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人话 讲二十四史【商朝篇】049、潜伏

 金色年华554 2017-03-27

 好吧,大家等了很久的伊尹和妺喜的故事终于要登场了,不过遗憾的是,料不是很劲爆。

关于伊尹在商灭夏过程中的作用,前面说了,史书向来讲述得讳深莫测,不过大家一致认为的一个观点就是,伊尹没有后来姜太公那样的带兵打仗的本事,但是确实也立了大功,问题是这功劳是什么呢?中国最早的两本历史书(之一),《国语》和《竹书纪年》里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谍战。

根据这两本书的说法,伊尹在夏商之交的时候长时间潜伏在了夏国,并且与桀的宠妃妺喜搭上了线,为汤提供了大量夏朝的机密情报(桀枕边人的消息,应该比较可靠)。正是靠着这些里应(伊尹)外合(对外征战),商汤才最后灭亡了夏朝。

那么问题就来了,妺喜和桀是什么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那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那个如此宠爱自己的国君?

一向花边新闻不断的《竹书纪年》这次同样没错过各路小道消息,按此书的说法,妺喜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单纯的女性的嫉妒。他说桀有一次攻打岷山氏,岷山氏也学着有施氏的办法而献出两位美女,一位叫琬,一位叫琰,夏桀十分宠爱二女,自然就冷淡了昔日的爱妃。于是,出于嫉妒,妺喜和伊尹勾结到了一起。

《竹书》一向以不正经著称,所以这一说法是否靠谱,我们并不清楚。至于《国语》,这书虽然也来路不明,但是听名字就一本正经,而且其行文相对严谨许多,颇有儒家大师之风范,所以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瞎眼左丘明的著作。那么《国语》里是怎么说伊尹这一段的呢?

“史苏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 《国语·卷七·晋语一》

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典型的春秋笔法:桀攻打有施氏,有施氏献上美女妺喜受到宠爱,结果伊尹离开夏国而最终(帮助商朝)灭亡了它:我就是不说这两件事之间的关系,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其中的奥妙,你们自己去参悟吧!

难怪要被冠以左丘明的作者称号。

关于《国语》的这段记载,首先我们要看到其本身是“三次引用”史料,先是作者听说史苏有这个说法,而史苏本人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学家,他也不是亲身经历者,所以他的观点可能也是道听途说的,总之没有个出处。此外,史苏这个人还兼职做预言家,这种半仙级别人物说的话似乎也有些不靠谱。

尽管如此,我从这些史书里看到的是同样身为历史爱好者的前辈们心中的那个和我同样的疑问,那就是:伊尹在灭夏朝的过程中究竟干了些什么?

他总得做了些什么,不然不会从一个“贱人”爬到那么高的位置。或许谍战的说法是真的,也可能是大家无法解释这一历史问题而编出来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反思这么一个问题:既然是编,为何不编些高大上的故事出来?

显然,作为一世师表的伊尹做余则成的事情,怎么说都有些不光明磊落。

或者,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就是伊尹曾经做过的事情,然后通过口头的书面的代代相传了下来。除此外,这个故事里还隐藏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情节,那就是在潜伏的日子里,伊尹和妺喜之间,是否发生了些什么。

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而且这并不是凭空猜测的一件事情。作为一个喜欢夸夸其谈的男人,伊尹是否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骗取妺喜的信任?很难说。那啥从来都是间谍的惯用伎俩,这边是失去烈火的干柴,那边是一开始就别有用心的厨师,两人搅和到一起,难免不让人想入非非,而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后人要隐去伊尹在这场战斗中的角色的原因吧?

然而你要真以为桀就是个二百五的话就大错特错了,事实证明,商族的一举一动并未都能逃出他的法眼,于是不久后,一场危机便悄然降临到了汤的身上,差一点他就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预知后事如何……啊呀谁扔的板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