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遗余力不如借力卸力!两种发力方式助你四两拨千斤

 长沙7喜 2017-03-28

志哥说球


关于羽毛球如何发力,在过去我们已经讲了很多。


大多都是正面怼的主动发力方式。



但对打羽毛球来说,这种主动的发力方式显然不可能持续整场的使用。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下两种懒人的发力方法:借力、卸力。



借力


一种神似中国太极拳“借力打力”的发力方式,讲究将对方的力量化作自己的力量去给对方更大的伤害。


(功夫中,这个镜头想必大家都看过,借力概念也是如此)


在羽毛球运动中,借力击球是借对方快速、大力击球的力,在自己的球拍产生作用力反弹给对方,是一种遇强则强的发力方式。


在反弹的同时,如果再加上自己的主动发力,带来的发力效果一定更加显著,是一种遇强则更强的发力方式。


不主动发力

依靠球拍反弹力的击球方式。其精髓在于对拍面的控制。


所以不主动发力的方式多是“挡”的动作。



当对对方的来球作出预判后,移动到位,摆好拍面静候来球,使球反弹回对方半场。


应用场景一:接吊放网


此时就可以借着对方的吊球力量使球在拍面上反弹过网。


(注意蔡队的拍面方向)


应用场景二:接杀挡网


如果对方的杀球快且重,落点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区域可以摆好拍面,依靠反弹过网。


记住!过网的高度和拍面的角度有关(如果对方下压一拍的力度不够的话,则要主动发点力助攻挡网);


林丹(白衣),接石宇奇(蓝衣)下压挡网


应用场景三:平抽时轻挡网前


在双方进入到平抽挡状态后,一方选择不发力轻挡网前,往往会打乱对手的击球节奏。


(李俊慧最后的轻挡网前)


应用场景四:拦吊对方的半场球


拦吊时,不需要发力,把球拍高高举起,静候对方的来球。


林丹的拦吊网前示范


主动发力

带有主动发力的借力击球,球拍反弹力+主动发力。往往能在对方回球速度的基础上加快球速,不给对方以反应时间。


所以带有主动发力的借力击球,多是“弹”的方式。


应用场景一:接杀弹后场


在对方杀球质量不高,不是很重的情况下,借力弹后场,依靠手臂的主动发力。


在弹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主动变线,以调动对方后场队员变被动为主动。


借力弹后场


应用场景二:接杀抽对角线


如果对方的杀球比较平,质量一般时,完全可以快速抽对角线,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因为如果杀球质量一般的话,他的下一拍的连贯很难完成。


主动抽直线


发力打对角


应用场景三:平抽时,加力平抽


加力平抽,对方抽的快,我方主动的借力再抽速度会更快;


红衣队员的快速变线


卸力


羽毛球中的卸力,很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咏春。咏春有最基本的三点摊、膀、扶



卸力就是其中“摊” 的过程。化解对方的锋芒,让对手有力使不出。


在对方进攻犀利,球风顺风顺水时。要避其锋芒,避免和对手硬碰硬。


因为此时对方的“手感”很好,暂时的示弱以避其锋芒是更好的选择,而卸力击球恰好能挥神效。卸力多应用于卸掉对方进攻的力量,因为对方进攻时的落点不同,使用的接杀防守的动作也不同。


应用场景一:当落点在正手位时


当击球落点在正手位时,当快接到球时会有一个随球往后拉拍的动作,起到缓冲效果;


注意这个缓冲的动作


应用场景二:当落点在追身位时


当对方的击球落点在自己的追身的位置时,可以有一个上提动作。这样能保证回过去的球比较平;


注意傅海峰的动作


注意接球员的动作


注意右侧红衣队员的提拉动作,回球贴网而过


应用场景三:当落点在反手位时


当击球落点在反手位时,此时动作要换成反手接杀站位,重心向反手位过渡,拍头向边线移动,以起到缓冲作用。


“白鹤亮翅”般的缓冲卸力挡网


这样看,羽毛球和中国功夫,有那么些许的相似之处。


刚正面是愣头青小伙子喜欢干的事儿,不仅没有大力出奇迹,反而会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对方。



真正武林中深不可测的老师傅,都是巧发力、借力打力。


羽毛球也是如此,只顾杀球、进攻、下压,不是真正的取胜王道,真正的取胜王道,是四两拨千斤,没使几分力,就把对手吊的满场跑。



为了成为一个老球棍,我们还要努力。


各位球友,关于借力和卸力,你们有什么心得和问题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处留言。点赞数最高的,将会获得小编的20元红包的“最佳留言奖”。


球友们还在看:



千万不要忽视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会毁掉你的羽球生涯

警惕!打羽毛球这几种坏习惯,对身体危害无穷

用蛮力?别傻了,学会了这些,你的杀球才会一击中的,事半功倍



 进入有100万球友的羽毛球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