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时期被忽略的一个纵横家!

 昵称413468 2017-03-26

说到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首先会想到苏秦、张仪。然而战国时期,纵横家并非只有他们二人,与张仪同一时期的公孙衍也同样被后世称为纵横家。

战国时期有个特点就是好多人的生卒年都不详,导致只能通过历史事件来推测他处于什么时期。公孙衍和张仪一样也是魏国人,同样因在魏不得用而先效力于秦。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谋划向魏国的河西之地发起攻击。河西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只有占据河西,才能走向中原。经公孙衍领兵出征,斩首八万,俘获魏国主将龙贾,拿下河西之地。经此一役,魏惠王无奈,重金贿赂公孙衍,促秦魏两国和好勿战。

>

就在这时,张仪来到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此时四面受敌正是伐魏良机。公孙衍因收受好处建议先行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张仪继续进言秦惠王说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

公孙衍来到魏国,先拉拢齐楚合力抗秦,张仪软硬兼施,一边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一边拉拢齐楚两国,破解了三国合纵。随后公孙衍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此法遭到齐、楚两个大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为了拉拢魏国,楚国打算废掉魏国现任太子,立在楚国的魏公子为太子,还派兵攻打魏国,占领了八个城邑,合纵再次遭到失败。

后张仪到魏国任相国一年便病死,公孙衍被任命为魏国宰相,再次主张合纵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国兵马联合攻打秦国。但由于各国君主各有打算,实际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结果兵至函谷关不堪一击,一战而溃。魏国遭到重大损失,转向秦国求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秦国乘胜攻赵,齐国也落井下石趁机攻赵。赵国连遭惨败,损兵8万多人。“五国伐秦”宣告失败。

公孙衍一再失败失去了魏襄王的信任,便向魏襄王建议请齐国公子田文(孟尝君)接替自己的相位,魏襄王同意后,公孙衍则去韩国当了宰相。这样,公孙衍为韩国宰相,田文为魏国宰相,又取得齐国宰相田婴的支持,新一轮的合纵运动在酝酿当中。

秦惠王为此深感不安,决定发兵攻打韩国。韩国明显不占优势,盟国也无人相救,两军相持一年多,韩军被打得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只好逃走。

公孙衍虽多次组织对秦国的进攻,却几乎均以失败告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策略是错误的,而说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合纵策略。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他不仅注重联合东方各国,甚至把秦国西方的小国义渠,也拉进了合纵伐秦的同盟。

人们通常认为,苏秦和张仪为政敌,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彼此相互攻击,为同时之人。《史记》和《战国策》都是这样记载的。但是,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有学者依据此书考证认为,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当张仪在秦国当宰相时。苏秦还是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张仪真正的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策略的倡始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