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索要工钱,全村人把棺材抬到包工头家

 昵称16436572 2017-03-28

为了索要工钱,全村人把棺材抬到包工头家

塞尼

2016-08-12 15:34:35   编辑: 宋家金   信息来源:产业人网

464

字号:A+AA-

t0170912953eab84ed2.jpg

“志成死了”.什么?当村里人听到志成的死讯时,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平日里志成老婆菊梅用轮椅推着志成在村子里听留守人员聊天,让他散散心.自2014年志成在建筑工地上从4楼摔下来之后,老实巴交的志成再也不能够用体力挣钱为自己的小儿子盖上新楼房,风风光光娶儿媳妇.

在豫东平原,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种植还是传统模式,养殖还是老方法,孩子多的家庭仅靠种植养殖不能满足日常家庭开支,绝大多数村民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外出务工养家糊口.每逢春节后,他们便背着大包小包到大城市谋生,号称流动大军的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没日没夜,不畏炎热寒冷,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

生于60年代末的志成,小学没毕业便辍学回家务农,家中兄妹三人他排行老大,十来岁便和邻居一起到建筑工地做小工,为父母分担家里的负担.面相和善,身材魁梧的志成,在工地上干起活来不但能干还比较麻利,包工头都很喜欢他,建筑工地老板每次到工地都会主动要求看看他,每年春节刚过附近村的包工头都提前争着向志成父母要求让他到自己的工地干活,在工地上他还与工友们关系处理的很好,心里清楚自己家庭情况,他不舍得花在工地上靠出卖体力挣的钱,不抽烟、不喝酒的他相比较其他工友每年省下不少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志成到了该结婚的年龄,80年代的婚姻还比较传统,并且还没有”天价”彩礼的说法,父母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用土坯盖了三间主房,紧挨着主房又盖了一间小房子作为厨房,经过亲戚邻居介绍,志成和邻村的菊梅喜结连理,就在这样的一个小院子里,父母为他们举办了婚礼,没过多久,又按照村里的习俗为他们买了新的锅碗瓢勺分了家,小两口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日子,农闲时节,菊梅留守在家,志成到工地打工挣钱.聪明好学能干的志成也掌握了建筑工地上的技术活,砌砖,粉墙样样精通,在老家,邻居家房子漏水了找他维修他都积极主动,谁家建院墙,盖猪圈,羊圈,只要喊他,他都是放下自己家的活去别人家帮忙,有时连碗水都不喝人家的,从不索求任何回报.

志成在工地上的工钱也前后经历了从每天1.5元,3元,5元,10元,20元到每天100元,150元,200元到现在承包活干,农民凭借自己的体力,干的越多挣的越多,近两年农村小两口在工地上包活干的现象随处可见,更有甚者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工地上,老婆边干活边照看孩子.志成都会带着菊梅到工地打工挣钱,把三个儿子交给父母看管,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吃住,三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再也没有继续读书深造的念头,便辍学在家.

在农村,如果十来岁不读书就到技校学习一门技术或者到沿海地方进厂打工,志成的三个儿子虽然很聪明,小学毕业后能够以优异成绩通过乡里的小升初选拔考试,进入初中后,他们对学习没有太大兴趣,每次考试成绩在班里中游水平,看着孩子不愿意去学校读书,志成夫妇也不埋怨孩子,他们也希望自己家孩子生活过的好一些,志成托关系让他们到电子厂上班,不到一个月全都偷偷溜回来又跑到亲戚所在工地打工。志成对教育管理孩子似乎不那么严厉,哪怕孩子犯再大的错误,从没有动手打孩子,但三个孩子都肯干,在外挣的钱不舍得花,每年春节前回到家都把挣到的钱如数交给父母,不论在家里还是外出,小儿子虽然有事爱逞能,但从不给父母找麻烦,家里的生活过的充实而平淡.

三个儿子虽然没有固定工作,兄弟三人能干肯干,并且聪明好学,经过在工地上的磨练都能熟练掌握建筑技术,他们承包活自己干,有时干到深夜还不去休息,他们还处于长身体阶段,每次吃饭都是母亲买好饭菜,随着年龄增长,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到了结婚年龄,他们一家人在村里为人好,他们的生活邻居们看在眼里,相互争着给他们介绍对象.志成按照当地习俗,为两个儿子盖了两所二层楼房,下帖后,选了好日子为他们先后举办了婚礼.他们一家人外出打工挣钱的积蓄,办这些事所花的钱对他们家来说没有一点儿经济负担,志成为他们分了家,一年后两个儿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俩用自己的积蓄办了满月酒.村里人都夸志成一家,然后志成夫妇最不放心的还是小儿子的婚事。他们想着多挣些钱为小儿子盖上楼房,买辆小轿车.

志成夫妇春节后就和大儿子被邻村包工头的小货车拉到省会城市郊区建筑工地上.这两年,随着城市建筑的饱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建筑工地而留守在家,他们三个人和工地上其他人一样,劳动报酬按工分计算.2014年7月份天气异常的炎热,吃过午饭后没休息就开工干活,志成和大儿子一块站在用竹笆放在钢管上的的架子上粉墙,菊梅为他们用铁锨送粉墙用的灰,突然,由于竹笆没有用钢丝固定死,竹笆的一头掉下去,另一头也顺着滑落下去,站在这块竹笆上的爷俩一起从四楼掉下去,反应极快的大儿子落到二楼用一只手拽住了钢管架子,带着心中的恐慌自己慢慢安全地从钢管架子上通过窗户跳到屋内.志成扑通一声从四楼落在地面,菊梅看到丈夫和儿子掉下去,当时就吓昏了过去.等120急救车把志成和儿子送到医院,工友们自发为志成筹齐了押金,志成大儿子作了全身检查,身体无大碍,昏迷了几天的志成醒来时不能说话,浑身也没有知觉.

为了给父亲治病,三个儿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借遍了亲戚邻居,由于他们在工地上没有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医疗保险,所花的医疗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兄弟三个找了包工头好多次,后来被逼无奈包工头前后送到医院6万块钱,开发商也派人去医院看望几次,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后,志成慢慢能张口说话,但是说不清楚,志成可怜花钱,要求回到老家医治,经过医生的同意,兄弟三人便把志成从省会城市医院接回农村老家调养.

在农村老家养病期间,志成感觉不舒服时菊梅和小儿子拉着他到乡镇医院或者县城医院检查,住上几天然后拿点药回家继续养着,天气暖和了,菊梅用轮椅推着志成在村子里人多的地方转转,大儿子和二儿子进厂打工挣钱养家和给父亲治病,2015年4月份志成吃不下饭,菊梅和小儿子拉着志成在县城医院治疗一个月,志成用半天说不出一个字的语速给菊梅说别再浪费钱,拉回家等死算了,三个儿子一致认为,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治疗,只要人活着,家人心里比啥都高兴.

2015年7月末,志成死了,他死的那么突然,大儿子刚满30岁,小儿子还没有成家,面对父亲的死去,他们不知所措。事故发生在工地,工地应当承担医疗费用和安葬费,三兄弟跑多次到工地找包工头和开发商讨说法,包工头说6万块钱里已经有医疗费和安葬费,包工头以各种理由阻拦着不让见开发商.乡亲们都知道志成家的情况,想着帮他们一把,志成的弟弟和三兄弟一起找到村支书,把父亲的情况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村支书和志成堂兄堂弟六七个人一起到工地找开发商。

刚到工地,包工头也没找到,电话也不接,开发商说在外地等过两天回去,二儿子和大儿子去了工地,他们在工地附近住下来等着开发商和包工头,大儿子在老家守着躺在冰棺里的志成.在哪等了三天,令他们意外的是,开发商和包公工头一起来见他们的.当村支书把详细情况刚说完,开发商立即站起来扇包工头两个耳光.开发商说公司先后拿出医疗费30万时,他们惊呆了,志成家只收到6万元,包工头并未说清楚剩余的钱的去向.经过一个星期的谈判,最后开发商同意给十万元作为安葬费和补偿费用,开发商承诺剩余的24万医疗费用将给他们兄弟三个.

正值三伏天,志成在冰棺里放了一个多月,在农村传统习俗,人死了要落土为安,让死者安息.可志成跟着包工头打工两三年了,还有很大一部分工钱没有算完,工友们都说包工头有钱,但是黑心的包工头就是不愿意给他们结清,三兄弟跟包工头联系好多次,包工头找各种理由不见他,始终不愿意算账,三兄弟无奈之下,用农用三轮车拉着冰棺、发电机组把志成的尸体拉到包工头家里,村里人知道后一家一个人,自己家族的一家两个人自发和他们一起去包工头家讨工钱,当他们走到村头,村里人传开了,包工头听说有工人拉着冰棺来他们家后和老婆孩子偷偷跳墙头溜走,乡亲们把包工头家大门撞开,把冰棺放在包工头院子里,百十来人24小时轮流守在包工头家等着他回来,包工头在村里但不敢回家,三兄弟在他们村里放言,如果再不回家,把父亲安葬在包工头堂屋里.

包工头一家人在外躲着也不是办法,两天后,包工头偷偷报了警,并且暗地里找村支书出面调解该事,乡派出所,司法所两村村委出面调解,当他们三兄弟看到包工头时,蜂拥而上挥着拳头要狠狠地揍包工头,被派出所长和司法所长拉开,他们用仇视的眼睛盯着包工头,在长达五个小时的调解下,包工头被逼无奈同意将欠志成的5万元工钱先付两万,剩余的3万由乡派出所和司法所做担保,在白纸黑字上面签字按上红色手印,三兄弟把志成拉回家安葬.

后来,听志成大儿子说,虽然他和派出所、司法所都有一份协议书,最后剩余的钱还是没要回来,派出所长调到了其他乡镇,新来的所长并不了解此事,三兄弟曾经多次找过司法所长,但是总见不上面。菊梅也不想让儿子再找事,欠条和钱的事就再没人提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