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古道历史悠久还风光一绝 出发去征服美景

 昵称QAb6ICvc 2017-03-27

官家古道

官家古道包括古驿道和军事要道。

┋ 仙霞古道 

 

又称江浦驿道,浙闽官路。北起江山县城,南至福建省浦城县城,是京(城)福(州)驿道极其关键的一段,为连接福建、广东沿海的主要陆上交通线。

仙霞古道有“诗人之路”的美誉——白居易在《江郎山》中感叹:“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宋陆游曾在《宿仙霞岭下》惆怅:“吾生真是一枯蓬,行遍人间路未穷,暂听朝鸡双阙下,又骑赢马万山中。重裘不敌晨霜力,老木争号夜谷风。切勿重寻散关梦,朱颜顿改壮图空”;宋代大儒朱熹写下一首《仙霞岭》,“道出夷山乡思生,霞峰重迭面前迎。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衢眼更明”……

仙霞古道以仙霞关为起点,尽管硝烟已逝却依然屹立着的古关,有种浓浓的苍凉感。石级缝中冒出青草的古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一路林木森森、篁竹蔽天,还能看到“神州丹霞第一奇峰”、中国之最的“一线天”等等天然的造化。

吴越古道 

 

吴越古道位于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境内,为五代十国时期连接吴越(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两国的主要通道,全长约35公里。

吴越古道可从浙江境内的“浙西天池”(临安大溪谷镇的万家村)出发,从大门进入,左侧大坝通向保护区,右侧通向吴越古道。道路均为石板路。古道的中段有一个千倾关,是浙北三关之一。古道每隔十里有一个凉亭,可以供人休息。从天池下到万家是下山路,在终点处,有着铭刻“吴越古道”四字的巨石的标志。

括苍古道 

 

括苍古道在丽水莲都,始建于唐末宋初,从缙云东渡镇樊庄开始,一直到丽水市岩泉街道为止,绵延横亘25公里。它是古时候温、处两地的主要通道,瓯江流域通往京城的要道。自古以来有多少从京城、省城来的朝廷命官以及商贾百姓从古道上逶迤而过,现如今居住在古道两边的人们依然将之称为“官道”、“通京大道”等。沿线的桃花岭、却金馆村和孝子牌坊等等,流传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人间佳话。

仙缙古道 

 

仙缙古道的“苍岭丹枫”是古道上的古仙居八景之一,古代也是吸引了大量的文人为此题诗作画,火红的枫叶与苍翠的松柏交相辉映,秋日之景亦是非常的壮美。

仙缙古道,是古代台州和金华的官道,蜿蜒盘旋于缙云、仙居交界的苍岭上,又称苍岭古道,因为景色壮丽、山岭险峻被誉为“浙西南第一岭”。古道上的许多景点如子夫桥,保持这千百年来的样子落叶纷飞中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名人古道

它们是因人而名的古道,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怀古思旧的情怀。

┋ 天姥山古道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的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多少人对天姥山产生无限的心驰神往?而其中有一条著名的古栈道相传为晋朝诗人谢灵运开拓,故名“谢公道”。

这条古栈道所在的天姥山可谓赫赫有名,这里不仅风光旖旎,且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历史遗迹,驿道上残存的小石佛铺、关岭铺,还带着千百年来的风雨痕迹。古道上的刘门坞村,村临惆怅溪,旧建有阮公坛、迎仙阁、刘阮庙。可惜已像毁庙平,仅存传说。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桃源仙境,据1994年版的《新昌县志》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五年(62),剡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刘门山)采药,迷路乏食,摘桃充饥。沿溪行,遇二女,姿容绝妙,相邀还家,殷勤款待,结为伉俪。住半年,春鸟悲啼,思归出山,至家无复旧居,已历七世。晋太元八年(383),刘阮复去,寻仙无着,徘徊惆怅溪头,不知所终。”

径山古道 

 

径山古道是一条贯穿竹海的千年古道,连通径山与天目山,是古时两地人们往来的唯一通道。径山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长乐镇附近,是天目山东北延伸的一座主峰,因山上有两条盘旋直上天目山的小径,故得名“径山”。

径山古道又名鉴真古道,因唐朝僧人鉴真而得名。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在唐朝享有盛名的鉴真为传播佛理,应邀前往日本。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唐朝,这样的旅程无疑是充满孤独与困难的。鉴真六次东渡,历经万难才到达日本,而径山寺,就是鉴真出发的地方。

北山金兰古道 

 

北山金兰古道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境内北部,是古时道教名山胜地,是金华北山通往兰溪的交通要道。徐霞客也曾走过此路,所以这条道也被称为霞客古道。南宋时李清照游历此处留下一首《牧羊少儿留仙迹》:“金华山长赤松劲,仙鹤双双入白云。牧羊少儿留仙迹,清涧潺湲古洞深”。

如今,第一段前庄头村至羊甲山的路经过开发修建,石阶很新,之后的古道有的部分被公路隔断,有的部分被植物覆盖,几乎找不到路。拾级而上,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冈上,然后抵达兰溪、浦江等地。其中,水库大坝到小园林场的这段路程,是古道上风景最美的一段路。整条古道的东线往返大约四十里,过去兰溪横山塘村人和金华曹宅人,基本都靠这条山路出行。现在的古道变成断断续续的小道,有些被现代道路覆盖了,消失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

天台山霞客古道 

 

天台山霞客古道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历代文人曾探访此地,吟诗作文。从东晋的王羲之,到唐代的李白、孟浩然,宋代的朱熹、陆游,明清时代的徐霞客、袁枚,到近现代的康有为、郁达夫等曾造访于此。

天台山历代有古寺院多所,遗留下来著名的有:国清寺、智者塔院、高明寺、中方广寺、下方广寺和华顶寺。

国清寺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王杨广命人建造,初名天台寺。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亲赐寺额,遂名国清寺。

商旅古道

它们是主要承担省内和省级间的盐、茶、瓷器等货物流通的古道。

┋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自西向东,起源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最终到达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浙川村。

作为古时联系徽州和杭州的重要交通线,徽杭古道也同时烙印着历代徽商的痕迹。其地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北侧,北依靠黄山,南通天目山,全长约20千米。

徽杭古道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为遥遥岩古道,深受华东徒步爱好者的喜爱,尤其它最险要路段,被称为“江南第一关”。如今遥岩古道,特别是“江南第一关”,保存状况非常可观,基本上延续了八十多年前绩溪人建造的模样,值得前去一窥其盛貌。

大窑古道 

 

自宋代遗留下来的大窑古道,承载着龙泉与庆元之间的沟通任务。四十公里的大窑古道上,密集地分布着近百处龙泉窑遗址。龙泉最著名的乃是青瓷,这也是大窑古道几百年来运输的最主要的货物。鹅卵石块砌成的大窑古道,入口位于龙泉县大窑村。前往大窑村的古道多岔口,少有标识。

中国陶瓷研究者陈万里曾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百年的中心地位,将浙江半部陶瓷史,又抢去了大半。

古道始发,梅溪起航,瓯江转站,温州泉州广州配送,顶级的青瓷就这样从山沟沟里踏着海浪走向世界。

上青古道 

 

自绍兴县平水镇上灶村起,至王坛镇青坛村止的上青古道,曾送出了一筐筐优质茶叶,被誉为绍兴的“茶马古道”。

上青古道正是由于茶叶贸易的蓬勃发展形成的。唐朝时期,茶叶市场就已经出现了,清末至民国约三百年时间,平水的茶叶市场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然,仅仅依靠茶叶是不足以支撑一个市场的发展,平水本地特有的竹木、山货也大量外销,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平水草市”。嵊县北乡、稽东、青坛、王坛的山货都要经陶赵岙、胡家岙翻陶元岭,经金渔岙,过平水到平水埠头,再经由水路运到绍兴,而所需生活日用品则从这一条古道运回山里。

目前,除了已经现代化了的道路以外,古道其余部分仍是石阶路。

 荞麦岭古道 

 

昌化,位于杭州西部,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是一块如若世外桃源的清雅之地。旧时有县名为昌化,时间流逝,整个镇子的名字也就这样被定了下来。历史悠久的昌化与外界互通有无,需要一条稳固的路,荞麦岭古道担起了这份职责。荞麦岭古道曾是连接昌化昌北两座古镇的唯一通道。昌北山区盛产山货,棉、麻、粮食更是丰富,但是深居山中自然对于布料、盐等需求较旺盛。这样,两昌之间相互贸易沟通,一担担的货物踏过荞麦岭古道青灰色石板,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休龙古道 

 

相传此道建于元末明初年间,是朱元璋由浙入皖时经过此地,率军民辟成,后多为徽商行走。

休龙古道位于浙皖边境的白际山脉上,这里春、秋两季的景色最为精致,春天杜鹃花开正是赏花之时,秋日里水杉、枫树叶子变黄变红甚是美丽。

路线:从安徽黄山的屯溪上山,沿休龙古道徒步,经白际山脉主峰啸天龙,最后再下到浙江境内的淳安连岭村山脚。这样的好处是,回到淳安后,在当地住宿或返回杭州都更加便利。

乡野古道

连接村落与村落之间的乡野古道,它们仍然是村民走村串户的交通路径。

┋ 毛石古道 

 
 
 

毛石古道,也可称它为“常绿石梯”。所谓毛石,是修建古道的原材料。古道地处石梯山中,石梯山属仙霞山脉余脉,据《富阳县地名志》记载:“石台四面皆峭壁,如石削成,有石径自下而上,远望如天梯,故名'石梯’”。

毛石古道也被当地人称之为野猫岭道,位于富阳市湖源乡新二村北偏东。毛石古道从湖源乡李家(即新二村)出发,至上官乡斜黄弹村。最高峰为野猫岭,海拔约590米。毛石古道真正保留的古道,只有野猫坞至石梯和黄土岭一小段,其余均被水泥村道和公路所替代。


月山古道 

 

月山古道的入口藏匿在月山村的一幢民居屋之后,相当隐蔽。其中山间古道上山的一段至今仍保存较好,通向落岭村,路面是由石头拼接而成,沿山势盘旋而上,半山腰处可见一泥木结构的凉亭,名为望月亭。古道后半段与通往落岭的公路相重合,沿着公路,可在其两旁经过当地杉树王与冰臼景点,而通往安南乡吾际下村的古道如今已鲜有人通行,现在两村之间往来已远非旧时频繁,因此后来修建的公路也止于落岭村。

若沿着古道,向吾际下村通行,可途径香炉尖和百花岩。香炉尖是浙闽边界第一高峰,位于浙江庆元县安南乡与福建政和县岭腰乡的交界处,在其半山腰处可见广阔草场,连绵三千亩。香炉峰山顶大约只有三四平米宽,人在山顶,仿佛被大自然广袤宽厚的胸怀给环绕住

大会岭古道 

 

古道位于浙江温州文成县,红枫古道以多、长、奇、丽而闻名。

其中大多路段修建于元、明时期,历代都有对其进行修复工作,从而使它最终成为了使文成的大镇小乡相互连接和交流互动的主要交通枢纽。

如今在文成境内,大约七十多条红枫古道保存比较完好,古枫树共有超过3000棵,几乎每个乡都有红枫古道,光县城大峃镇周边就分布了大约十余条,其中以大会岭、龙川岭(五十二岭)、松龙岭、岩庵岭最为有名。

景寿古道 

 

景寿古道是一条连通景宁、寿宁的千年古道,它承载着先民们迁徙的脚步。大漈是景宁县的一个年代悠久的山区乡,以古寺庙、古廊桥、古杉木闻名遐迩。

古道上的护关桥是一座廊桥。护关桥修建于清乾隆年间。廊桥的屋顶采取的是三层三檐结构,长29米,宽8米,高9米。古时村落选址讲究风水地貌,“天门”有水入村,“地户”必须看不到水流出村外,这样村庄才能兴旺发达。为了锁住水流,锁住福气,村民在村庄“地户”处修造了护关桥。护关桥背对时思寺和雪花漈,面朝村庄,不但改善了交通,更像是村庄的守护神。

 东西白古道 

 

东西白古道位于诸暨市东白湖,东连嵊州,西至东阳,是会稽山脉上的一条风景线。

东白山古道始于廖家村,廖宅村由原廖宅、官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沿河而居。从廖家村山脚处古道入口新近建有一座鹊桥,还有一个小湖,湖水由山上溪流汇聚而成。自古道而上长达十公里的路途,铺设有石板台阶,但要攀上东白山顶峰,旅程也是相当辛苦的。古道现在已被重新利用起来,得到了有效的开发,指示牌和小亭随处可见。



公盂古道 

 

公盂古道至今尚未开发,基本保留“原始状态”,特别是林坑村往上的路段,一路上并不是其他古道那般的石板阶,而是由碎石铺成。路上不少奇形怪状的巨石,很具有特色,沿途有简易搭制的棚子,供行人休息。整条古道主要分为两部分,从林坑村到公盂村为一段,另一段为从前坑村到公盂村。公盂村背靠公盂岩,三面环山,只有这条山路与外相通。村里还有一段更险峻的山路通往公盂背,顶峰海拔高达1100米。若是遇到蒙蒙细雨天气,雾气从山谷中冉冉升起,就真若世外桃源一般充满诗情画意。

芝林古道 

 

芝林古村地处四明山北麓。一千二百五十年前,名医孙思邈的后裔采芝入林,见风水奇佳,故而卜居此地;干柴白米岩骨水,嫩笋茶牙石板鱼,蔚为繁衍十几代,成为现今众姓杂居、文化底蕴深厚的山地村落。古道位于芝林村中,古村与古道相依赖而生,是村民上山的必经之路,伴随着世世代代的古朴生活。过村后的枕木桥,白岩溪潺潺的流水声迎面而来,逐级而上,古道也向幽深的山谷中延伸而去进入黛色一片的密林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