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劣化、沉降、移位及强度常规检测

 海竣云 2017-03-28


01杆塔基础劣化检测

1.1 基本要

1)杆塔基础劣化情况及基础周边的环境状况应视为线路正常巡检内容,按线路巡视周期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测。

2)对洪水易冲刷区、采空区、高寒地区等特殊区域杆塔基础检测应考虑季节特点,有针对性进行专项检测。

3)新建及运行中的杆塔基础应满足DL/T 5219、GB 50233 、DL/T 741相关要求。



1.2 检测项目及方法

 1.2.1 地面巡视检测 

巡视检测人员通过观测杆塔基础及周边环境状况,检测基础露出地面部分及基础周边土层情况,主要内容有:

(1)检测基础表面有无裂纹、掉块、酥松、露筋、保护帽是否破损等。

(2)检测基础周围保护边坡土层有无流失、塌陷或出现危及保护边坡取土等。

(3)检测装配式、插入式基础有无老化、锈蚀等现象。

(4)检测基础及保护边坡内有无堆放杂物。

(5)基础采取防护坡、防护墙等措施时,还应检测防护坡等防护设施的完好情况。

(6)对膨胀土基础、高寒地区冻土基础应结合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检测,检测周边膨胀土潮湿后膨胀或高寒土冻胀对基础是否产生破坏。

(7)基础出现裂缝一般可采用裂缝显微镜或数显千分尺进行检测。检测基础裂缝时应记录下裂纹走向、裂纹数量、纹间距和裂纹深度。



 1.2.2  基础开挖检测 

对铁塔、钢管塔基础(金属基础、预制基础、现场浇制基础、灌注桩基础)在结合巡视周期进行常规地面检测外,还应结合基础周边环境情况每隔3~5年对基础保护层进行开挖抽检,一般开挖地面1m以下,检查基础混凝土裂纹、酥松、损伤及金属件锈蚀情况。



02基础沉降、移位检测

2.1 基本要

1) 对采空区、塌陷区、冲刷区及膨胀土等区域杆塔基础应在日常巡检的基础上,结合巡检情况定期开展基础沉降、移位检测。

2) 对杆塔基础沉降、移位较严重区域应在杆塔周边设置沉降观测标桩,标示桩与沉降观测桩距离一般应大于50m,以避免观测桩沉降量影响。


2.2 检测项目及方法

杆塔基础沉降、移位检测一般采用经伟仪观测。

 2.2.1 基础位移检测 

(1)水平方向位移检测

①  在检测杆塔耐张段内选择3基未发生位移杆塔中心桩做为检测参考方向桩,确定一条检测直线(如3方向桩不在一条直线,说明3基参考杆塔基础中也有发生横线路位移,需调整)。

②  将经纬仪设置在一侧直线桩上后视稳定区方向桩后倒镜,水平度盘归零。

③  瞄准被测杆塔基础中心桩,如中心桩不在望远镜十字丝竖线上,微调望远镜观测实际移动距离和移动的水平夹角,即为该基础横线路方向位移情况。


(2)顺线路方向位移

基础顺线路移动情况一般可以通过测量耐张段内相邻杆塔直线绝缘子串顺线路偏移距离,结合实地观测杆塔基础移动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2.2.2  基础沉降检测 

杆塔基础沉降量检测一般利用提前设置好的沉降观测标桩,采经伟仪观测沉降区标示桩与非沉降区标示桩高程变化,以确定沉陷数据。



03基础强度检测

3.1 基本要

1) 新建线路杆塔基础验收时除观测其基础试块强度检测报告外,还可以现场抽检部分杆塔基础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

2) 对运行中杆塔混凝土基础应结合基础外观劣化检测结果,必要时开展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3)杆塔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可参照JGJ 106相关检测方法进行。



3.2 检测项目及方法

杆塔基础强度的检测一般采用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法,检测时要求如下:

1)检测时应按测区为基本单元进行,每个测区分布16个点,测区一般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3)测区应选择和布置在构件的浇筑侧面上,即检测时回弹仪的中轴线处于水平方位;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选择和布置在上表面上。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相对称的可测面上,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布置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但应避开预埋铁件。

5)单个测区的面积以控制在0.04㎡为宜,即在20㎝×20㎝的正方形范围内。

6)测区表面应为原状砼面,且应清洁、平整,不允许呈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杂物等,检测面上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对弹击时可能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予以加固。研究结果表明,回弹检测时有颤动,造成回弹能量损失,弹测的回弹值偏低。

8)混凝土回弹仪使用时应垂直被测面,避免倾斜弹击,回弹值偏低。

9)回弹仪使用频繁时,在有效检定期内,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自检。



04拉线装置检测

4.1 基本要

1)线路日常巡视检测过程中应将杆塔拉线装置视为重点设备巡视内容进行巡视和检测。

2)对易盗区、外力破坏频发区等特殊区段拉线杆塔应根据运行情况缩短检测周期,加大拉线装置的巡视检测力度。

3)处于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风口区、舞动等区域的杆塔拉线装置,应根据拉线所处的环境及季节性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检测计划。


4.2 检测项目及方法

 4.2.1 拉线及拉线棒检测 

(1)检测拉线及上、下端连接固定金具断股、锈蚀、老化、断裂等情况。

(2)检测X型拉线交叉点有无磨损、拉线尾线有无滑移、抽脱等情况。

(3)检测拉线的松紧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

(4)采用数显千分尺检测拉线棒锈蚀情况,必要时应对拉线棒进行开挖检测。


 4.2.2  拉线盘及拉线基础检测 

(1)检测拉线底盘及拉基础附近土壤有无缺失、塌陷等现象。

(2)检测拉线基础破损、裂纹、酥松等情况。

(3)检测拉基础沉降和移位情况。

 


05基础检测周期



以上仅供参考,实际以《架空输电线路检测技术导则》(DL/T1367-2014)规定为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