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燕军:欧美进入夏令时,中国为何取消了?

 秋天的海 2017-03-27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高燕军】

当地时间3月12日,从凌晨2点钟开始,美国大部分地区的时间将正式进入夏时制(夏令时)。北京时间3月26日,欧洲联赛夏时制正式开启,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中国的时差将从7个小时缩短为6个小时!即将在4月开打的欧冠1/4决赛将由此前的03:45变成02:45。

中国也曾经实行夏时制,后来又取消了,这是为什么?

夏时制(Daylight saving time),简单地说就是在白天较长的夏季,人为拨快钟表,调整作息,早睡早起,以起到提高日光利用效率,减少照明能源消耗,待到适时再拨回钟表,恢复正常时间。它的本质实际上是使人们以“自我欺骗”的方式调整作息时间。

我们以北京为例,看一下夏时制带来的影响。如下图,按照北京夏季大约日出早五点、日落约晚七点半的时间,以早七点起床晚十点休息的作息时间来计算,正常时间会需要2.5个小时的照明用电,而如果夏时制调快一小时,我们依然按照早七点起床晚十点休息(实际是早六点起床晚九点休息)则只需1.5个小时的照明用电。夏时制就是这样通过调快时间,使仍然按照原来作息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前了一个小时睡觉,减少照明能耗。相应的,按照北京冬季大约日出早七点半、日落约晚五点的时间,“冬时制”则不会降低夜间用电时间。这就是实行夏时制的出发点。

夏时制和“冬时制”时间示意图

古代罗马的水动时钟(water clock),已能够根据季节调整时间长短,达到了近似夏时制提高日光利用效率的效果。据记载,现代这个类似的想法最早由美国“各种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84年提出,他在一份信中提到如果人们早睡早起,调整作息,能够减少大量的蜡烛消耗,但这在当时并没有演变成夏时制。

本杰明·富兰克林

1895年,新西兰昆虫学家乔治·亨特(George Hunter)提出夏时制的类似概念,他的本意是为了有空闲时间收集昆虫(生物学家的呐喊~),为此他灌了一些paper,但夏时制仍没有开展起来。1907年,英国建筑师威廉·维莱特(William Willett)向英国议会提出夏时制的构思,温斯顿·丘吉尔、柯南·道尔等名人都有支持,但议案仍以微弱票数搁置,威廉·维莱特继续在欧洲游说,为推广夏时制永不放弃,直至去世。威廉·维莱特也较为广泛地被认为是夏时制的发明者。

威廉·维莱特(William Willett)(1856-1915),以及其日晷形状的纪念碑(图片为公有领域)

1914年,美国克利夫兰和底特律成为最早实行夏时制的城市。一战的爆发,使得煤炭能源供应紧张,夏时制从此开始真正大范围流行开来。1916年4月30日,德国首次在全国开始实行夏时制,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紧随其后开始实行。

蓝色为目前正实行夏时的地区,橙色为曾经实行夏时但目前没有使用的地区,红色为从来没有实行过夏时的地区(作者Paul Eggert,依据CC BY-SA 3.0协议使用)

目前,欧美国家大多采用夏时制。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实行夏时制,2017年的夏时制从3月12日凌晨2点开始,到11月5日凌晨2点结束,拨快一小时,持续近七个月。当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能够自动调整时间。

欧美等国实行夏时制,往往与该国的社会情况、历史传统有很大关系,而不仅仅是为了节约电力。一个有意思的现实是,美国零售业是一直游说政府实行夏时制的。由于美国商店晚上大多关门较早,采用夏时制可以相应的增加销量。夏时制前几年被修改延续到万圣节之后再取消,也是为了提高糖果的销量。

夏时制在中国

我国所处的纬度,是有实行夏时制的基础的。1919年,我国上海和天津曾实行夏时制,但因当时环境下宣传不够,市民认识不清,效果并不好,只实行了一年即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术界一直有是否实行夏时制的讨论,但因各方面一直有争议而没有实行。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增长,用电紧张频现,北京乃至全国经常发生停电。1980年-1986年我国一直处于用电紧张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夏时制被重新拿出讨论。1986年4月7日,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召开联席会议,就是否应该实行夏时制缓解用电压力作讨论。同年,赵总理在有关夏时制的来信上批示:“这项建议值得重视,为什么多次议过而不能实行?只迁就习惯恐怕站不住脚。如有充分理由,也应向建议者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