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老刘tdrhg 2017-03-27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湖北宜昌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由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富庶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地理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所夹带的泥沙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冲积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分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后,汉江所带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水网密布,土壤肥沃。大约距今二三千万年以前,长江自镇江以下的河口还像一个喇叭形的三角港湾,水面辽阔,潮汐很强。在潮水的顶托下,长江带来的泥沙大部分被沉积下来,首先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庞大的沙堤。北岸的一条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直达南通附近。这条沙堤以北主要是古代淮河和黄河所输出的泥沙冲积而成的里下河平原。长江南岸的一条沙堤大致从江阴附近向东南延伸,直到金山的漕泾附近,并同杭州湾北岸的一道沙堤相连接,构成一个包围圈,把三角形港湾围成一个基本上与外海隔开,但还有一些缺口与海洋相通的潟湖,这就是古太湖。后来由于顺着沙堤缺口倒灌的潮水和古太湖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陆地不断扩大,古太湖日益缩小,分化成目前的淀山湖,阳澄湖等许多小湖。与此同时,长江的泥沙又在沿海一带继续堆积形成新三角洲。 
由于在地质时期上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较晚加之流域雨量充沛,造成现在平原上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的地理格局。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高邮湖,巢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狭长地带,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平原盛产鱼,虾,蟹,菱,莲等淡水鱼类和水生作物,此外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鳍豚等珍希鱼类。

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带的土壤主要为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而平原大部为水稻土,适合农业耕作。平原地区气候温和,无霜期240-280天,年降水量达 1000~1400 毫米且集中于春夏两季。江南可种植双季稻。平原的粮食和水产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平原盛产稻米,是世界水稻的发源地,其他主要农作物还有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

地理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