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

 昵称32268011 2017-03-27

13世纪中后期,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蒙古,在中原汉地,建立了以中华正统而自居的元朝统治政权。

在北方草原系统的萨满教中,白是吉、善的象征,时人记载“国俗尚白,以白为吉”。蒙古人崇尚白色,同时也崇尚“腾格里”的颜色——蓝(青),这种颜色上的好尚反映在工艺美术上最为典型的就是元代青花瓷。

以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制胎法是元代陶瓷制作的一项主要成就,而其最突出的工艺美术贡献是青花瓷的成熟。在相当大程度上,蒙古族对工艺美术的审美判读是由伊斯兰艺术培养起来的,这对元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青花瓷繁密的装饰带,细致的画风,一些重要的题材都同波斯金属器和彩绘陶息息相通,典型的作品还要以“回回青”做呈色剂,就连以之烧造图案的技术可能也得自波斯。

青花始见于唐代,但唐青花极其罕见,世界范围内流传至今的完整的唐青花瓷只有四五件,而且全部流散海外,目前分藏丹麦、米国和香港。

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而元青花作为青花瓷器的开端,则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胎质幼洁、细白,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独具特色。当时的景德镇陶工在继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

元代青花瓷器款式多样,造型别致,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

元代青花瓷器具有精湛的装饰技法:青花与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以白地青花、蓝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主的几种风格。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题材多样,其中以元代龙纹极具特色。

总之,元代青花瓷器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并影响世界深远。

★好文章要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