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和营养基因检测是如何影响运动和饮食方式的逻辑推理

 bleedingwolves 2017-03-27

前提条件:

基因可以区分每个人的不同,不论是天赋,特征,能力还是性格。
胖人是因为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

因材施教能够发挥一个人的特长。
成就感能够激励一个人坚持一件事。

提问:如何减肥有效且不反弹?

胖是因为摄入大于消耗,那么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干预
第一,减少摄入热量,说白了就是少吃。
第二,增加消耗的热量,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加有氧运动,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消耗热量,另一方面增加肌肉量,从而增加基础代谢率,达到躺着也能收的效果(有点夸张)。



从饮食入手,减少热量摄入,其实并不代表饿肚子,只需要将原有的不良饮食习惯改掉就可以了。


高脂肪食物摄入量减少到总摄入量的30%以内。
很多人认为我已经不吃肥肉了,为什么还是瘦不下来?

原因之一是总摄入量超过总消耗量。

原因之二是因为虽然饱和脂肪也就是肥肉之类的摄入量减少了,但是炒菜的时候放入了很多油,这些油,如要是不饱和脂肪,也包含20%左右的饱和脂肪,这部分脂肪热量同样很高,另外我们食用的瘦肉当中,看似没有饱和脂肪,但是实际上同样含有20-30%的饱和脂肪,其实这部分脂肪已经能够满足我们每天人体所需的脂肪量。如果炒菜的时候油放的多些,脂肪已经超标了。

碳水化合物也是越少越好吗?
碳水化合物可以直接供能,而且大脑供能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当然碳水化合物供能缺乏的时候,会通过脂肪分解的酮体供能,但是长期下去,对身体是有害的,当我们处在饥饿状态的时候,大脑供能的75%是酮体。酮体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导致酮血症,对身体有害。所以碳水化合物要吃,而且是主要供能食物。但是对于碳水化合物的选择确实有区别的。

基因检测分析一个人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如果代谢能力很强的话,不需要担心体内血糖偏高的情况,低GI值食物可以适当加入,但是对于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较弱的人,他的食谱中,如果高GI值的食物偏多,可能会导致饭后血糖持续偏高,长期下来,会导致体内胰岛素功能减退,发展到后来,可能就会成为糖尿病。
所以对于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较弱的人,建议饮食中低GI值的碳水化合物增加,例如一些粗粮,这样对于预防慢病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对于减脂增肌也有益。

增加热量消耗,说白了就是运动!
运动粗略的可以分为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
有氧训练主要以跑步,体操,小重量器械训练为主。这样的训练可以通过摄氧量的增加,消耗更多的能量,心率是摄氧量的侧面反映。所以通过计算心率可以了解一个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无氧训练主要是指短时间内,大重量,快速的完成某些训练,主要是通过ATP供能,副作用是产生乳酸,所以运动后肌肉酸痛,主要是因为乳酸堆积产生的作用。排除的方法是有氧运动和放松。

基因能够区分出一个人是擅长耐力训练还是擅长力量爆发力的训练,所以基于每个人的不同,因材施教能够让人更适应,并且更快的取得进步,激励用户持续运动。
另外关于最大摄氧量的基因检测,能够判断出这个人耐力训练的天花板,如果最大摄氧量十分优秀的话,证明他耐力训练可提高的空间非常大。基于这样的基因检测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跑马拉松,马拉松的上升空间有多大等等。



基于以上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基因指导饮食可以更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并预防慢病的发生;
2、基因指导运动可以让人更适应定制化的运动方式,形成持久的运动习惯;
3、做到以上两点就可以减肥又快有科学,持续,不反弹。

以上言论如有谬误,纯属才疏学浅,不吝赐教,多谢。

另外,二师兄已经很久没有发文了,

从今天开始,二师兄会将自己创业的体会,对产品的理解,以及对二代测序行业的把握整理成文章,和大家分享。

希望伴随着二代测序一起成长的朋友们能够继续支持,如果觉得不感兴趣了,也不要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