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日流行曲“标王”是如何炼成的?

 wjp0929 2017-03-27

《音乐大师课》上

孩子们演唱的那些经典歌曲你还记得吗?

感动亿万人的《天之大》、《父亲》

让人“1秒燃”的《我的中国心》、《大中国》

......


编者按

母亲节,听周安信演唱的《天之大》;父亲节,听王浩丞牵父亲的手演唱的《父亲》;春节听《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这些都来自《音乐大师课》,它不是一碗温情的水,而是点燃记忆和情感的一团火。


节日流行曲“标王”是如何炼成的?


内容来源:传媒内参

发布时间:2017年3月5日

随着《龙的传人》歌曲视频再登3月4日腾讯新闻头条,获广大网友盛赞“一秒燃!”,音乐教育节目《音乐大师课》再次成为“节日”焦点,创造出自媒体时代另一番“综艺新现象”。

自《音乐大师课》开播三年来,每逢一些节日,孩子们演绎的那些经典作品就会成为大家自发传播、传唱的“头部”歌曲:母亲节,听周安信演唱的《天之大》;父亲节,听王浩丞牵父亲的手演唱的《父亲》;春节听《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

那些清澈的歌声,总是能带给人们由衷的感动。有网友表示“好看,好听,每次看到都让我泪流满面”、“走心的歌最动听”、“歌声好听,童真可爱,老师可敬”。

▲《音乐大师课》第二学年学生王浩丞演唱《父亲》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没有年龄限制。当《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的旋律再次响起,这些经过岁月沉淀的经典之作势必激发出强烈的国家情感共鸣。

在机场候机大厅,在餐厅餐桌旁,在地铁车厢里……周安信演唱的《天之大》,一次次从手机中飘向人们的耳畔,对妈妈的情深从此因一个孩子的声音而变得无处不在,真实而自然。

▲《音乐大师课》第一学年学生周安信演唱《天之大》

《音乐大师课》没有精于作秀的夸张表演,也没有追求紧张刺激的优胜劣汰,更不把娱乐性作为节目的核心追求。相比而言,它有着自己音乐教育的理念,教育孩子如何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音乐知识和人生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也可以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孩子们一起去歌唱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生活。

▲《音乐大师课》第二学年学生王奕程演唱《贝加尔湖畔》

 

《音乐大师课》与其他一众音乐类综艺相比有一种难得的返璞归真感。著名音乐教育家付林认为,孩子们传唱的经典歌曲有着鲜明的价值观,自然、真挚,能有效引发共鸣,是大家喜欢通过朋友圈传播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成功的“价值观综艺”,十分少见,尤显宝贵。

据悉,《音乐大师课》第三季将于近期上档,相信很多“大师粉”都在期待中。

(内容来源:传媒内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