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时代,7类“努力工作”的老师也将被淘汰!

 未来刚刚发生…… 2017-03-27

小编说

互联网+时代,教师的很多努力都成了无用功,以前费时耗力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如今已变得轻而易举。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努力工作”的老师也将面临被淘汰!那么,哪七类老师即将面临“淘汰”危机?“互联网+教育”下老师又该“+”些什么?


未来哪7类老师面临淘汰危机?

 

1

被动接受

而非主动拥抱新技术的老师


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里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

 

作为教师,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坚守在固有传统的经验上,那么,就会被自己的学生和先进的技术远远地抛在后面。于是,今天,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

 

2
不懂得终身学习的老师


“互联网+教育”对于教师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日前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

 

这意味着不与时俱进,就真的“Out”了!

 

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许锡良教授就曾撰文指出:


互联网时代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

 

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教师。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

 

如今,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无论是哈佛大学的课程,还是一线科研的成果;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线上答疑、讨论;无论是身处著名的大学城,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沟,都能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学习。

 

“互联网+教育”,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变成了现实,同时也为教师开启了不断深入学习的大门。

 

3
停留在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老师


互联网时代,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何更接地气地与学生交流,如何更具时代感地“润物细无声”呢?

 

已经开博8年多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谢谦表示,“希望通过博客给学生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传递积极、快乐、阳光的生活理念,让它成为课堂的延续。”

 

其实,“互联网+教育”不仅在于可以实现教学信息和内容的远程传输和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全方位的双向互动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

 

教师借助互联网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通过虚拟学习社区、在线社区,和每个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密切的互动和交流,这也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需求。

 

在北京市某中学,基于社交化的理念,学校构建了“亭”“室”“台”等虚拟空间,分别提供答疑、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浏览等功能。

 

在平台上,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等各类角色以学习为中心,以数字资源和互动话题为载体,以社交化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了“资源和社交”互动生态系统。

 

同时,平台还提供了积分、反馈、标签等功能,有效增加了用户对系统的黏性。目前,学校2000多名师生开通了个人空间。

 

4

只传递知识

而不会设计学习过程的老师


资源足,带宽够,而当这些物质条件具备之后,还需要一批会用的人。

 

在日前举行的多个学校教学信息化研讨会上,国内外的专家都提到了一点: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变化开始变得复杂。那么,“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该如何转变角色应对挑战呢?

 

传统课堂的主宰是教师,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学多深、学多快、学多少都由教师掌控,学习者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

 

真正的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能掌控学习的内容、时间、程度、进度、方式和节奏。

 

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视频传至网上,学习者何时看、在何地看、何时进、何时退、何时停都由学习者自己掌控,他们可以在任何不懂的地方暂停、重播。

 

学生可以独立地,随时随地、随意地,一遍又一遍地访问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了“按自己的步骤学习。”

 

当学习可以被自己掌控时,自主学习就真实地发生了。

 

站在教师的角度,谁都希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具体的教学或者活动中,顺带“搞定”了知识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副教授郭文革说:


“教学活动是重中之重,而教学活动的设计依赖于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教师不单是讲课,要变身'设计师’。”

 

5
不善于教学时空设计的老师


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天文馆里,关上灯,抬头看,一个无垠的“星际世界”便展现在了你眼前,似乎触手可及。

 

这种虚拟再现必将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伴随好奇心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是什么星系?那个星球叫什么名字?星球之间是如何和谐运转的?主动发问的过程,伴随着主动探究,创造能力在不经意间养成。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打破传统“教室”理念,使教室不仅作为一个学习场所,更成为一个记忆空间。

 

他们开设有提升学生艺术能力的“云展馆”——利用“虚拟成像”“增强现实”等技术对优秀学生书画及手工作品进行展出;

 

开设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vava实验室”——利用现代信息媒体技术将自然学科的学习内容立体化、全方位地呈现给学生;

 

开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彩云阅读”——自主借阅一体化的便捷手段,同时将借阅数据的统计,阅读新书的推荐,优秀读后感的分享经彩云阅读平台推送给学生……

 

6

只会教给学生标准答案

而非多维度探究的老师


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获取知识和寻找“答案”的途径、方式有很多,在这样的时代,如果还卡住“标准答案”不放,则将毁掉孩子的创造能力。

 

某重点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


其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一种跟其他三种不同的动物。

 

学生和家长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小鸟,因为只有鸟有羽毛、还会飞;有人认为是蜜蜂,因为唯有它是昆虫,而且只有它尾部有刺;更有人认为是兔子,因为只有兔子长着长耳,它还是其中唯一进入十二生肖的一位;校方给出的标准答案是熊猫,其理由为,它是唯一须由动物园饲养的国宝级动物。

 

这类题本来具有良好的益智和启迪功能,如果出题人让孩子做出自由回答,并给出理由,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逻辑,没有偏离常识,教师即判为正确,此为值得推广的好题,而一旦遭到“单一标准答案”的限定,这道试题的价值就变了味。

 

其实,在西方的语文课里,除了拼写和文法等“硬件”有单一标准外,所有的思考题、智力题、作文、社会调查、课堂讨论等“软知识”,都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开放。

 

7

不懂得用创造性的方式

解答学生“难题”的老师


众所周知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原本只是一个大学生,接到七年级表妹的求助:有几道数学难题不知何解。他随即通过雅虎通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和电话,帮表妹解答了所有问题。

 

为了让小妹妹听明白,他尽量说得浅显易懂。很快,其他亲戚朋友也上门讨教。

 

一时间,他忙不过来了,索性把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放到YouTube网站上,方便更多的人分享,视频很快就受到了网友们的热捧。

 

有人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如果说学校是苗圃,孩子们是种子,那学校则应该是多样化苗圃,为学生多样化发展给足养分。要有不同的土壤,则会“长出”不一样的个性。

 

萨尔曼·可汗是一位典型的以创造性的方式解答“难题”的“学生”;之后的网络分享,更让他名声大噪。


比尔·盖茨说:“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

 

互联网给教师带来了哪些新的压力?


“互联网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却使教师感觉压力更大。”

 

老师们,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在网上一项调查中,有一半的老师都表示互联网让自己“压力山大”。


网络调查显示:

 

35%的教师认为互联网时代工作负担加重;


30%的教师表示,自己虽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教学思维方式仍属传统;


2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信息化技能亟待提升;


另有14%的教师认为因为和学生及家长的联系增多,导致私人空间变少。

 

一位参与调查的教师说:“充分利用互联网,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具备完整的知识架构,才能流畅打出具有创新意识的组合拳。”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压力变小了吗?

 

在另一项调查中,了解教师们“触网”的情况,(近6000人次参与了投票)

 


调查显示:


88%的教师表示愿意在课堂教学上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便利。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比例占49%


经常使用QQ、微信、在线课堂等途径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比例占26%


另有42%的教师通过微信或QQ和家长进行沟通。

 

教师群体对信息化教学使用熟练吗?

 

14%的教师表示可以非常熟练地运用,43%的教师能熟练运用,40%的教师表示只会基本操作。

 

一位年轻教师说,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使用信息化技术的频率非常高,“我们的困惑更多来自于调控、把握课堂的能力”。

 

教育不能忽视新工具的发明与运用,同时又不能为工具所牵引而忘了教育自身,如果互联网使用者的教育思想理念没有改变,即便加上了互联网,也未必是教育的良性改变。


教育从业者只有从精神上领会了互联网的精髓并依据教育的特性和需求使用互联网,才能有效避免互联网这个新瓶装落后的教育旧酒。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未来教师们需要“+”点什么?

 

1
“+”点包容



以开放心态看待互联网+教育的时代。



互联网教育时代,网络资源的便捷性与丰富性不言而喻,而这些优点最终都成为学习中强大的力量。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各科的电子作业,进行快速的数据分析,一个学生的各学科学习能力图,立即生成啦!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在平板上的答题进展,随时知道哪些问题成了学生的难点!

 

在线教育、MOOC、电子书包……也都会得到更广阔的开展。美国、韩国、新加坡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例如,美国推出一个比较有智慧技术含量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可以生成27亿条个性化学习路径。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老师们怀有一颗包容的心吧,不要拒绝,不要恐惧,大胆地让孩子去接触网络,也让自己去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吧。

 

2
“+”点新意



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力量。



互联网时代的课堂仅仅是充满未来感的教室和先进的硬件设备吗?

 

错,更重要的,是教师们的创意!

 

上海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三百字团”栏目,发表学生的作品。出乎他的意料,学生都很爱读同伴的作品。

 

不仅如此,校长、其他教师、家长都能看到这些作品,并会把学生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慢慢的,孩子们以能在微信上发文章为荣。一个老师,结合新技术,创新了他的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熟悉新技术、应用新技术,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是否能使创意与技术“真结合”!

 

3
“+”点真实



从“输送”到“代入”,教师回归真实本性。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


在学生眼中,老师们被贴上了“数学”、“语文”、“英语”的标签,因为老师们往往只见“知识”不见“人”,学生看不到教师最真实的那一面,师生之间的所有交往都发生在“知识”的传送带上。

 

然而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当教师与学生以相同的“学习者”身份出现时,教师必然需要回归真实本性。

 

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


这要求,教师呈现成多的真性情、呈现更多的鲜明态度,才能让教育更生动,成为无法被技术取代的教师。

 

4
“+”点个性



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



“高中的时候就是因为喜欢美术老师而喜欢美术课。”这就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因为老师,爱上这门课,相信这是不少人都有过的体会经历。

 

也许不久的未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成为这一位教师的“个性课程”,并赋予具有这一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而学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内容,更是在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5
“+”点用户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的需求。



“翻转课堂”就是用户思维的一种体现。


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教师讲、学生听)翻转过来,让学习者针对知识点和概念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作为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文化。


要理解学生的需求,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学生的认同,单向的教育是不完美的。

 

同时,教师要有根据学生用户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本事。

 

6
“+”点数据思维



从数据中认识学生。



以前我们也有很多数据,比如平均分、优秀率等,而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挖掘,教师很有可能有能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微观表现。

 

如:他在什么时候翻开书,在听到什么话的时候微笑点头,在一道题上逗留了多久,在不同学科课堂上开小差的次数分别为多少,会向多少同班同学发起主动交流,等等。

 

据了解,北京十一学校的一位老师,就在研发弹幕教学,课堂联网,学生手持平板,随时通过网络发表感想和疑问,同步显示在课件上。

 

课上,老师可以及时调整课程,课后,老师可以根据数据的统计和挖掘,对课堂难点和学生特点进行精确分析,让人大开眼界!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老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学生,学校能够更好地进行决策,教育将变得更加科学。


所以老师们不妨也多点数据思维,让自己能够通过量化的手段,通过数据更加科学地认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