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眼力要毒 2017-03-28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日渐红火。仅今年前两个月,内陆票房就突破了百亿大关。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老国营电影院却接连陷入经营困境,大多关张倒闭。上世纪90年代,本市共有包括光明、大光明等在内的国营影院30多家,而到现在仍在营业的仅剩3家。老国营电影是就此沉落?还是另辟蹊径?

国营老旧影院风光不再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始建于1919年的天津老字号国营影院“光明影院”坐落于和平区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滨江道,是天津成立最早的影院之一,共有4个放映厅,最小的不到40个座位,最大的可容纳200多人。但即使周末和节假日,影院的上座率也不足20%。这个周末,记者来到影院,看到一个影厅正在放映时下热映的影片《金刚:骷髅岛》,但里面只坐了4个观众。一位观众对记者说:

“电影院还行,就是小点,也不好找。我们是正好是下午逛街,他放映的这个点和我们的安排比较合适,就过来看了。确实人挺少的。”

光明电影院隶属天津市电影公司,距今有近百年的历史,建筑风格为法国式建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里可不是这样的光景——历史上,光明影院曾接待过多位知名影星,其放映场次、观影人次、票房收入三项指标一直雄踞全市影院首位,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而如今,这座老国营影院早已辉煌不再。数据显示,光明影院近4年的票房始终徘徊在200万元到300万元之间。而天津金逸影城、万达影城单家店的年票房总收入都在千万元以上。

光明与万达、金逸等现代影城相比,显然在装修档次上有不小差距,难以吸引年轻人——这支票房消费的主力军。2010年,光明影院进行重新装修,对两个大放映厅进行了设备更新。由于资金原因,两个小放映厅直到2015年才进行3D放映设备改造。另外,比起现在动辄十个厅的影城来说,光明影院放映厅少,排片间隔长,场次也少,因此流失了很多观众。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其次,光明影院虽然坐落在滨江道,却不在城市新兴的商业综合体中,缺乏消费集聚效应。这也是影响上座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光明影院却一直坚守着。而比“光明影院”多了一字的“大光明电影院”,却在2009年就关张了。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国营电影院路在何方?

据统计,上世界90年代,本市共有包括光明、大光明等在内的国营影院30多家,而到现在仍在营业的仅剩3家。在2011年前后,一大批大家熟知的老国营影院集中关张。

不少国营影院也在倒闭前进行过“垂死挣扎”,如将单一影厅改造成多个小厅;还有的想过要不要尝试私人影院点映模式等,不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除了急流勇退,重新调整定位,国营电影院还有什么华丽转身的道路吗?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教师张鹏认为,国营电影院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先天条件就使其难以融入现今的电影产业链中。与其守着这块场地艰难求生,不如利用自身的文化品牌,重新进行包装。而迈出这一步,需要政府的支持。

张鹏认为,“目前最可以借鉴的例子就是北京的首都电影院上海的大光明影院。首都电影院的原址在北京前门,重新翻建后,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认证了老字号,并主打首都电影院的文化品牌,重新进入市场。目前,在本市的远洋未来广场就有有一处首都电影院。”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首都电影院天津店

“而上海大光明影院则是本市最可以借鉴的,因为他主打的卖点就是中国电影史,本市大光明电影院有着类似的历史。目前,上海大光明影院在长三角的各大城市已经拥有不少院线,还会定期举办一些与老电影相关的展映。而上海大光明的转型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海市政府完全把电影作为文化招牌,把电影院作为最好的文化名片。”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上海大光明影院办的《乘风破浪》首映礼

除此之外,张鹏指出,除了投入市场,与万达、橙天等院线对抗,还可以另辟蹊径,转型为艺术院线。

“这个例子,是电影资料馆。得益于新媒体时代,借助公众号的宣传,原先不受重视的学术放映开始受到追捧,再配合一些导讲活动,很多场次不仅爆满,甚至一票难求。目前,全国艺术影院联盟已经成立,艺术影片市场正好处在起步期。而且,与常规影院不同,由于播放场次的限制,艺术院线需要的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超大屏幕,这与国营电影院的现状正好相符。因此,剑走偏锋,回归电影本身,或许也是国营电影院的一条出路。”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电影资料馆

天津自开埠起

有多少戏院、电影院

悄悄地立起

悄悄地更名

又悄悄地离开大众的视线

作为记录历史的活教材

它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也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

就像是一部

承转城市故事与记忆的放映机

让我们轻轻地打开它

在胶片的轮转中回顾天津的光影故事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1916年兴建,名北洋戏院。1946年初,北平芮克电影院陈金凯、刘文启等集资接兑天津北洋戏院,专映外国电影,更名北洋影剧院。1951年6月,市总工会接管,改名“小剧场”,在上映电影的同时,以天津越剧团演出越剧为主,兼演曲艺等。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文化大革命”后改名延安影剧院,曾隶属天津市演出公司,后归属天津市电影公司。1996年建成多厅影院,至 2000年底建成7个电影厅和3个录像厅。如今,延安影剧院已变身珠宝城,开张纳客。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北京影院的前身是大华影院,在德租界威廉街(今河西区解放南路),是俄国商人库拉也夫于1916年创办。当时主要上映美国“八大公司”的影片,观众主要是租界内的外国人 。1931年影院更名为“光陆影院”。1939年遭火灾后重建,改名“光华电影院”。抗日战争胜利后,该院经常上映苏联影片,受到群众欢迎。1950年该院由苏联影片输出公司经营后,改名“莫斯科电影院”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有网友回忆说:“少儿时(五十年代)比较喜欢去“莫斯科影院”,主要是环境安谧,椅子宽大、舒适。当时剧场内围墙上有一圈俄式建筑的剪影,电影放映后剧场关灯,而俄式建筑剪影后面会发出微光,然后渐渐灭去...”

1952年12月移交给天津市文化局,1969年更名“北京电影院”。1990年,经过装修改造,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如今,北京影院仍然还在,但是已经不放映电影了。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1917年由英籍印度人泰莱悌与华人经理韦耀卿合资创建,原称为“蛱蝶电影院”,影院在当年专门放映米高梅公司拍摄的西方故事片,票价昂贵,是达官显贵的乐园。80多岁的市民朱老先生曾回忆30年代前后到那里看电影的情形:“当时有很多非常不合情理的规定,英殖民者要下大力量贯彻他那个殖民主义传统。一个是票价高,另外一个就是他每天基本上就演两场,最多三场,大部分都是没有翻译的。他服务对象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和所谓的当时的高等华人。”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天津租界地,日商接管“大光明”,并只允许放映“有助于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片子。1955年11月,“大光明”归为了国营,1957年,这里改建为天津市第一家“宽银幕立体电影院”。

1965年更名海河宽银幕影院,1982年更名大光明影剧院,1987年第一家引进英国道尔贝立体声放映音响设备。1988年,影院重新进行改造装修,设豪华录像厅、酒吧、大型卡拉 OK 伴唱厅、电子游艺室等,被评为第一批特级影院。

如今,大光明影院也不再放映电影了。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1922年建,当时叫平安电影院,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场内设有大厅,内设包厢,有1000多个座席,放映第一轮影片。1924年列宁逝世后,中共天津地委曾组织 500多名青年举行追悼大会,会后在平安影院放映《列宁的葬礼》。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1929年,这里曾放映美国电影《歌舞升平》,为天津市第一家放映有声影片的影院。上世纪60年代初,这里改为音乐厅,同时放映电影,为音乐、电影两用的演(映)出场所。再后来小白楼改造,老音乐厅被拆除。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和平影院的前身为“明星大戏院”,地址在法租界27号路(今和平区新华路),为广东人陈宜荪、陈理范父子创办,1927年2月5日开业。该院既放映电影,也演出戏剧 。20世纪40年代 ,该院放映西片使用了“ 译意风 ”(对外国原版片进行翻译),观众带上耳机,能听到华语对白。这在当时是该院独有的设施。

解放后,该院由华北影片经理公司天津办事处收购经营,1951年1月改名“和平影院”。1988年该院进行改造,1990年1月恢复营业,被定为“甲级电影院”。1991年影院进一步改善设备设施。当年9月,经市文化局、市物价局联合评定,批准该院升为“特级电影院”。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有网友回忆道:“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那时候有个专门收费的小黄本,一看到老师让班长去搬小黄本了,就知道又有费用要收了。老师在黑板上写“看电影, 2元”,我们就跟着在小本本上抄,回家问爸爸妈妈要了钱签了字,第二天老师就带着我们步行去电影院看电影了,那时候看得电影也很杂,《妈妈再爱我一次》、《焦裕禄》、《秋菊打官司》,什么类型的都有。”

和平影院如今已经大门紧锁,从玻璃门外看进去,电动车、水桶、椅子、广告牌等凌乱地摆在那里,里面墙上和门上还贴着DQ和吉野家的产品广告。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1939年希腊人马莫腊斯兴建。1955 年市文化局接管改为曙光影院,座席 800 个。1987 年进行改造,内外装修后为豪华特级艺术影院。 1988 ~ 1992 年连续五年年收入 100 万元,连续被评为区级、市级先进单位。 1990 年被评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单位。

1997 年,区文化局自筹资金重建曙光影院,先后投资 1600 万元, 1999 年 10 月 1 日竣工开业。重建后的曙光影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2500 平方米。三楼为豪华电影厅,座席 223 个。另设录像厅和小卖部,一、二楼对外出租,经营餐饮、娱乐。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王先生回忆说:“60年还是61年的时候,看有些小孩为了看场电影,还穿了新衣服,家长带着去,好像是种集会。开演的时候,灯一关,服务人员用手电筒给你引导到座位,当时我小的时候一看,挺羡慕人家。他们老在这里来回走,每场每场,能看多少次电影。我当时看得是《刘三姐》,歌大家都爱听,也比较脍炙人口。”

如今,曙光影院也已经关闭了,其中的一部分改为了歌舞厅。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儿童影院的前身为亚洲电影院,始建于1940年。1955年6月1日被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命名为儿童影院。1985年原址重建 。新建筑为3层白色楼房,院内有花坛、喷水池和一座表现少年儿童生活的雕塑 。1990年,该院由市文化局定为“ 甲级电影院 ”。1994年市电影公司投资对该院进行多功能改造 。竣工后,为挖掘潜力,增加收益,在首先满足儿童看电影需求的前提下,也适当安排成人场 ,并于1994年12月更名为“小光明影院”。

当时由于还没成立少年宫,因此影院两旁的配房开设了儿童阅览室、图书室、舞蹈室、故事室等等。当时许多艺术家都是这里的“常客”,无偿辅导孩子的排练。著名雕塑家古元先生高兴地承担了影院雕塑的创作,为更好地创作,他深入学校采风临摹找感觉……

那时儿童影院放映的基本都是与孩子有关的故事片、木偶片、剪纸片、动画片,票价只有5分或1角两种,大多数观影活动都是学校统一组织去的,看完电影还要写“观后感”、“影评”,所以影院的院子里辟有“影评栏”,影院还出版“影评报”,不少孩子就是从那时起爱上电影、爱上写作。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儿童影院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是孩子们放飞心灵树立理想的地方,影院以孩子成长为宗旨的经营特色,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当时许多外省市电影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与专家,专程来这里考察学习。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许瑞生先生曾回忆说:“最主要的看电影,还是儿童电影院,现在是群众艺术馆。天津所有像我这个年纪的学生,全都是靠那个电影院养起来的,那个电影院里,不光放儿童片,什么片子都放,那个电影院好在它便宜。我在那看过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流浪者》,还有欧美一些文学作品《简爱》、雨果的《悲惨世界》,还有狄更斯的那些作品。对我后来搞文学创作,搞艺术创作,都很有好处。对天津,尤其是我这一拨人,谁提到了,都会说它功德无量,特别是对我后来从事艺术这个行当,真是太重要了。”

如今的儿童剧院已改为群星剧院。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十月影院坐落在河北区中山路,1954年10月建成开幕。这是解放后天津市新建的第一座电影院,名称是为纪念苏联十月革命36周年而命名的。建筑风格以中国古典建筑造型为主,吸收苏联建筑工艺的特点,其设施设备当时在全市堪称一流。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十几年间,影院进行了三次修理,全面提高了放映质量和服务档次,1987年该院又进行内外装修改造,安装软座椅,添置立体声放映设备,全面提高了放映质量和服务档次,当年10月1日竣工复业,由市文化局定为“特级电影院” 。1988年安装了70毫米放映机,放映了超宽银幕国产影片。

2012年,十月影院完成建筑主体的重建工程。新十月影院恢复了原有的苏式风格,规划建筑面积达近16万平方米,将升级为集商业、商务、居住、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商业文化广场。

如今,十月影院被改成了二人转剧场。

● ● ●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虽然相比前面几家,红旗剧院的历史要短得多,但留给人们的记忆却并不少。红旗剧院是在1988年建立,当年和滨湖剧院几乎同时开业,始终以戏曲类演出为主,主要是评剧,兼顾地方戏曲,算是综合剧场,也放过电影,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影剧院。2012年,红旗剧院停止使用。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所幸,2013年,南开区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红旗剧院提升改造列入文化大发展重点项目,2014年即对其进行了改扩建。2015年10月9日,坐落在红旗路上的红旗剧院修葺一新,重新迎接爱戏的市民,只不过,再也不放电影了。

老国营电影院为何风光不在?一起来看看这些记忆里的老电影院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