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小说里面藏有这些跟钱有关的秘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啊

 茂林之家 2017-03-26

江湖也是经济社会

看到《金庸笔下的经济学》这本书的书名,可能有读者会发出疑问:“金庸武侠小说和现代经济学扯得上关系吗?!”

当然扯得上关系,而且关系还非同一般。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我们所知的就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文学、风土人情、医卜星相、琴棋书画、算术韬略,等等,还有我们不曾注意到的,经济学。

韦小宝——金书诸多男主角中最另类、最反侠的一位——就是个天才的经济学专家,可以说是“不学有术、无师自通”!在他还是儿童时,就知道了劳务付出和应得报酬的关系,待其成人,更是将价格歧视、炫耀性消费、效用最大化等经济学理念运用得炉火纯青。韦小宝不仅是江湖奇人,更是一位商战奇人。

金庸小说里面藏有这些跟钱有关的秘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啊

金庸的“十四天书”(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有9部牵涉具体的时代背景,即《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时间跨度从北宋、南宋、元、明到清朝。在这些具体的时代中,多处反映了历史上的经济学事件。

《天龙八部》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北宋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之后,金庸对王安石变法的效果并不认可,认为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郭啸天、杨铁心二人为避战乱,从山东移民到浙江,是当时千千万万难民的一个缩影。这些遗民背井离乡,投奔安全、富庶的南宋,亦可视为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标志。至于元朝末年的“开河变钞”,因为治理黄河缺钱,元朝政府不顾经济规律,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民怨沸腾,最终引起了席卷天下的红巾军大起义,朱元璋、陈友谅等豪强登上历史舞台。

金庸小说间接地反映了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同时小规模的个人经济活动更是穿插于十四本金书而屡见不鲜:耶律洪基一沦为人质,就懂得拿钱赎身;萧峰有钱买人参的时候就绝不会去抢;戚长发要买昂贵的新衣服,只能卖了自家耕地的大黄牛;韦小宝一掷千金,敢花四千两银子买珍珠;张无忌为求演戏逼真,会和少林和尚就打工价格讨价还价;龙门镖局、镇远镖局和飞马镖局替人保镖,都要收取一定的佣金;豪放的小郭襄会变卖银钗请路人喝酒;更不要说卖馄饨的何三七,卖烧饼的吴道通这样的职业小商人……

金庸小说里面藏有这些跟钱有关的秘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啊

金庸的每一部小说,都涉及商业贸易行为,江湖世界也是世俗社会。我们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小说人物完全不懂经济学,会怎样呢?金庸也写过相关例子。

比如说著名的“张家口郭靖遇黄蓉”桥段。刚刚踏上社会、完全不懂经济行为的靖哥哥待人真诚,一桌饭请了19两7钱4分银子,约合今日的两万元人民币;再比如也是完全不懂经济行为的小龙女,第一次出了古墓后和杨过失散,肚子饿了在店铺里拿饭就吃,完全没有付钱的概念,闹了不少笑话。

郭靖也好,小龙女也罢,这两个会“左右互搏”绝技的淳朴的人,日后都逐渐地了解了经济行为,适应了现实社会。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既然要生活在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不可避免地会接触经济活动,这是躲不开的规则,是另一种方式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且看,韦香主给青木堂的兄弟们一次性散发了3 500两银票的福利,樊纲、高彦超等江湖汉子穷太久了,突然天降大奖,“各人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这是非常有趣的一处伏笔,相信青木堂兄弟的欢呼也是发自肺腑的,是真正的喜出望外。

金庸小说里面藏有这些跟钱有关的秘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