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房不如买股票,逃生速度差异巨大?

 道2和 2017-03-27


所谓资产泡沫:是指资产价格虚高;

所谓价格虚高:是指价格高得违反了经济规律;

所谓经济规律:是指价值决定价格;

所谓资产价值:是指附加在商品上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也就是说,在手工作坊年代,打造一支钢笔需要15个人工,假设15个人工一天的生计至少需要750元,那么这只钢笔的价值起码值750元。而如果这15个人出去装修一天可以赚1500元,那么这只钢笔的价值也应该是1500元。如果价格和价值偏离太多,比如过高,卖到15000元,那么会引发更多人做钢笔,会将价格拉回到合理。所以,当钢笔卖到15000元时,我们就可以说,出现了泡沫。


后来,技术大发展,出现了现代工业,有了流水线,一个钢笔生产厂每年可以生产100万只钢笔,一年成本费用合计1000万,这时,钢笔的价值就下降了,只有10元多,这时如果价格100元同样出现了泡沫,会吸引很多人开厂生产钢笔,供需规律会刺破泡沫。


类似的,郁金香为什么是泡沫?因为附加到郁金香上的劳动成本远远低于一直郁金香的售价,会导致更多人培养郁金香,只不过需要时间,时间差是泡沫得以存续的空间。情人节的玫瑰、以前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也无不符合这种规律,只能是脉冲,无法持续。


股票也有泡沫,当一个公司每年盈利只有100万,且看不出未来有多大发展空间时,很多人不会愿意花超过1000万来买这个公司,因为同样的1000万,开几个理发店可能盈利更高。考虑到一半上市公司并不能将所有盈利拿来分红,10倍市盈率应该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估值水平。


住房本来也应该符合同样的规律,除去土地,开发商建一座楼,假设每平方米成本2500元,那么2500元+合理利润500元+土地成本应该就是房屋价格。高出太多,应该就属于泡沫。不过,房屋的成本要素并非全市场化的,其中的土地是政府垄断,王府井的地皮可以按楼板价每平5000元卖,也可以按5万卖,甚至可以卖15万,关键看有没有人买。所以,在生产要素并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研究是否存在泡沫,其实已经是一个伪命题。


不过,泡沫似乎还可以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考察。海淀的房子是可以卖10万一平,只要觉得值得的人比供应量高,就不存在泡沫。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可能觉得学区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发现孩子能否考上清华北大,和义务教育水平的相关度并不特别高,或者发现其实名校和幸福相关度并不太强,如果这种意识占据了主导,可能会打破10万元这个平衡,泡沫就开始存在了。


现在的一线房产,从性价比方面看,我个人觉得还是存在泡沫的,因为月薪2万本来可以在二线城市生活得非常滋润,到了帝都却只能做一辈子房奴。不过有些人就是喜欢配套设施带来的方便感,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不同参与主体对性价比有不同标准。至于要不要投资,我觉得还是得问自己,如果按你的标准觉得这个房子还便宜,投资帝都房产也未尝不可,但如果你觉得性价比不好,只不过猜想别人未来会给你更高兑价,那么最好还是冷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训还是要牢记。我一直强调投资要不忘初心,要买自己喜欢的,而不是预期别人喜欢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承担下跌,你才能卖在高点。如果你买了房子就天天睡不着,总想着会不会跌,那么你肯定赚不到多少钱。


最后,我觉得投资房地产不如投资股票,投资股票,我觉得10年5倍是可能的,但投资房地产,我不敢想象现在10万一平的房子十年后能卖到50万一平。可能你会说投资房地产可以上杠杆,不过万一十年后还是10万,你这个杠杆可是上得有点惨。何况,股票也可以上杠杆。还有,买股票最大的好处是流动性,可以随时兑现,这一点要比投资房地产好多了,有价无市,我体会了5、6年。甚至散户也有资格嘲笑大股东。大股东虽然可以控制上市公司,不过一旦行业转坏,他们的套牢很难摆脱,而我们只要看到苗头不对,立马拍屁股走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