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位中,豪杰讲到了草包将军李广利,变节匈奴还带走七万大汉忠勇将士,客死匈奴的确死有余辜。李广利不曾立有大功,却让很有忠诚将领殒命他乡。今天,豪杰就说一说因李广利而改变自己一生之人,李陵。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他的父祖都是战死沙场的大汉良将,是真正的将门之后。然而他的一生却是一个大写的悲剧。 其实,年轻时的李陵也是颇有他爷爷李广当年的风采:对人仁爱谦恭,非常体恤下属,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是完全可以入选大汉年度十大杰出青年的青年才俊。汉武帝也非常爱惜他,年纪轻轻就给他了八百精骑来练手。 接下来,豪杰就得说说他和草包将军李广利一起打仗的那些事儿。 天汉二年,汉武帝以李广利为帅带领三万骑兵攻击匈奴右贤王,并安排了李陵负责大军粮草押运。 押运粮草这种事让我李陵来干,真是大材小用!就你这草包将军李广利,还想管着我?于是他请求武帝让他分头行动,不干这个运粮草的搬砖小工了。 武帝一听就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你李陵就是想逞英雄,我这兵马有限没多余的给你。李陵说,我只需要步兵五千人就能直捣王庭。虽然武帝觉得他这牛吹的有点儿大,但年轻人还需要多鼓励,最终还是答应了他。 豪杰感慨,如果给李陵多一点时间来验证,他肯定会成为第二个李广。他爷爷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真是被他一点儿不落的遗传了。 李陵这次率五千步兵出征虽有所波折,不过最终还是不辱使命,得到了武帝的认可和嘉奖。 后来,李陵再次奉命出征匈奴。这次他再次选择与草包将军李广利分兵两处进击匈奴。而这次分兵作战,却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李陵率领的五千骑兵遭遇了匈奴单于的8万骑兵主力,他连战八天八夜斩首过万,由于李广利的援军迟迟不发,最后在距离边界百余里的地方,李陵被团团围住被迫投降。 自古将士以战死沙场为荣,李陵却在战场上成了怂货,做了叛徒。武帝表示接受不了,大臣们也接受不了,全国人民更接受不了,我们的英雄怎么能成了叛徒?! 豪杰要说,可怜李家世代忠良,就断送在了小陵子的手里。估计他死去的爷爷李广九泉下有只知,都能气活过来。 后来,有人出使匈奴回来后,说李陵在帮助匈奴训练士兵反击汉军。听到这个消息后,汉武帝彻底震怒:你小子投降时司马迁还说你是迫于局势,现在你帮着敌人对付汉朝,还有什么可说的,我岂能饶你。 于是武帝下令诛灭李陵三族! 虽后来李陵练兵被验证为误传,但三代忠良李家已全成刀下冤鬼。自此,李陵对汉朝再无可牵挂。 后来,汉武帝死去。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也逐步走向了缓和,并以和亲共谈和平相处。此时辅佐汉昭帝的是李陵儿时的好友霍光,想要劝李陵回到汉朝。 但李陵知道很多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已经担负多年骂名的他,感觉回去的话也会被羞辱。所以就拒绝了霍光的邀请,最终老死在了匈奴。 豪杰感慨,李陵的悲剧看似有些运气不佳,但偶然中也有必然!且不说是李广利让他的人生走向了转折,但仅看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有着所有雄主身上刻薄寡恩的一面。 李家三代的悲剧,武帝能说自己没有责任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