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辞官次数最多的官员 123份辞呈均不获准

 小天使_ag 2017-03-26

李廷机为官清廉,挨了几个月骂就扛不住了,打算辞职。他先把房子卖了捐给穷人,让一家老小卷铺盖先走,自己跑到庙里住下来。

历史上的官员下台只有两条途径,一个是自己辞职,另外一个就是被皇帝免职。然而在明朝却有这么一位仁兄,采取的是第三种特殊途径,他就是李廷机,历史上递交辞呈最多的官员。

话说他从小就是名勤奋好学的好孩子,后来在全国高考中更是高中榜眼。不过可惜的是他所处的年代,是整个大明朝历史上最难对付的皇帝执政时期,万历年间。

众所周知,明神宗万历比起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和朱棣有一个更为可怕的武器,那就是懒。从公元1586年开始,他就罢工了,这一罢就是三十多年。期间无论大臣采取什么方式,他就是不上班,不办公,不见众臣子,可官员毕竟是下级呀,总不能跑进后宫将这位皇帝给拖出来批斗一番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大明朝的情况是一天比一天糟糕,最明显的一个情况就是“人滞于官、官曹空虚”,也就是官员的任免工作大面积瘫痪,该升的不能升,该退的不能退,该补的不能补进来。

李廷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开启了他的仕途。他为官清廉,早在南京任职期间就曾严厉打击各种乱收费的现象,同时鼓励经商,将当地的商品经济重新振兴了起来。后来负责浙江会试期间,严肃考风,为朝廷选取了一大批非常不错的高素质人才。最后调入中央礼部主管工作的时候,还想尽办法为手下谋福利,通过高福利来促使他们廉洁奉公。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大善人,只要是碰到生活困难的人都会仗义出手相助。此外,他对当时京城内的公共设施建设也十分的上心。估计是平时慷慨过了头,以至于最后退休时自己是一贫如洗。

或许正是他的这份清正廉洁感动了我们的懒虫万历,不久后,他就获得了提拔,进入了内阁工作。按道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十分值得开心和高兴的事情,但李廷机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当时中央九部全部官员满编应该是31人,结果空缺却达到了24人,这还不算下面跑腿的一些小喽啰。这就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是拿着一个人的薪水在干着两个人的活。

更为难办的是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奏折从全国各地送来,等着万历批阅,但懒惰的万历根本就不瞧一眼。工作难干也就算了,可恨的是当时的东林党已经成了气候,他们一心想让李三才和郭正域做首辅,于是这帮人就整天的写奏折,泼口水。李廷机不像万历那般脸皮厚,挨了几个月骂就扛不住了,打算拍拍屁股辞职走人。为了让皇帝看到自己辞职的决心,他先把房子卖了捐给穷人,让一家老小卷铺盖先走,自己则一个人跑到庙里住了下来。

接着就开始递交辞呈了,他知道万历的懒惰,一份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就接二连三的先去了5份,结果万历没反应。他不气馁,又去了5份,还是没有反应。这下他火了,又接连递交了50份,他就不信这个邪。就这样,可怜的李廷机在破庙中整整住了5年,递交了123份辞呈,结果还是没有得到皇帝的任何批复,反倒是落了个“庙祝阁老”的绰号。

最后李廷机崩溃了,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自己将自己给解雇了,自作主张跑回了福建老家。幸运的是万历连追究都懒得追究,任由他就这样去了。四年之后,穷困潦倒的他病逝,此时的万历罕见地勤快了一次,赐赠他少保头衔,谥“文节”。

接连递交了50份,他就不信这个邪。就这样,可怜的李廷机在破庙中整整住了5年,递交了123份辞呈,结果还是没有得到皇帝的任何批复

最后李廷机崩溃了,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自己将自己给解雇了,自作主张跑回了福建老家。幸运的是万历连追究都懒得追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