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闵炬老师:为何蔬菜作物施肥量如此高?【蔬菜卫士报 600】

 我心……飞翔 2017-03-27

一、 原因分析

蔬菜作物的生育特性、需肥特性的不同,高产值的利益驱使,以及长期以来的传统施肥管理措施的局限导致了蔬菜作物远高于大田作物的施肥量。

1
蔬菜的营养特性

蔬菜作物的根系吸收养分能力显著高于大田作物,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蔬菜作物根系阳离子交换量在400~600 cmol kg-1(干根)范围内,而一般大田作物仅为100~200 cmol kg-1(干根)范围。根系阳离子交换量大的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更强,因而蔬菜作物对各种养分元素的需求量一般高于禾谷类作物。此外,蔬菜作物一般为浅根系,其对表层土壤的养分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平衡而充足的养分。

2
长期利益化驱使

截止2008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为5249.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020万亩,产量2.47亿吨,产值6769.71亿元。这一产值远高于普通粮食作物,因此,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回报,农民在生产中普通采用高度集约化蔬菜生产模式。我国从北到南复种指数华北为200%~300%,长江流域为300%~400%,华南则为400%~500%。巨大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必然要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大多数蔬菜非可食部分的养分转化效率较低,因为养分利用率不高。

3
非平衡施肥

无论露地种植还是大棚种植,人们在施肥上大多沿用老经验,习惯使用有机肥料和氮肥或者磷酸二铵,很少施用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而蔬菜生长恰恰离不开这些肥料。随着蔬菜一茬茬采收,养分被大量带出,土壤养分失去了平衡,钾和中微量元素严重缺失,导致各种生理性病害频繁发生大大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产量,农民只能进一步提高施肥量。

二、综合管理措施

1
按需施肥

蔬菜作物一般喜好硝态氮,因而在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类型。此外,蔬菜作物一般需钙、硼、钼较多,在施肥时要注意这些中、微量元素的供给。在蔬菜作物施肥时,要注重基肥,施足苗肥,及时追肥,提供蔬菜作物肥料利用率。

2
合理轮作

适当减小蔬菜的复种指数,进行合理轮作。研究表明,在种植蔬菜5-6茬后,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缓设施菜地土壤退化问题。稻菜轮作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及腐殖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在种植水稻时,不再施入底肥,节约了水稻生产中的肥料成本。此外,科学地安排菜园茬口,可以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危害,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是一项极其重要并且极为有效的农业增产措施。

3
平衡施肥

在蔬菜作物施肥中,要注重合理施肥,平衡施肥。确定合适的施肥量,确保蔬菜施肥的安全性。在生产中,利用配方施肥,以及一些新型的蔬菜营养诊断方法,及早诊断蔬菜的营养状况,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蔬菜的安全生产。

  

作者:闵炬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