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壤管理关乎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成败|观察

 昵称37581541 2017-03-27

导   读


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在他的发言中强调,健康的土壤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而且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多重环境过程提供支撑,因此是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础。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www.fao.org ,2017年3月21日)


2017年3月21日,罗马 。斐济总统乔治·孔罗特今天在一国际研讨会开始的时候警告说,如果存储在地球土壤中的大量碳被释放,那将对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他时呼吁采取更强有力地的措施来管理这一重要自然资源。


地球土表1米深土壤目前储存的碳超过大气层和所有陆地植物碳储量的总合,他在'土壤有机碳'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


在谈到根据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国际承诺时,孔罗特警告说:'如果我们不能让土壤继续作为碳库,恐怕这些讨论和谈判都将是徒劳的'。


'我们不能忽略这一资源,它可作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和可维系的盟友,'他补充说。


斐济和其他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正处在抗击气候变化的前线。斐济将担任于11月在德国波恩举行的下一届联合国气候协议缔约方会议的主席国。


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在他的发言中强调,健康的土壤不仅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而且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多重环境过程提供支撑,因此是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础。


'有机碳含量高的土壤可能更肥沃更高产,能够更好地净化水,并有助于提高生计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抵御能力,'他说。


                                             图片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www.fao.org)


这意味着,改善地球土壤的健康状况和提高其有机碳含量对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议程所规定的若干国际发展目标,特别是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第二个目标至关重要。


宝贵而脆弱的资源


大气中的碳通过植物或有机残留物被'固定',并通过随后的主要自然过程被封存于土壤。土壤碳含量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也可能包括田间的作物残茬及数千年前的腐烂物质。


根据粮农组织在研讨会上提交的一份报告,上述因素构成了庞大的碳汇。


但是,当土壤受到干扰或出现退化时,被封存的碳和腐烂导致产生的其他温室气体再度释放到大气中。


报告认为,地球土壤碳汇是向大气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还是封存更多的温室气体,这将取决于我们的管理决策。


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壤发生退化,导致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幅度减少,并向大气释放多达1000亿吨的碳。


今天发表的报告强调,土壤管理不善导致的土壤碳储量不断减少将破坏为遏制全球变暖,避免旱涝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影响所付诸的努力。


与此同时,温度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日趋频繁还将造成更多土壤有机碳损失,这使得对改进管理的需求更加迫切。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如泥炭地和温度敏感的永冻层尤其令人关注。这些'热点'地区未来可能成为温室气体的净排放源,影响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


土壤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另一种是一氧化二氮,其排放越来越多地受畜牧部门的人类活动驱动。


充分利用巨大碳汇


许多农业和土地管理办法可以保护和丰富土壤有机碳 - 不仅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而且可以提供多种额外的好处。


一些研究表明,农业退化土壤的恢复可以从大气中去除高达510亿吨的碳。其他人估计,采用保护土壤有机碳的农作方法可以使粮食产量每年增加1760万吨。


改善土壤健康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而且还可大大加强农民和农业社区的抗灾力。


然而,由于财政、技术和体制限制,以及信息和知识方面的差距,可持续土壤管理办法在全球范围的采纳率仍相对较低。


克服障碍


最近获批的粮农组织《可持续土壤管理自愿准则》有助于解决技术和体制限制,并提供关于如何扭转土壤有机物损失不利趋势的重要信息。


本周的研讨会以巩固这一发展趋势为目的,汇集科学、政策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推动土壤有机碳的保护并恢复退化土壤的碳化功能。


与会者包括数百名专家、科学家、自然资源管理者和学者。


出席研讨会的还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莫尼卡·巴布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秘书Abdalah Mokssit。欧盟环境专员维拉、法国农业、食品及林业部长勒弗尔、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埃琳娜·蒙娜恩科娃通过视频向与会者发表讲话。


                                                                                       

                                       图片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www.fao.or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