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石成金 文物修复专家身怀绝技坚守40余年

 Bao5685 2017-03-28

「这里是收藏品的聚集地」

每天为您提供以下精彩文化内容

热点

资讯

鉴宝

视频

晒宝

图为:胡家喜和同事在修复青铜器。

图为:修复前的蘑菇状立耳圈足铜鍑。

 图为:矫形修复后的蘑菇状立耳圈足铜鍑。

  博物馆里展出的一件件青铜重器,出土之初很多是惨不忍睹的,这些器物是如何起死回生,重现光彩?15日,记者来到武汉博物馆青铜修复室一探究竟。

  这里,破损严重的青铜器,与修复完好的青铜器分别陈列在柜中,反差巨大。除锉刀、錾刻刀、石膏、砂纸等传统修复工具配备齐全外,还置有超声清洗机、恒温鼓风干燥箱、各类显微镜等现代仪器。几位修复人员正埋头对手上的器物进行去锈、整形、拼接、作旧等处理。64岁的青铜修复专家、获多项专利的胡家喜,是项目总顾问。

  一堆废铜变身一级文物

  就在不久前,武汉博物馆馆藏的250多件青铜器,经该团队修复后通过了省内外专家组验收。

  其中一件两耳三足式战国青铜敦,经两千多年地下埋藏,腐蚀破损较为严重,出土时顶盖残破成六块,下半部整体缺失,修复难度很大。

  此敦盖与器身造型基本相同,相合成为一个圆球,俗称“西瓜敦”。在胡家喜指导下,修复人员先将盖子缺失部分补配齐整,随后用硅胶在盖上翻模复原后,再仔细在补配部位打底子、刻画纹饰,修旧如旧,使其衔接自然,最后进行缓蚀封护,以便其长久保存。如此,修复后的敦如同获得“重生”,陈列展出,普通观众很难发现修复痕迹。

  在胡家喜的从业生涯中,数不清有多少残破不堪的青铜残片,经他和同事的妙手“医治”,变身成各大博物馆的明星展品。

  出土于我省黄陂盘龙城的一件鼎,是目前已知商代早期最大的一件圆鼎。修复前残破成30多件碎片,且变形相当严重,看上去就像一堆“破铜烂铁”,修复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随州西周铜方罍出土时残破严重,大小碎片近100块,残缺部位较多,矿化腐蚀严重,修复后,成为随州博物馆镇馆文物之一。

  九连墩楚墓出土编钟、铜缶,武当山博物馆藏太乙救苦天尊……还有大量严重残损变形青铜器,经其“诊治”,得以恢复收藏和科研价值。

  创新技术让铜鍑恢复尊容

  还有一些青铜器因受到挤压,严重变形甚至面目全非,以往多用锤打法、锯解法矫形,但冷打、冷压容易使文物二度损坏,尤其是锯解法将器物分解成若干块,易破坏器物与纹饰的完整性。

  “既然可以趁热打铁,是否可以趁热矫铜?”经反复试验,胡家喜在传统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青铜器矫形新途径,即加温矫形,采用此法,无需对文物先“肢解”再“缝合”。

  新疆博物馆曾把一批先秦青铜器送到我省修复,其中馆藏汉代蘑茹状立耳圈足铜鍑,是稀有珍品,该器物世界上所见仅两件,另一件藏于国外。

  这件器物挤压破损严重,口沿瘪处与对边已挨在一起,腹部有破洞,足断失。修复难度相当大。胡家喜和同事们采用加温矫形和内撑法,加班加点对器物整形。他们将铜鍑放在电烘箱加温取出后,在压扁的口沿内打入小木楔,使器口张开一点。如此反复数次,使器口撑开到一定程度改用千斤顶加力,又反复数次,将器腹撑开达到与原形相接近时,再采用模具整形,如此往复数十次,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经修复后的铜鍑,一改旧观,成为一件完整的珍品,现在还经常到国外参展。

  培养修复人才

  胡家喜首创的“采用加温矫形工艺修复古代青铜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已被青铜器修复行业普遍采用。此外,他发明的“残损变形青铜器矫形定位修复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修复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近年来,胡家喜致力于青铜器传统修复及复制技术的传承。2012年,他在荆州主持湖北省第三届青铜器保护修复培训班,历时4月左右,培养地市级学员14名,前后保护修复青铜器近300件。自2011年12月起,他被聘为省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客座教授,常年主讲青铜器保护修复、复制课程。

  2014年6月至今,从原单位湖北省博物馆退休后,胡家喜受武汉博物馆之邀,主持该馆青铜器保护与修复,培养省内外17位学员,保护修复250多件青铜器。2016年,胡家喜被评为第三批武汉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40多年来只干了青铜器修复及复制这一件事,胡家喜说,“看着一件件青铜文物焕发生机,蛮有成就感。”

3月22、30日海选鉴宝公告

时间:3月22、30日14:00-18:00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6号中央电视台(央视鉴宝栏目)

原文3月22、30日图片海选鉴宝预约【央视鉴宝栏目】

官方客服请添加

客服微信:131122218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