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道丨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casgb2006 2017-03-27

中国有一句古语:“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 。这句话的原意,是用来警醒后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它又有什么典故呢?

先说这“一人不进庙”。有人说,这句话里面说的庙,不是寺,中国人的寺与庙是有区别的。寺指和尚尼姑弘扬佛法的地方,供的是弥勒佛,四大天王,释迦摩尼佛,这些都是一身正气,即使一个人去没有问题的。

庙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关帝庙,娘娘庙,土地庙,黄大仙庙,蛇庙,八戒庙,龙王庙。庙里的牛鬼蛇神泥胎各样各色,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确实有吓人的一面,胆子小的人,也可能被吓出病。所以一个人一搬情况下,不进庙。

另一种说法是,庙里阴森。首先看到的那些神像,不是每个神像面容都那么慈祥,也有青面獠牙的,再加上烧香的烟雾缭绕,给人一种神迷感。二是庙里也有极少数恶僧干些欺男霸女,掠人钱财的事。三是还有一些歹人经常躲在庙宇、藏在神像后装鬼弄神,行谋财害命之事。

二人不看井,是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两个人在一块不要看井,因为如果没有第三人在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其中一个很有可能会被另一个心怀不轨的人推下井去。

这里有个典故:有两人同时赶路进京赶考,其中一人比另一人文才略优,还带了丰厚的盘缠。另一人一路上就心中惴惴,怕同伴抢了他的头名,一直有加害之心,于是一路上寻找机会。

路上有一偏僻处发现有一个井台,两人正是口渴之际,他跑到井边,向同伴招手,你看这井水多么清洌,文才略优的那个高兴的跑到井边,伸头观看,不料,无良之人一下把他推进井里溺死。既去了心病,又得了钱财,扬长而去。

还有一种说法是,井边常年积水,易长青苔,两人在井边看容易掉下去,没有第三方作证,很难证明对方不是自己推下去的,平白要受牢狱之灾。

为了免遭无妄之灾,还是小心谨慎一点好。

三人不抱树,说的是三人抱树,就有人偷奸耍滑,就好比那个《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一样。一个和尚提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在一块,就会互相攀比,互相推诿,导致无水可喝。

还有一个典故说,古时候有两人要加害一人,两人就商量好,叫上那个人一起去抬一棵大树干。

这两个人劝那个人去抬前面,剩下的一人中间一人后面。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后,中间之人悄悄的向后颠去,和后面的人同抬一头。而且前面之人还看不着,一段路后,前面的人被压垮,内脏负伤,久了成病,还只当自己是劳累的。

这里说的还是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独坐莫凭栏,说的是一个人不要凭栏而坐,一个人独处,很容易瞎想,如果刚好遇到不顺心的事,旁边也没有人疏导,如果沉溺于瞎想一不小心,或者一时想不开,很容易掉下栏杆发生危险。

另有一说,曾经有一练武之人,武功卓著,但不会游泳。同门师兄弟嫉妒他,欲加害于他,又担心打他不过,但知道他晚上练功之后有倚池塘之栏静思的习惯。

于是这些师兄弟就用锯子,把木栏锯断插好,并用与木栏同色的泥巴糊好。晚上,他练功后倚栏休息,一下翻到了塘里溺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出自洪应明的《菜根潭》。在中国,类似防人的俗语还有很多。“人心隔肚皮,内外两不知”,“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测”等等。

为什么中国人的戒备心会这么重呢?有人说,中国人从漫漫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里,继承下来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谋略。它潜伏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每个物品里,潜伏在我们的语言、神态、手势、思路里。因此中华民族是个善谋的民族。

谋略文化发轫于礼乐崩坏的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在此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化、渗透到中国人基本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里头。一个中国人不必熟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也不会妨碍他变得阴险城府,诡异善变,自如运用各种计策。

有了谋略,就有不道德的因素,谋略意味着争夺,意味着剥夺他人的权利甚至生命以增加自身利益。所谓“阴谋”、“密谋”就是谋的基本特征。这就注定了在竞争方式上,谋并不是公开规则下的平等竞争,而是在潜规则之中的巧取豪夺。

中国在相当长久的历史中,并无真正的法律,取而代之的是位高权重者的意志。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帝王,他的王位本身就不是靠仁义的来的,而是靠阴谋“争”来的。比如唐宗,比如宋祖,比如宫廷里的很多狗血剧。

“争”是谋略思想的基本智慧依据;不争则意味着无能,意味着不战而败,是一种耻辱。在中国懂得争的人历来被视为精明强干,争的计谋则是智慧。

一个社会,利益总量总是有限的。所谓“利益”一般指社会地位,物质财富。你“争”到了,别人就没有了,别人“争”多了,你就少了。所以中国人一生都活的很累,一边要争,一边要防。这个说法还是蛮有道理。

但是在谋略大行其道的国度,人不可能坦诚,因为坦诚者失;人也不可能完全信任,因为轻信者败。

这就造成了谋略文化兴旺的地方,意味着文明规则的无效,那里是没有规则的地方。越是文明化的社会,谋略在文化领域所占比重越小。

严格说来,并不是只有中国才存在谋略现象,但是只有中国人把它大书特书,进而发展成一项专门的学问和流派,才有这么多充满“智慧”的警世俗语。

在谋略心态的仇恨与恐惧之下,不仅道德建立不起来,甚至任何文明的规则与制度,已无法树立权威。

只有在完善的法律、制度、规矩得到真正的执行并主导之下的社会,才是人尽其才的社会,是人与人互惠互利,和睦相处的社会。只有到了人与人之间,没有这么多的算计,没有这么多的防范的时候,那才是中华复兴的时刻。

具体的转载规范如下:

1、正文开始前加以下文字

2、正文结束加如下图片:

3、未经允许,不得再将文章授权第三方转载

请自觉按照上述规范转载

如按规范形式转载,均属于授权转载

如被发现未遵守规范

我们会采取举报措施

谢谢!合作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