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传说 1999年5月27日,台湾邮政总局发行专401《中国古典戏剧——明代传奇》邮票1套4枚,其中第1枚“浣纱记”表现范蠡初遇西施的情景(见图)。范蠡即“陶朱公”。 陶朱公传说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Ⅰ-42,山东省定陶县申报。 范蠡,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市)人,越为吴败后,随越王勾践赴吴为质三年,返越后助越王灭吴,功成后以勾践其人不可与共安乐,遂到山东定陶经商,改名“陶朱公”。传说主要流传于山东定陶等地区。相传陶朱公善理财,乐散财,被奉财神爷,《史记·货殖列传》等记载有他从事经商致富的史实,因此有《经商十八利》《经商十八忌》《陶朱公造秤》等传说,誉为经商之宝。后人又将陶朱公的出身来历、处世理家等加以发挥和充实,演绎出《陶朱公名的由来》《猗顿拜师》《情人眼里出西施》《陶朱公考子》《真金琉璃聚宝盆》《红鸡蛋》《笆斗》等传说近百个。当地的范蠡湖、养马场、白土山、养鱼处、陶朱公墓等遗迹与传说也有着渊源联系,而陶朱公庙深受百姓崇拜,祭祀者多以求富而来。 传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陶朱公的经商理念和为人哲学,体现人们发家致富的愿望,成为定陶乃至鲁西南一带特有的风土人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