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脊柱全息疗法”是同有三和中医机构扶阳诊疗体系中非药物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高圣洁老师,女,1957年生,河南周口人,是道家内丹隐修派的传人,几十年来深入研究了中国医家的《黄帝内经》和传统的按跷术,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正脊、按摩经筋、脏腑推拿的手法。本法以脊柱为核心,把人体经筋与骨、脏腑、形神做了贯穿,从整体观角度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的起手和收功做了总结,并对按摩术以往师徒秘授的诸多窍诀进行了解读。
《难经》说:“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这是指中医的四诊。四诊之中以“望而知之”为上,圣洁脊柱全息疗法以望诊为主,同时兼有触诊和问诊。
望诊首先是望头面部。中国的相面术把头面部分为三庭五眼,“三庭”,就是把人的整个头面部从上到下分三等份;“五眼”是纵向分五等份。 圣洁脊柱全息疗法的望诊,依据的就是传统相面术的“三庭五眼”,因为从全息的观点来看,整个头面部就反映了人体脊柱和背部的全息。三庭五眼及对应部位见下表:
三庭五眼对应部位表
五眼中间一眼是鼻子,代表脊柱。两边四眼为人的两侧背部。 上庭,眉毛以上,对应颈椎;中庭,从眉毛以下到鼻准头这个位置,对应为胸椎;下庭,从鼻翼到下颚,称之为腰骶部。其中从鼻翼到上嘴唇对应腰椎;从下嘴唇到整个下颚对应骶骨和骨盆。 “三庭五眼”是诊断的依据,要仔细观察,从中间设一个正中线,分别看这两边的高低、大小、曲直和对称性,不对称就意味着脊柱存在问题。 明白了望诊的原理,临床看到患者两个眉毛高低不一,就提示诊断为颈椎有问题。如果患者眼睛大小不一样,对应的地方就是颈胸椎结合处。 看看下图这位患者,两眼睛大小及打开程度都不一样。这还是她康复以后的照片,比刚治疗时已经好了很多。她治疗前比现在的状况严重得多,从小颈椎就有疼痛问题。她接受手法治疗的时候是18岁,拍下面这张照片的时候已经是治疗一年后了。 下图中患者眼睛与眉毛左右对比差别更大一些。她的症状也比较严重。 下图的鼻子是不是弯得很严重?从这个弯度看,问题也是出在颈胸椎结合处,从肩胛骨胸7往下侧弯得更厉害,从脊柱全息的角度看,就可以判断患者的胸椎是侧弯的。 鼻子侧弯,加上两颧骨大小不一和双肩高度不一样,可诊断胸椎侧弯。 如果加上患者双手臂粗细不一,则说明病史较长。两嘴角如果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两腮部大小不一,下巴歪斜均为腰部脊柱和骨盆倾斜。 再看下图这位患者的耳朵,一侧耳朵的耳垂非常饱满,另一侧耳朵耳垂细小,两边极不对称,从脊柱角度来说是与胸椎病变有关。这位患者初治疗的时候,耳垂细小。经过将近两年时间的治疗,气血慢慢充盈以后,耳垂变得圆润一些。当然与正常人还是不一样,但耳垂较治疗前是丰润对称一些。 再看下图戴帽子的小孩,仔细观察他的颧骨,两边颧骨高低不一样,大小不一样。然后观察他的嘴唇,上嘴唇往左,下嘴唇往右偏斜,上下嘴唇不对称。并且,右边这个法令纹很浅,而左边的这个就非常深。这是一位脑积水的患儿,同时患有先天性斜颈,从出生就在医院接受治疗,但收效甚微。 他是将近9个多月大的时候接受手法治疗的。治疗结束后,他的嘴歪的已经好转,但还没完全恢复正常。给他拍照片时,他的身体已好多了,面部五官不对称的问题已经较前好转。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越容易康复,如果小孩子刚得病,最好尽早治疗。如果是成年后再治疗,治疗时间则要长得多。 望诊还要观察患者头的后部。从后面观察(特别是光头或者短发者较为明显)主要观察头部是否有沟壑状和高低不平、头发疏密不一的情况,还要观察颈部两侧肌肉饱满度是否一致。 上图患者的头发像一个个发辫。形成发辫的原因是因为头部皮脂的凹凸不平,有如丘陵一样。头发密的地方都是凹进去的,有一个坑,或有一条沟。凸的地方就没有头发,或头发很少。可以判断他有颈椎病 下图这位患者的颈头结合处有条深沟,枕骨下是一个脂肪大包突出来,在大包处头发很少,而深沟处头发茂密。以上这几种情况都是诊断有颈椎疾病,而且罹患脑萎缩的风险较大。患者头后部的深沟就像一个拦河大坝,影响人体头部的气血运行,对身体影响和伤害比较大。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