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节:养生和健身1.动养

 桃花背 2017-03-27

 第三节:养生和健身

常言说,今日不养生,明日养医生。中外医生都意识到,与其治病,不如防病。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中医和西医的一致看法。中医主张治未病,西医提倡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养生这是一个宽广的话题,中外文献中多有专门的介绍。这里重点介绍一些一般人不大注意的原则问题,以便给广大从事养生和研究养生的朋友更多的支持,同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养生的类型:

1.动养:

动养是运动养生的简称。利用合理的肢体运动,达到强健身体的一种活动。动养中同时还包括很多种类,比如,体育运动中各种项目的锻炼、太极拳、摔跤、柔道、瑜伽、武术、气功、爬山、游泳、体力劳动、散步等等。这些活动中,除去体育比赛的内容,都是动养的好方式。各种体育比赛,已经超出了养身的含义了,更多的是造成身体的损坏,我们提倡运动养生,反对体育比赛。因为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比赛效果,往往在训练中始终在挖掘生命极限,进而造成对人体细胞的破坏。因此,长期从事体育比赛的运动员,没有长寿的,都是落下了一身伤病。

人体细胞是一个软体物质结构,里面充满着体液。细胞内部的体液全部排出后,细胞便成为一个固体物质结构体了。细胞处在软体组织结构的时候,抵抗外力的能力很小。一旦细胞内部的体液排出后,变成固体结构体后,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大大提高。当细胞外面的连接结构——细小神经——网线松弛的时候,细胞处于软体状态;当外面的网线拉紧后,细胞本体开始收缩,部分体液排出,细胞内部体液含量很少了,也就比较坚固了,对外界抵抗的能力就提高了。

某个人体器官,是由这个器官的细胞组成的。如果器官上面的细胞通过活动,提高网线的拉紧或者收缩强度,由细胞组成的这个器官组织也开始变成为比较坚强的组织结构了,它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也大大增强了。

我们人体所有的运动,都是依靠肌肉细胞上的细小神经强度的锻炼、或者与这块肌肉连接的支神经强度的锻炼、韧带神经强度的锻炼和与骨骼连接的软组织强度的锻炼,提高它们的拉紧和收缩能力,才可以完成强力的运动的。一个人有没有力量,是通过反复地锻炼这些可以伸缩的神经,最后拉动骨骼进行肢体运动。同时还包括我们身体内很多软体器官的运动或者活动,也都是依靠肌肉神经拉动或者收缩来完成运动的。比如我们睁开眼,使用眼皮上的肌肉神经拉动眼皮的。我们松动尿道肌肉神经,我们就可以小便了。我们吸气收腹,是拉紧或者收缩我们肚皮上肌肉上的细小神经后完成收腹的。

所有的这些神经的强度高低和拉紧收缩能力的大小,完全是通过多次锻炼提高的,是一个逐步加强过程,是一个逐渐增大过程,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所以,我们每天适当的活动活动身体的筋骨,打打太极拳,练练气功,做做广播体操,散散步,爬爬山,伸伸腿,甩甩胳膊,脖子扭扭,屁股扭扭,进行一些中等强度一下的体育运动,对于增强我们身体的抵抗外力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增强体质并不等于是不生病了,这是两个概念。体质增强后,抵抗力增强后,不容易生病,或者说抵抗外力受伤的能力提高了,并不代表通过锻炼就能改变人体老化造成的一些疾病不再发生了。由于人体内垃圾浓度超标后,一些大块垃圾堵塞了网眼,造成了疾病,体育锻炼是不能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时候大量的活动,还会加速了垃圾的生成,人体垃圾积累速度更快了呢。

所以,在这里大家应该明确一个概念,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可以适当的活动一下,不要大量的运动。适当地运动是为了活动筋骨,提高浑身神经的伸缩和拉紧强度,提高身体抵抗外力的能力,也可以提高抵御外界邪气的侵害,是防止一些疾病发生的一种积极措施。但是,不是通过这种锻炼,就可以防止所有的疾病发生的,有些疾病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解除掉的。

无论体育活动之后,还是脑力劳动之后,动养之后接着需要静养,在动养与静养的中间,还需要一种深呼吸的过程或者洗热水澡的环节。

工业上一些机械工厂在加工一些机械产品的时候,在工艺上需要进行焊接和冷作弯曲,这样就容易在产品工件上残留下一些制作应力,这些应力不能及时消除,在产品投入使用后,容易发生事故或者缩短寿命。工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取一种热处理的工艺来解决它。通过对工件的热处理,对工件整体加热,这些加工应力就可以在加热过程中,逐渐散去,消除了加工应力。

我们人类在体力活动之后,身体各个部位在活动过程中,受到的锻炼是不均匀的,比如,跑步后,骨头的关节附近,在跑步过程中发热,之后,这些地方可能比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应力要大一些。为了在跑步后把全身的应力均匀一下,到热水中泡一泡,让身体内的部分部位集中的应力散发开来,这个工艺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有条件的家庭,凡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后,都应该及时地洗个热水澡,消除应力,消除疲惫,然后转入静养。

与洗热水澡的工艺相等的一种消除身体内部应力或者疲劳的方法就是深呼吸了,这种深呼吸不是平常一般意义上的深呼吸,它是专门为了疏通身体内部由于活动造成体液流通回路上的狭窄堵塞作用来使用的一种手段。

使劲吸气,吸气吸到不能再吸的程度后,再来使劲猛吸一口,几秒钟的屏气之后,再来开始呼气,呼气呼到不能再呼的程度后,也再猛呼一下,屏气几秒钟之后转入吸气。吸气时能感到四肢有体液从端部向腹部中心回流的感觉,呼气时也能感觉到有从腹部中心向四肢和头顶等端部有体液涌动的感觉。即有脚心发麻和头皮发麻的感觉。

通过深呼吸活动,让体液在身体内部反复回荡几次,在劳动或者活动过程中造成局部体液流通回路上有狭窄的地方,通过体液的反复冲刷,得到疏通,这样做就防止了劳动后体液在某个地方聚集的现象了,避免了产生疾病的条件了。

这里对锻炼一词做些说明,锻炼一词来自于打铁的一种方法。铁匠在打铁时,把烧红的铁块钳出来放到铁砧上,迅猛地打击铁块,使之变形,这种形式叫锻炼。

从这个词汇中得知,锻炼是多次的,是迅猛的,是用力的。所以我们在锻炼身体的时候,要拿出目前身体的暂时极限去做各种动作,要用力,要经常地锻炼,多次锻炼才有效果。比如走路,要大步走,快步走,用力走,不是溜达和散步。但是,这样走路感到很累,当感到累的时候马上休息,休息之后还是那样地走路。这样才能提高身体的力量,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