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效良方大承气汤,神奇效用知多少?

 古道岐黄 2017-03-27

导读源自《伤寒论》的大承气汤,被列入中医十大名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临证中,大承气汤的运用也较多,但此方剂的效用,是否都被挖掘,且被合理运用了?或许很多人对大承气汤的了解并不是那么深入透彻,更多的作用也许都被忽略了,此方的妙用到底有哪些?正文总结的很到位。


【方剂组成用法】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二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经典原文汇要】


1.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2.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3.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4.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5.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6.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7.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8.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10.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1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1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6.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7.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8.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19.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0.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

21.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22.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23.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4.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6.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去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7.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28.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9.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30.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临床经验附识】


1.腹满,按之疼痛,腹充实,脉有力,或便秘,或不能食,或发热不恶寒,或心中懊憹而烦,或喘,或头痛,或眩晕,或呃逆,或痉,或痢疾,或狂,或谵语,或烦躁,或下肢痛等,其舌苔或黄或黑或正常者。

2.有的患者腹壁虽薄软,但按之里则坚痛,便秘者。

3.阳明病,发潮热,脉迟,汗出,不恶寒,手足濈然而汗出者。

4.不大便,发潮热而谵语者。

5.发潮热,手足汗出,便秘而谵语者。

6.阙上痛,脉有力者。

7.腹满而喘,大小便不通,一身面目水肿者。

8.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硬者。

9.自利清水,心下痛,口干燥者。

10.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咬牙者。

11.腹大满,二便不通,或谵语,口干咽燥者。

12.痢疾,谵语,或腹满痛而不能食者。

13.狂,昼夜不眠,胸腹满,大便不通者。

14.暴发火眼(急性角膜炎等),属里热实证者。

15.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视物模糊,视力不佳),虽无大承气汤证的腹证,但只要属于里热实证者皆可用本方(如脉见沉实等)。

16.腹中有燥屎,按之累累如卵石,口干舌燥者。

17.各种疾病,有以脐为中心的充实性膨满而按之抵抗者。

18.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腹满按之疼痛、充实抵抗者。

19.经闭,腹满有力,便秘者。

20.食物中毒引起的荨麻疹,腹满者。

21.湿疹,腹满按之坚痛者。

22.腹部充实隆起,按之抵抗或压痛者。

23.热毒发斑出血(加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24.皮质醇增高症(据大便情况增减芒硝和大黄用量)。

25.发痉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

26.咳嗽声如洪钟,腹满按痛者。

27.头晕昏乱,腹满按痛者。

28.治热结旁流者,即温邪在里,粪便结恋不下,只能于粪便旁流出臭水,全无粪,攻下结粪则利止。

29.本方证,而舌干燥者(合白虎加人参汤)。

30.燥屎便干者。

31.舌苔黑,舌质干燥者。

32.心胸懊憹,腹满,便秘者。

33.身体瘦弱,腹壁菲薄,但按其腹内部坚硬疼痛抵抗者。

34.邪热不除,大腑闭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者。

35.遗尿,属阳明病里热实证者。

36.眼结膜发暗无光,黑白矇眬,属里热实证者。

37.舌干燥,或短缩,或弯卷不能伸出,或坚硬,属里热实证者。

38.舌干燥,或短缩,或弯卷,或坚硬,手足逆冷,脉微细者(加人参、制附子)。

39.舌生芒刺、干燥,属里热实证者。

40.舌皲裂、干燥,属里热实证者。

41.唇干燥,属里热实证者。

42.舌苔焦黑,触之觉坚硬者。

43.壮热,目眩,舌色焦黑,手足骚动,不言不语,听觉障碍,按腹而面呈痛苦表情者。

44.唇干燥,舌苔厚黑干燥,牙龈暗黑干燥,按腹而面呈痛苦表情者。

45.大便失禁,意识障碍,甚则呈昏迷状,属里热实证者。

46.烦渴引饮,腹满按之痛者(合白虎加人参汤)。


【前贤方论撷录】


《伤寒贯珠集》:承气,顺也,顺而承者,地之道也。故天居地上,而常卑而下行,地处天下,而常顺承乎天。人之脾胃,犹地之上也。乃邪热入之,与糟粕结,于是燥而不润,刚而不柔,滞而不行,而失其地之道矣,岂复能承天之气哉?大黄、芒硝、枳、朴之属,涤荡脾胃,使糟粕一行,则热邪毕出,地道即平,天气乃降,清宁复旧矣。曰大、曰小、曰调胃,则各因其制而异名耳。盖以硝、黄之润下,而益以枳、朴之推逐,则其力颇猛,故曰大。其无芒硝,而但有枳、朴者,则下趋之势缓,故曰下。其去枳、朴之苦辛,而加甘草之甘缓,则其力尤缓,但取和调胃气,使归于平而已,故曰调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