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人有原則嗎?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尊重。 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隱衷,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傳說。 也許你的朋友還向別人吐露了這隱衷,你仍要當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 樣,不可讓秘密由你傳播出去。 你的朋友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出現。但是,這不能成為理由,認 為你因此就有了隨時在他面前出現的權利。即使對你最好的朋友,你也 沒有這個權利。 當你的朋友處在大幸福或大悲痛之中時,你要懂得沉默,不去打擾他, 這是你對他的大尊重。 從字面上看,施捨是居高臨下的,供奉是卑躬屈膝的,饋贈是平等的。 從實質上看,若不是出自愛心,三者皆虛偽,若是出自愛心,其間的界 限便消融,施捨、供奉也都是饋贈。 把自己喜歡或需要的東西送人,並且只是出自愛、同情、感恩,絕無圖 報之心,才是真心誠意的饋贈,也才配叫做饋贈。對於施捨和供奉,這 個標準同樣適用。在這裡,行為和動機都是重要的。在行為上把自己不 喜歡或不需要的東西送人,在動機上行善圖報或沽名釣譽,就無權稱作 施捨和供奉,只能稱作做秀和交易。 做事有兩種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關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 於是做事時必定會充滿焦慮和算計。另一是道德的境界,無論做什麼 事,都把精神上的收穫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靈魂修煉和完善的手段, 真正的目的是做人。正因為如此,做事時反而有了一種從容的心態和博 大的氣象。 從長遠看,做事的結果終將隨風飄散,做人的收穫卻能歷久彌新。如果 有上帝,他看到的只是你如何做人,不會問你做成了什麼事,在他眼 中,你在人世間做成的任何事都太渺小了。 在一個人人逐利的社會上,人際關係必然複雜。如果大家都能想明白人 生的道理,多多地關注自己生命和靈魂的需要,約束物質的貪欲,人際 關係一定會單純得多,這個世界也會美好得多。 由此可見,一個人有正確的人生觀,本身就是對社會的改善做了貢獻。 你也許做不了更多,但這是你至少可以做的。你也許能做得更多,但這 是你至少必須做的。 世界上特立獨行的人為什麼這麼少?原因有二。一是懶惰,因為一個人 要對自己負責,真正實現自己,成為一個獨特的自己,是必須付出巨大 的努力的,許多人怕吃苦,怕麻煩,就寧願放鬆自己,做一個平庸的 人。二是怯懦,因為在一個大家都平庸的環境裡,少數人若仍要追求優 秀和獨特,就會遭到譏笑、嫉妒甚至迫害,於是為了自保而退縮,違心 地隨大流。 由此可見,是多數人的懶惰導致了少數人的怯懦。相反,如果人人都對 自己負責,以優秀為榮,因而也就能夠欣賞別人的優秀,這樣的環境是 最適合於特立獨行的人生長的。 |
|
来自: 向雲樓 > 《23。向雲樓文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