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闲之寻味 2017-03-27

/光荣大地

 

一、懂汉字,是学好书法的底层要素。

    文字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的组织形式,越是规模大并且复杂的组织形式,就越是要具备超越时空的组织能力。

    怎么样超越时空呢?先民没有广播无线电,也没有留声机录像机,老大的指令口口相传至远方太不靠谱,祖宗的说法口口相传给后代也太不靠谱,这种信息传递的跨时空需求,让人们发明了文字。

    文字不仅是形、音、义的表达,还是思维过程、现实过程的记录,具有时间刻度的价值,也就是历史价值。所以我们说,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渗透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中。

    由于任何一种信息传递都不可能是全息的,都一定有损失,因此,文字还具有神秘的色彩吸引我们去探索。到今天为止,片片甲骨上的累累刻符,辨识合理者仍旧凤毛麟角。

    从书写文字到书法艺术,是个太复杂的过程,但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必然包含审美要素的事情。记录的同时,渗入了审美的力量!因此,汉字本身就是为了清晰反而神秘的审

美符号。

    狭义的书法,首先是对汉字的书写。而汉字所包含的一切内容或隐或现地呈现出先民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他们的情感、阅历和审美状态。

    因此,越深刻理解汉字,就越能够体悟汉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

    懂汉字,是学好书法的底层要素。听起来有点神秘兮兮,但有了这样的意识,再去面对一个个、一组组、一篇篇汉字,你的眼前所展开的世界,就要广袤深邃得多。

 

二、汉字,形、音、义、的有机统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音结区,曲折之意),‘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对于许慎的这个归纳,学界有很多解读和争议。排除这些杂讯,从根本上重新体察汉

字,我本人形成如下系统认识。

    第一,字形。我归纳了造字法的三种基本途径:

    1,象形表意。包含了:

a,象形。例字:龟、人、女、止、冒(帽)、木(衍生出“本”“未”等会意字)。

b,指事,例字:上、中、下、之、至、亦(衍生出会意字“夜”、形声字“掖”“液”“腋”等)。

    c,会意,例字:暮、夜、医、监、有、益(溢)。

    2,形声,往往是合成字。很多形声字,声旁也有意义,不是任何一个发音相同的字都可以用来作为声旁。例字:疾、篮、洹(盘桓)、江(平直)。

    3,同音借用,也就是假借。因为很多虚词,是没办法用象形表意的方法造出来的,只能借用相同发音的象形字,被借用的那个字,往往又被加上形旁,成为形声字。例字:莫(暮)、也(蛇)、弟(梯,第)、乎(呼)、亦(腋)。

    第二,字音。分平上去入四声。很多声调,与文字的原意有高度关联。

    入声,短促,暗含侵略性。例字:戳、切、割、踢、辣、入、敌、夺、拔、刻、驳、克、扩、扼、折、绝、挟、略、不、莫、弗、赴、掠、揭、劫、摄、射、逐、……

    上声,有时间延续、需要酝酿的,例字:永、苦、煮、堵、磊、网、抹、扰、找、扫、扯、抵、挡、捧、考、老、管、拯、捆、损、挽、揣、搅、摆、攘、允、诊、……

    去声,自上而下,有主动性,例字:爱、跪、要、闹、靠、扣、抗、挣、按、挫、授、控、定、训、记、设、证、乱、诫、告、跳、弃、放、……

    平声,暗含缓慢平和之意。安、平、甜、持、描、揉、摇、评、诚、调、谦、甘、联、兼、前、连、吟(诵,去声,因为是大声,而吟则是低声)……

    第三,字义。有形有音,其义自生。所以,汉字是可以望文生义的。

义,是文字产生的决定性要素,形与音都是为了表达义。

    西方语言学中的所指与能指表达了语言的对象和语言的本身。今天我们之所以不认识很多实词,是因为能指还在,所指却已经消失。但我们可以通过造字法去推出能指大概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汉字的历史学价值。一个汉字,知其形辅以其音,则可挖掘其字的来源。

    汉字的读音与意思,对形的塑造有着巨大的暗示甚至指导作用。我们在诵读这个字、理会这个字的过程中,就会自然产生对这个字的形的想象。所以,光是临帖是不行的,这是直接去抓汉字的形。必须辅以对汉字的理解,尤其是义和音的理解,才能真正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精神范畴的字形,古人都是这么创造的,今人已经离开很远,但这依旧是每一个有志于中国书法的年轻人的努力目标,失去这个目标,仅仅在形式上打转转,徒劳无益。

   

三、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的产生至今是个谜。因为在甲骨文与半坡刻符之间,失去了连续性,至今没有新的考古发现证明汉字在甲骨文之前的形态。难道是一夜之间产生的文字?是的,古书就是这么记载的,黄帝的史官仓颉奉命造字,结果天雨粟,鬼夜哭”。黄帝为啥是人文始祖?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造出了文字。造出文字很伟大,因为人类文明的唯一特征就是文字,陶器青铜器都不算。

    好吧,让我们放弃纠结,从实际的考古成果来走一遍,看看汉字是怎么发展演变的。

    半坡刻符。1952年,在陕西西安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30个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刻划在陶钵口沿上,有的学者认为是汉字的起源,还有的学者认为不是汉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刻符是有意识的信息传递。丁公陶文的出土,到今天为止,都是个无头案。如果不是人为造假,那么,确实看上起更像文字一些。

    大汶口图像记事符号,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前2240年。好了,其后就到了甲骨文。

    甲骨文确实被认出很多字,突破口是天干地支和商王世系与《史记》记载的大体一致。但是,甲骨文直到今天,仍旧是一片疑团,真正能读通的完整句子极少,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还几乎不能读懂甲骨文。

    商代的金文似乎好认了一些,但仍旧有很多不知所云,比如配图中被译成“亚见”的这个合成字,到底是个啥意思,无人能解。

    周代好多了,很多字能认得并且知道意思。但是春秋战国期间,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有的字还能互通,距离远的、隔阂大的,完全不能互识。那时候的文字体系主要有秦楚齐燕四个大系。秦系文字,可以算作周文字的正脉。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秦的统一,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车同轨书同文,也就是交互的便利。但是,由于功用不同,不仅有小篆,秦竟然有八书。

    1.大篆:是周宣王时太史籀写的十五篇文字。一名“籀文”,则是据写者之名而称的。秦承周制。多用于正式场合。

    2.小篆:即秦朝李斯、赵高、胡母敬据大篆而省改,分别写成《仓颉》《爰历》《博学》篇,字体有别于大篆,所以称小篆。又一名“秦篆”,那是因为这些字形都是秦人创的,并且通行于当代,所以称为“秦篆”。多用于正式场合,峄山碑、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山刻石等,均为小篆。

    3.刻符:是刻在符节上的字体。秦诏版也算刻符的一种。

    4.虫书:是写在旗帜或符节上的字体。因这些字体有的像鸟,有的像虫,而鸟也称羽虫,所以称为虫书。

    5.摹印:是写刻在印材上的字体。印材有大小,所以在写刻之前必须先予规画,这就为什么称“摹印”的道理。这种字体的特征是屈曲缜密。

    6.署书:是题在匾额上的文字。(扁与匾)

    7.殳书:是铸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兵器的总称。

    8.隶书:传程邈所作。这种字体书写便捷,辅助篆书的不及,多用于起草、书信、抄录。

  

    秦寿命太短,汉代秦,巩固与发展了秦人的战略成果。到了东汉,文字演变基本结束了。

    汉代书写对中国书写史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

    第一大贡献,巩固了秦人统一文字的战略成果。从此,汉字才被称作“汉字”。秦人“书同文”,但这法令实施过程较短。汉代则用统一的理念和充足的时间揉出了一个标准书体——八分书,也就是东汉碑刻中的那种标准隶书。文字史、书法史学界普遍称之为“隶变”。事实上,隶变的过程早在秦统一天下之前就已经开始,到西汉基本完成,东汉则完全成熟。

    第二大贡献,形成了完全崭新的书写生态,书写的载体和书写工具逐步定型为纸张和毛笔。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环视全球,没有用软的毛做成不太好掌控的毛笔来写字的(和吃饭的筷子很像),但是汉人将其普遍化标准化了,使毛笔成为几乎唯一的写字工具。东汉实现的集约化纸张制造和供应,最终彻底将书写载体定位于纸张而不是简牍。这个变化使得档案的留存、文书的传递、思想的记录、知识的传播变得更有效率。文字量激增,并且,写字的人群迅速扩大。最终,以汉字记载的文献得以跨越时空,巩固为不可颠覆的基本文化传承方式。这是汉文化不消灭、中国文化不隔断的重要物质基础。

    第三大贡献是,汉代的书写,其书写方法和风格范式基本上全景覆盖,也就是说,后世的书写风格基本上由汉人的书写导引出来。王羲之谱系、颜真卿谱系乃至明清、现当代的扭曲谱系,都在汉代的书写中得到了呈现。

    上述三条,实际上是层层递进、互为一体的,统一的文字辨识体系的定型,是书写生态形成的基础,而书写风格则是在书写生态中完成的。

    讲讲秦隶是怎样变成汉隶的。非常复杂,中间反复糅杂,相比之下,前汉与后汉的区别较大,而前汉手写隶书与秦隶的差别反而较小。只要看看下面这些图例就可以发现。虎溪山前汉简是前汉简,睡虎地秦简是秦简,武威王莽新简是后汉简,虎溪山前汉简与睡虎地秦简更像一家人,也就是说秦简与前汉简的区别不大,同是汉简,前汉简与后汉简反而区别不小。进一步讲,汉字的演变不因为秦汉断代。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先得懂汉字,这是根

    需要补充的是,手写体还演变为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草书并不是东汉才发展起来,有了简省的需求,就有了草书,篆书也有草写。这里讲的草书是指我们今天理解的草书。草书一开始就是一种速记体,并不是通行的文字,秘书与长官之间可以大体互识,书写者自己当然可以认得。应用时间长了,有了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就被固化为类似章草的样子,那只是一种标准化字体,可能是后来人总结成了类似识字读本,实际上,从未出土过章草,倒是有隶意的今草大行其道。从前汉到后汉,草书更加简省和符号化,而且可以不讲究整齐划一,这就给文人笔戏创造了空间。东汉文人逐渐将其演变为一种游戏和创作,最终演变为书法艺术。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应该是在草书出现之后。

    写汉隶最终规范发展为为汉代的官方正体,东汉完全成熟为“八分书”,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碑隶。自此,经过大约300年的淘洗,中国人使用的文字定格于此。此后虽有变化,但是,已经完全处在一个“辨识体系”之中,也就是说,人们只要认识汉字,就能够认识这些隶书。今天我们把在汉代定型的中国文字称作为汉字,是非常有道理的,尽管今天的官方正体是印刷体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为什么字体至此不再演变了呢?学界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笔者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没有更强大的政治集团以更先进的文化取代汉民族文化。周代商,秦灭六国,汉代秦,这都是强者取代弱者。这些强者又有着先进的文化基因,它们用中央集权强迫按照规则书写文字,对前朝的文字取而代之。汉以后也有新的强大的政治集团一度掌控中原和北方,但是它们或者没有带来先进的文化,或者已经被汉族同化,因此没有对文字进行过颠覆或改革。它们可能带来过一些风格上的出新,比如李寻先生就认为魏碑体是鲜卑人的创造,而楷书又是自魏碑而来,因此,鲜卑人是楷书的创造者,笔者留此存证。

    其次,即使后来的外族统治者也有它们的文字,比如蒙元、满清,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反复沉淀,经典浩如烟海,已经无法取而代之。比如,敕命编纂《四库全书》,就不会再编一部满文的《四库全书》。

    再次,汉代中央集权统治时间长,有足够时间和文化约束力以形成稳定的文字结构。书写的专业化程度也明显提升,经考试合格的书佐等大量从事书写的专业工作者,承担了文字誊写工作,他们创造了快速简便的书写方法,也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结构,但文字结构的稳定性却得到了巩固。

最后,印刷术在隋唐的出现,也客观上遏制了进一步简化汉字乃至创造一种新书体的冲动。这样的复制技术,只需要将经典制作一次,即可大批量复制,省却了相当大量的繁琐抄写工作,这项技术巩固了汉字的结构定型。说是一篇短文,实际上并不短。但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应该具备这些文字学知识,通过我的梳理,您应该获得很多启发,这对书法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受用终身。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