生胶片宽度有:35mm、16mm、8mm、65mm和70mm。胶片的宽度尺寸采用负公差,以保证其在摄影机、放映机等电影机械中的片门或其他输片机械中顺利通过。

35mm胶片的片孔形状共有三种:

BH型片孔:早期由贝尔浩(Bell & Howell)公司首创。片孔上下两边为平行直线,两侧为圆弧线。这种片孔有利于摄影机和印片机中定位针的定位,但是圆弧线和平行线交接的尖角处是放映拷贝最容易损坏的地方。KS型片孔:由柯达公司首创。它的四条边都为直线,交接处用圆角连接,克服了BH型片孔容易撕裂的缺点。


CS型片孔:于1953年推出,用于35mm变形宽银幕电影胶片,以增加画面的面积,并为多条声带留位置。该种片孔后受到使用上的通用性限制,只在四条磁性声带的拷贝片上使用。

目前柯达公司的负片多采用BH型片孔,而正片则采用KS型片孔。ISO也只规定使用此两种类型的片孔。由于BH型片孔的高度与KS型片孔的高度不一致,不利于胶片的定位,所以也曾出现过所谓兼顾二者特点的DH型片孔,但这种片孔未得到推广。65/70mm胶片采用KS型片孔。16mm胶片有自己的片孔规格。标准8mm胶片沿用了16mm胶片的片孔,只是标准8mm胶片的片孔距仅为16mm胶片片孔距的一半。超8mm则有自己的片孔规格和片孔距(图1-5-3)。

表1-5-1给出了各种片孔的尺寸。胶片的尺寸会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产生微量的变化。在室温下,干燥胶片的相对湿度每增加1%,伸长率约增加0.007%;温度每提高1°C,伸长率增加0.006%。所以,胶片标准几何尺寸的测量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完成,即温度为摄氏21°、相对湿度为70%。

胶片的分类与标记

胶片的分类

胶片的分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a. 按照记载影像的类别可以分为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两大类。


b. 按照制片过程中不同的用途可分为:
负片:为记录原景物用的胶片,即制作底片用胶片,或称摄影胶片。经曝光、冲洗加工后,得到的是负像,即与景物亮度和颜色相反的影像。例如,黑白负片,经曝光、冲洗后的影像为黑白相反的负像;彩色负片,经曝光、冲洗后得到的为景物颜色的补色影像。

正片:用来制作大量拷贝的胶片。其影像的亮度和色彩与原景物相一致。

中间片:用来复制原底片的胶片。用负片拍摄的景物,经冲洗加工后得到的是景物的负像,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底片。为了保护和保存的需要,在制片过程中往往需要复制一个底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用正片复制一个具有正像的中间片,我们称之为翻正片,然后用此翻正片,再复制一个影像为负像的翻底片。制作翻正片和翻底片的胶片,统称为中间片。

反转片:拍摄后,冲洗过程中经二次曝光可以直接得到正像的胶片。
染印法用胶片:浮雕片、空白片和声底片。

c. 按照感光范围分:
盲色片:只对蓝、紫光感光的胶片。
正色片:只对蓝光和绿光感光的胶片。
全色片:对可见光光谱中各色都感光的胶片。
分色片:对可见光光谱中的某一色或某些色感光的胶片。

紫外片:只对紫外线感光的胶片。
红外片:只对红外线感光的胶片。

d. 按照用途分:
电影胶片:制作电影用的胶片。
照相胶卷:通常照相用的胶片。
X光胶片:医学上进行X光拍摄用的胶片。
航空片:进行航空拍摄用的胶片。

e. 按照胶片尺寸规格分:

35mm、16mm、S8mm、65mm、70mm等。

胶片的型号和标记

由于胶片的种类很多,因此在选用和购买时,一定要识别清楚。为了使用者的方便和市场交易的需要,胶片出厂时必须在其包装上按照规范注明各项参数。下面我们仅举电影胶片为例。

电影胶片的型号一般以数字为代表,以四位数字表示的有国产胶片、柯达胶片及富士彩色片。富士黑白片以五位数表示。而阿克发胶片是以三位数代表。

(1)我国化工部颁布的胶片型号统一编排规范

A胶片的规格——宽度:

2 — 32mm
5 — 35mm
6 — 16mm
7 — 8.75mm
8 — 8mm

B胶片所属类别:
0 — 无涂层胶片
1 — 银盐黑白片
2 — 多层彩色片
3 — 染印法胶片
4 — 银漂法彩色片


C胶片的种类:
0 — 牵引片
1 — 负片
2 — 翻正片和浮雕片(染印法用片)
3 — 翻底片和平板模片(染印法用片)
4 — 正片、空白片和字幕胶片
5 — 声底片
6 — 反转片
7 — 反转复制片
8 — 特技摄影专用胶片

D胶片型号:表示胶片换型。

(2)柯达胶片型号编排规范
例如,柯达胶片5247即表示该胶片为35mm彩色负片(底片);5249则为5247—35mm彩色负片的换型。

(3)富士胶片型号编排规范

彩色片为四位数,黑白片为五位数。


富士彩色胶片型号编排:
例如:8511—35mm彩色负片
8521—16mm彩色负片
8816—35mm彩色正片

富士黑白片型号编排:
例如:71161—35mm黑白负片
72327—16mm黑白正片

(4)阿克发胶片型号编排规范
阿克发胶片为三位数,对35mm和16mm没有一定的代号。

除上述的型号编排规范外,在胶片包装标签上常用的标记还有:

EI —胶片乳剂面朝内卷片

EIA —胶片乳剂面向内,A型卷片方式(指单排孔胶片的片孔位置,图1-5-5)
EIB —胶片乳剂面向内,B型卷片方式
EO —胶片乳剂面朝外卷片
EOA —胶片乳剂面向外,A型卷片方式
EOB —胶片乳剂面向外,B型卷片方式
MB —磁道涂布在胶片片基面
ME —磁道涂布在胶片乳剂面

上图是柯达胶片的片盒标签。其中乳剂号是指在胶片加工中,为每一批乳剂编定的号码。不同批的乳剂在其照相性能上有可能存在微小的差别。

轴号是为胶片在涂布加工后,还未裁切前,按一定长度编定的号码。由同一轴胶片裁切出的胶片独具有同一轴号,其照相性能基本一致。因此摄影师在拍摄时,一般愿意用同一乳剂号和同一轴号的胶片。但在现代胶片制作技术中,这种差别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胶片成像原理

黑白影像形成的原理

在化学元素中,由于氯、溴、碘元素的化学性能相似,因而被归并在同一族类,该族类称作卤族,它们与银元素的化合物统称为卤化银。卤化银具有感光的性能,在受光照射后,可以形成银的影像。在胶片的乳剂中使用的主要为溴化银,它是由溴离子和银离子化合后形成的结晶体,呈一定大小的颗粒状分布。

上图为一个理想的溴化银晶体,溴离子和银离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规则的正方体。但是,实际的晶体并非是这样规则的正方体。由于制造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乳剂中的溴化银颗粒,无论从外形上还是从内部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这些颗粒的外形呈三角形、六边形或圆形等形状,内部则有错位、点阵缺陷和其他一些杂质,如下图。

下面我们用一个溴化银颗粒来说明它的感光过程。

在下图中,以三角形代表一个溴化银颗粒。左端第一个三角形中间有两个小黑点,它们代表晶格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杂质、扭曲、错位和点阵缺陷等。晶格中的这些部位是最薄弱的环节,它们在遇到光线照射时,是最敏感的,即最先被感光的地方,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感光中心”。

溴化银颗粒在被光照射后(曝光后),分解作用首先从这些感光中心开始。银离子开始被析出,感光中心随之扩大,从而形成比感光中心大的金属银斑点,这些斑点被叫做“显影中心”。

显影中心在遇到显影液时,逐渐扩大,直至最后使全部银离子析出,整个颗粒还原成为金属银颗粒。

在定影液中,金属银颗粒保持不变,而没有被曝光因此也没有被还原的溴化银颗粒则被溶解在定影液中,并经水洗后脱离了胶片,这样胶片上就只留下了经曝光和还原(显影+定影)后的银影像。

上述成像过程可以用一个文字公式来表达:
感光后的卤化银+显影剂→金属银+显影剂氧化物

一个卤化银颗粒的感光过程如此,无数个也如此。所以,当由溴化银颗粒组成的黑白胶片,等到乳剂层被曝光和冲洗后,就会形成由金属银组成的黑白影像。影像的影调与原景物相反,即光照强的地方,生成的金属银多,影像的黑度就深;反之,光照弱的地方,生成的金属银就少或基本没有,影像就浅淡或基本无影像。下方两张图表示了这一黑白影像的形成过程。

当用此底片印制拷贝时,光线是透过底片再到达生胶片上的。因此,胶片黑度大的地方透过的光少,而黑度小的地方透过的光多,这样就将底片成像过程中颠倒过来的景物亮度又还原成与原景物亮度一致的影像。

彩色多层片的成像原理

彩色影像与黑白影像在感光机理上是相同的,都是因为乳剂层中的溴化银颗粒的感光性能而捕捉到景物的光信号。不同的是,在胶片上最后形成的影像,对黑白片来说影像是由金属银构成的,而彩色片的彩色影像则是由染料组成的。为了说明这一点,首先需要了解彩色胶片的结构。

(1)彩色多层片的构造
我们现在使用的彩色多层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制成功的。下图为它的剖面结构图。

彩色多层片将感光乳剂分为三层,在其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增感剂,使三层分别对红、绿、蓝光感光,而对其他两种光不感光。同时在三层感光乳剂层中,还加入一种称作成色剂的化学物质。感红层加入青成色剂,感绿层加入品红成色剂,而感蓝层加入黄色成色剂。实际的彩色胶片的层数比三层多,因为三层中间还有隔离层等。不同的片种,其层序也不一样。一般层数可达五到六层,多至九到十层。每层中的化学物质也比上述的多。

(2)彩色影像形成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在黑白片的成像过程中,是溴化银经曝光、冲洗后,生成金属银的影像。在彩色片的各感光层中,同样是溴化银在起感光作用,只不过感红层是在受到红光的光照时,其中的溴化银显影中心才形成;感绿层是在受到绿光照射时,其中的溴化银显影中心才形成;而感蓝层则是在蓝光照射下,溴化银显影中心才形成。

当形成显影中心的溴化银颗粒遇到彩色显影剂时,在金属银析出的同时,所生成的彩色显影剂氧化物会和该层中的成色剂起化学变化,析出染料。此化学变化过程可以用两个文字化学公式表示:

曝光后的溴化银+彩色显影剂
→金属银+彩色显影剂氧化物

彩色显影剂氧化物+成色剂→染料

显然光照强处,生成的金属银多,彩色显影剂氧化物就多,析出的染料也多。反之,光照弱的地方,生成的金属银少,彩色显影剂氧化物就少,则染料析出的也就少。此时在乳剂层中生成了两种影像,一个是由金属银构成的,另一个是由染料构成的。彩色胶片在冲洗加工时,还必须经过一道工序,叫做漂白。其作用是将金属银还原为溴化银,使其在定影液中被溶解掉。这样就只留下染料组成的影像。下两张图中给出了彩色负片和正片的成像过程。从此过程中我们不难悟出为什么在感红层中加入的是青色成色剂,在感绿层中加入的是品红色成色剂,而在感蓝层中加入的是黄色成色剂。

(3)彩色反转片的成像原理
彩色反转片的特点是拍摄后,经冲洗直接得到的就是与原景物色彩一致的画面,而不需要经过底片翻印而成。

它的加工程序与前述不同。参看图1-5-15,感光后的胶片在三层感光乳剂中形成显影中心,经首次显影(黑白显影)后,溴化银颗粒还原成金属银的黑白负像,此时无染料影像。然后浸洗反转浴,对未曝光的乳剂进行灰化处理。然后进行彩色显影,使灰化过的卤化银在还原成金属银的同时生成染料,形成正的彩色影像。接下来进行漂白、定影、水洗、稳定和干燥工序处理。最后得到由染料组成且与景物色彩一致的正像。

小编今天也重温了下大学时期的摄影原理课程,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技术内容,推荐这本书给你。

版权声明

选自后浪电影学院031《影视技术基础》

主 编:李念芦
编 著:李 铭 王春水 朱 梁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