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贝多芬”丨钢琴家阿凡纳西耶夫讲述自己与贝多芬的故事(1)?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3-26
“Je suis Beethoven”
2016年下半年,钢琴家瓦莱里·阿凡纳西耶夫来华演出,掀起一股火云邪神旋风;阿凡1947年9月8日出生在莫斯科,是当今在欧洲大陆最有影响力的钢琴家之一,同时还是一位作家与指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出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很早就被莫斯科音乐学院录取,师从莫斯科音乐学院四大钢琴巨头聂高茨的弟子,第二届肖邦大赛金奖得主扎克,但后来扎克因政见不同被克格勃谋杀后,他被另一聂高茨高足世界著名钢琴家吉列尔斯招致帐下。去年是大师首次来到中国,在京沪穗三地演绎贝多芬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和『热情』,这位个性自我的钢琴家在Sony录制的一张唱片中用了“Je suis Beethoven” ——《我是贝多芬》的标题,让人不禁好奇,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钢琴家(他还说过我是莫扎特,这么看,他弹谁就是谁咯?这倒符合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的解释学观点:要按照作者的本意理解作者!恰如下文所言:我在准备曲目的时候,首先是严格忠实作曲家的原意!)。录制这张唱片时有这样一段视频,阿凡纳西耶夫自己讲述他与贝多芬奏鸣曲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由于视频只有日语字幕,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听译,中文如有表达不准确的地方请见谅!文章转自意象文化博客)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演奏了他(贝多芬)所有的奏鸣曲。(虽然)我可以演奏(贝多芬)所有的奏鸣曲,但可能在某个时候我意识到我真的不能把这些作品诠释好。所以我不得不选择(割舍),因为这并没有正确的反应出我所希望讲述的故事,讲述出我的过去,我的文学灵感,其实是讲述我所有的故事,我的爱,我的友谊等等。

我从法国搬到比利时,现在我有一个房子,我有一个花园,我有一只可爱的猫。在过去两年里,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必须反映在我所做的事情里,你知道,我不能被动地思考他们。或者说:“好的,就这样吧”,就像歌德说的那样『光有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去行动』。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必须采取行动,我必须弹钢琴,我必须写作,我必须作出应对,无论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这是我的方式,通过弹琴和用英语、法语写作。所以,这是我的生活方式。

再次,我所做的一切都与我的人生,我的身体,当然,还有人类的智慧,我想。我认为所有事情,无论做什么,首先应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或是我身外的事,我不会去做。所以,现在(贝多的这套作品)它已经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了。

这不是某个决定,是的,我没有对外演出过(这套作品),或许该是时候了。不,完全不是。突然间有种迫切感,我无法抗拒也不该抗拒的迫切感,就是这样,就这样发生了。我已经在五六年间做了许多的生活记录,那么我觉得改变一下很好,因为要知道,我喜欢改变。当然,我不是贝多芬,因为他一直是内在的改变,没有从一间公寓搬到另一间,而是,我可以说,他多数住在维也纳。当然我没有他那样富有,但有时我会做某种形式的外部改变,因此有了许多,非常多的经历以及感受,就像这次在录制中我经历的与我在舞台上感受的很不一样。其实这是一次很丰富的经历,每个表演者的任务就是捍卫音乐,珍视音乐,保护音乐,呵护音乐。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交流,吉列尔斯说的很好,我或许从别人那里借鉴这句,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艺术就是抵抗”。这不是一种沟通交流,只是去交流,或你想要征服世界,征服全世界的观众。不是,我不想征服任何人,我不想去交流,向愚蠢妥协。这个常用限定词,知道的本能,尤其是愚蠢和死亡,要用一切方法去反抗。无论何时我去演奏,无论何时我去写作,这就是种反抗行为的体现。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