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被侮辱杀人,而那些把母亲杀死的孩子经历过什么?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3-27

杨谨《高标准严要求,你是在爱他还是害他?》


这两天,山东聊城的“辱母杀人案”被刷爆了屏:


山东聊城发生的一起暴力催逼高利债导致杀人事件,最后死的是逼债的,杀人者是欠债人苏某某的儿子于某。逼债者带领十多人,当着儿子的面让母亲吃大便,并掏出生殖器在母亲脸上 蹭。


数次忍耐后,儿子终于爆发,用刀刺死侮辱母亲的催债人。一审判决后, 儿子被判无期徒刑。


网友纷纷对儿子抱以同情,认为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会选择同样的做法。因为在孩子的心里,母亲是神圣而至高无上  的,由不得任何人去侮辱。


而我们今天也会就这个新闻,探讨一下母亲和孩子在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家庭教育中,一个根本避不过去的难题。


对孩子,严格一点好,还是宽容一点好?

这是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会遇到的一个困惑。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那就是:父母的脸色是孩子天空的颜色。有人会说父母的态度,尤其是妈妈的态度会这么重要吗?


是的,非常非常重要。


因为要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妈妈是跟孩子最亲密的人,孩子从小就跟妈妈存在依恋关系,而安全的依恋关系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永远是爱自己的、不会抛弃自己的。


如果你是一位严苛的妈妈,对待孩子总是批评和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过于严苛的教育,反而会带来恶果


说到严苛的教育,最让人难忘的是十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好学生”徐力杀母事件:


17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眼中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徐力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母亲对他悉心照料,让他过着“吃穿全包,一心读书”的生活。同时,母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儿子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排在班级前10名。有一次,他的成绩排在第18名,回家后被母亲狠狠地打了一顿。


徐力喜欢踢足球,母亲说“以后你再去踢球,我就把你的腿打断”

徐力打开电视机,母亲指责他“还看电视,还不用功点!”


母亲对徐力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但徐力说“妈妈在生活上很疼我,但在学习上对我太严苛了” 。


徐力母亲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她的高期望值、不良得教育方式,以及由此不断爆发的亲子冲突,却让徐力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深感委屈和压抑。


徐力杀母的导火线是他认为自己不能达到母亲提出的要求,对母亲喋喋不休的唠叨学习、成绩“觉得很烦”。绝望中,徐力拿起一把木柄榔头,朝正在绣花的母亲后脑砸去,将母亲活活砸死。


在看守所,监管人员说,徐力进来后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他的理由是:“我妈妈活得太累,我把她打死了是解脱了”。


试问,一个孩子如果得到了母亲温柔、充足而又理性的爱,他怎么会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

是母亲的过度严管和限制造成徐力过多的不良心理积淀,进而导致他心理和行为的扭曲。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长期都表现出很严格、很挑剔、很指责的一面,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这样一个烙印:我不够好,我总是犯错,我不能达到妈妈提出的要求,我在这世界上就是一个次品。


一旦孩子形成了这样的自我评价系统和信念的话,就会造成心理和行为的扭曲。


过于严苛的教育,更容易抹去孩子的个性


母亲太严厉,孩子往往没出息,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故事:


清朝的慈禧太后对儿子同治皇帝寄予厚望,期盼他像康熙帝、乾隆帝等先祖一样建功立业,扬名千古,也期盼自己像孝庄一样受万人景仰。于是,慈禧要求帝师们必须对同治高起点,严要求,对他的管教也极其严格。


从同治读书开始,慈禧每天都会定时到上书房检查他背书和作文的情况,而同治几乎每次都要受到训斥。


从六岁登基之后到十八岁亲政之前,同治皇帝必须五点左右就起床,六点左右上朝听政,虽然他什么事都不用做,可他必须正颜端坐,不能随意发言、嬉闹。对一个年幼的孩子而言,这是一种煎熬,可他却能做得很好,因为他害怕帘子背后母亲慈禧的呵斥。


到了娶妻的时候,更加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皇后,只能顺从母亲的安排,为了社稷大业,娶了自己不喜欢的女人。


对着严厉的母亲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他无法再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只好外出逛窑子放纵自己,最后竟然染上了性病。


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后的同治性格懦弱平庸,他的苦闷日积月累,便以反抗来回报母亲的关心。


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失败的教育结果。同治皇帝的懦弱、没主见、没原则的性格,正是他的母亲高标准、严要求教育的恶果。


为什么严厉教育不管用,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大数据告诉你,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将孩子进一步引入歧途。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

“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42.3%的孩子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

排名前三的原因是:

1、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不理解我;

3、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

从孩子恨父母的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心理感受,他们渴望理解和尊重。


而父母习惯于凌驾于孩子之上,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孩子的“爱”表现在教育行为上的“严管”,难以使孩子产生情感共鸣,难免成为“恨”的根源。


这也是亲子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对孩子要有爱而温暖,才能让他更好成长


许多父母认为对孩子严管才是教育,总是试图让孩子听大人的、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而不能“由着孩子自己的性子来”。所以,眼睛整天盯着孩子身上的问题,指责孩子的不是,而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因素,限制了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


孩子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而一旦父母过于“严管”,孩子为了摆脱父母的束缚和管教,可能会做出更多过激的反应。

 

最后,我给所有的妈妈们一个建议:一定要观察和体量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光是给他们以物质上的满足,衣服的饱暖,更重要是他们的精神生活。


要知道你的一个蹲下来的微笑,一个轻轻抚摸孩子的行为,一个拥抱的姿态,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温暖的感受。这些记忆就会存在他们的心灵中间,他们的皮肤中间,他们的情绪里面。


祝福所有爱孩子的妈妈们,都会恰当地处理好跟孩子的关系。


 专家介绍 

杨谨

亲子专家,婚姻情感家庭关系专家,催眠治疗师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特邀专家和专栏作家

著有畅销书《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杨谨《管好情绪,做个优雅的妈妈》


杨谨《比物质奖励更好的激励方式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