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省152个县市区地名由来

 阳夏书院 2017-03-26

 河南文化源远流长

每个市,每个区,每个县的名字

都有其独特的由来

下面就跟着小编

一起来涨知识吧~

郑州市

河南18地市152个市县区地名由来 知道一半是大神

郑州: 源于春秋之郑国。

新郑市: 古郑国由陕西郑县搬迁至此,得名新郑。

惠济区: 惠济区名字具有美好深刻的字意与内涵。

金水区: 金水区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从西往东贯穿全区的金水河而得名。

中原区: 中原区的前身就是郑州第三区。

二七区: 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得名。

管城区: 因是古管国都城和今天回族聚居地,故有此名。

上街区: "上街区"名,沿自"上街火车站"名,而"上街火车站"名,又源于"上街村"村名。上街村属峡窝镇地域。

巩义市: 西周、春秋时,巩为巩伯国。战国,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巩县。巩县以 "山河四塞、巩固不拔" 而得名,历代因之。

新密市: 在西周灭商之后是密国和郐国所在地。密国是以密山为名,密山以"密"为名,是因为这里山的形状像座宏大的殿堂,古代山形如堂者称为"密"。

荥阳市: 郑州市西部的荥阳市在远古时代濒临黄河,曾是一片沼泽地,名为荥泽,或称荥波。古人在荥泽向阳的高岗上群聚为生,建起了荥阳城。

中牟县: 今中牟县境在西周时名莆田,是周天子打猎的地方。战国时期,莆田又名梁囿。囿是古代饲养禽兽的地方。

河南18地市152个市县区地名由来 知道一半是大神

金水河:金水区因此得名

河南18地市152个市县区地名由来 知道一半是大神

二七塔:为纪念二七大罢工修建

周口市

河南18地市152个市县区地名由来 知道一半是大神

周口: 因周家首先开辟渡口得名。

川汇区: 因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处而得名。

扶沟县: “扶沟”一词的来历据《读史方舆纪要开封府》记载,因县境内有扶亭和洧水沟,各取一字合称扶沟而得名。

太康县: 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因阳夏县有太康陵而更名为太康县。

鹿邑县: 在西周时期,黄河流域还是鹿的栖息地,那时现在的鹿邑县域草茂林密,常有鹿群出没其间,鹿群相呼,鸣声不已,故其地最早称为鹿鸣。后来,在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鹿鸣改称鹿邑。

郸城县: 隋朝开皇六年首次在今郸城县域设郸县,到了唐朝撤去县的建制,分归鹿邑、真源和项城县。郸县的老县城后来建了城墙,就叫郸城集。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置了郸城县,郸城集就成了现在的郸城县城。

【责任编辑:张怡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