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篇文章都能把你读哭……真算是见识到了啥叫“老戏骨”!

 圣贤教育666 2017-03-27

前两天,许久未露面的斯琴高娃

出现在节目《朗读者》里



这期的主题词是“眼泪”,

所以董卿问她:

最近哭是什么时候,

她说:没有。

观众笑了。


可当她读完 《写给母亲》这篇散文时,

她哭了,董卿泣不成声,

观众也都哭了。



斯琴高娃朗读的语速很慢,

文字也很朴实,

可听着听着,

环环的眼泪就下来了……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

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

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

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

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视频有点长,但相信我,绝对值得一看↓



被击中泪点的,

不止环环一个人……



能靠朗读就把大家都说哭,

很多人说她这台词功底也是没sei了,

可斯琴高娃却说:

一个角色只有先打动了自己,

才能感动观众↓↓↓



其实,斯琴高娃塑造过好多深入人心的形象,

但让环环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


一个是《大宅门》中

泼辣善良但又精明能干的二奶奶,



另一个是《康熙王朝》中

雍容大气又霸道武威的孝庄太后。



很多人说,单看剧照,

就能感觉到“老戏骨”的气场扑面而来。

的确!


比如,对孙儿之慈爱


对苏麻之疼惜


对大臣之威严


对家奴之大气


就算是叛军攻到了大殿门口,

依然镇定自若


自觉命不久矣,

便退去了服侍的众人,

解带宽衣、席地而坐,

又是何等的洒脱。


其实,孝庄是一个既不同于吕后,

也不同于武则天的女政治家,

她对家事、国事洞若观火,

具有治国韬略和手腕。

但作为康熙的祖母,

她又一心辅佐,怜爱有加

几次在重要关头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一个真正的女政治家

不是一瞪眼就能表现出生气,

画个烟熏妆就是腹黑,

让人物变得有灵魂的,

永远只有「演技」



据说,在塑造孝庄的过程中,

斯琴高娃到了寝食难安的程度。

在剧组里,她经常失眠,

整夜睡不好觉,

满脑子都是孝庄这个人物。


她对住对门的该剧总制片人刘大印说:

“我老是想着这个角色,

睡不着,心里一直很紧张,

感觉这个角色分量很重,怕自己演不好。

来的时候,我带了些药,

有提神的,也有安眠的,

每天都吃,

叫孝庄闹得我是食不甘、睡不宁啊!”


刘大印事后评价说,

斯琴高娃演的孝庄,

真是演到骨子里去了——

孝庄带有蒙古血统,

而斯琴高娃也正好是蒙古族,

从年龄、身材,都与这个人物非常贴近。

不仅如此,斯琴高娃在塑造人物过程中

还紧紧抓住了人物的核心,

眼神儿里全是孝庄。



当然,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在这样教科书般的演技背后,

是她异于常人的努力与付出。


斯琴高娃出身于军人家庭,

父母都是军人。

五岁那年,父亲离世,

母亲带着她们姐弟三人回到了内蒙古的小县城。

捡野菜、捡牛粪、推碾子,

还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

这些在别人看来是艰辛,

她却说是自己成长的养分。



1963年,还在上中学的她,

凭借出色的“盅碗舞”表演轰动了整个县城,

后来成了内蒙古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


1979年的电影《归心似箭》

是她第一次出演大银幕。



但让更多人熟悉她的是电影《骆驼祥子》。

为了演好虎妞,

她不惜扮丑、增肥,

把皮肤画黑,还戴上夸张的假牙。



虽然没有学过专门的影视表演,

但她的努力还是获得了认可↓↓↓


第六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第七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这俩奖在当时的分量,可是不轻。



1983年,斯琴高娃又受香港导演之邀,

出演了文艺片《似水流年》。

这片子在第二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仅斩获最佳影片大奖,

还为斯琴高娃夺得了影后奖杯。

这也是内陆女演员第一次在香港金像奖上摘得影后



但在佳作背后,满是她的辛苦和伤痛。

为了在剧中呈现出最佳效果,

她曾三次坠马,第一次轻度脑震荡,

第二次面部受伤,

第三次更是严重到尾骨摔裂……

如今,她的左腿膝盖甚至已经没有骨膜,

每走一步路都很辛苦。


可回忆起这些经历,

她未曾有一丝怨言:

“因为那是我的职业,

我再摔坏,再怎么样受伤,

都是我乐意的。”




她总说自己笨。

为了不千人一面,

她对每一部戏,都万分用心,

为了消化台词,更好地融入角色,

她甚至半夜三四点都不敢睡觉,

生怕浪费时间。



戏,她要演到极致,

日子,她也要过到极致。

她离过两次婚,

好在第三次遇到了对的人。


他是瑞士籍华人音乐家,

沉静内敛,

而她心直口快。

极为互补的两人,

这一携手就是30多年。

“她忙的时候,尽量不去打扰她,

她需要我的时候,就出现在她身边,

让她心里能够舒服和踏实。”



这些年,斯琴高娃不常露面,

不上综艺,不喜欢参加活动,

就连开了微博也没有时间顾及↓↓↓



对于如今已经泛娱乐化的影视圈,

斯琴高娃并非没有看法:

“现在很多导演、演员,

好像也不太在乎这个,

也不去揣摩一下故事的逻辑、人物的逻辑,

更谈不上什么相互讨论、切磋了。”


这种太快、太草率的创作环境,

让她感觉难以适应。

“我始终觉得,创作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

应该是非常严谨、非常真、非常讲究的一个状态,

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或许在外人看来,

表演功力深厚、得奖无数的斯琴高娃,

已经算是功成名就。

可她偏偏是个喜欢突破的人,

“未知的东西太多,必须要不停地学习。

只要能动,我就还会有一种狂妄的演戏欲望,

到死为止。

因为塑造人物,

是很让我喜悦和感兴趣的事情。”


嗯,好的演员,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环球人物新媒体原创文章

转载须经授权


2017年《环球人物》全新改版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在线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