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古堂琅

 宁仁轩 2017-03-28
堂狼洗铭旁鱼鹭图案为堂琅县治所在地米粮坝白鹤滩标志性设计
堂琅县在后汉即东汉时代仍然存在,并发展了灿烂的青铜器文化和农耕文化。方国瑜《西南历史地理考释》说:
“堂琅县在今会泽(治从巧家营移东川)、巧家之地,堂琅山出铜,明、清时期开采者,地区甚广,主要分布于汤丹、落雪、因民、茂麓、九龙等地,在会泽之西,巧家之南,沿金沙江东岸,其地多属巧家,原为会泽,分地设治也。不识汉、晋时期产铜者,亦在汤丹、落雪、因民、茂麓、九龙等地否?”
堂琅山是天下名山之一,《管子》说:“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上有绿石者,下有铅锡;上有赭,下有铁”。堂琅山出铜、铅、锡、铁、金,被金沙江、牛栏江、荞麦地河、以礼河、小江切割,藕断丝莲,从药山镇转弯延袤到巧家米粮坝至双河,山势磅礴,被荞麦地河和以礼河交汇切割;延袤至蒙姑、象鼻岭,山势嵯峨,被小江切割;延袤至新塘、九龙、茂麓、因民、落雪、汤丹,山势峥嵘。汉晋时期的产铜者,亦在这些地方。观全国各地出土的铜洗,多数款识铭文均写有“堂狼洗”,是后汉即东汉时代所铸造。例如:文化大革命中在昭通出土的铜洗有“建初元年堂狼造洗”,为东汉章帝刘炟76年制造,现藏于昭通市文化部门。1965年6月2日两位农民在今昭通市东郊诸葛营耕地时发现的铜洗有“永元二年朱提堂狼”款识,重11斤,为东汉和帝刘肇89——90年制造,现藏于昭通市文化馆。
开发铜矿冶炼铸造铜器是堂琅一大文化。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塞在今巧家城;“堂狼洗”生产厂在今巧家之南,沿金沙江东岸,为后汉即东汉社会基础产物,利用堂琅矿产丰富,大量铸造铜器运营全国各地。后世在全国各地出土而视为古玩收藏,被金石专家所著录者,仅其堂琅千万之一二而已。汪宁生《云南考古》注释说:“朱提堂琅洗在外地常有发现。陕西勉县出士一洗,铭曰:‘元兴元年堂琅造’。这是朱提堂琅洗传布最远的一例”。
“朱提堂琅洗”、“朱提堂琅造”、“朱提堂琅作”、“堂琅朱提洗”、“堂琅洗”等款识铭文怎样解读?当朱提成为郡名,堂琅县属朱提郡时期,铜洗上联写的语法关系是所属关系,即朱提为产洗郡名,堂琅则为产洗县名,可以加“的”字成为“朱提郡的堂琅县洗”、“朱提郡的堂琅县造”、“朱提郡的堂琅县作”;而不是“朱提郡的堂琅山洗”、“朱提郡的堂琅山造”、“朱提郡的堂琅山作。”有的铜洗款识铭文写成“堂琅朱提洗”或弃“朱提”而突出“堂琅洗”怎样解读?郡县制是从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前期,楚、秦、晋等国已开始在国内许多地方设县。春秋末期,各国开始在边远地设郡。郡的面积虽然比县大,但因地处偏远,行政建制一般比县低。朱提郡地处偏远,而堂琅县接近古滇国昆明,所以堂琅县的行政建制比朱提郡为高。郡县的守、令均由中央政府任免,领取俸禄,不世袭。铜洗的铸造、管理、营运,主权在堂琅县,所以堂琅县令的级别比朱提郡太守为高。铜洗款识铭文少数写成“堂琅朱提洗”,更多的铜洗铭文直接书为“堂琅洗”。堂琅县所生产的青铜器,在汉、晋时期是闻名全国的大宗产品。例如:
1911年在今昭通市北郊十里鸦姑海梁堆中出土的铜洗,有“永元五年堂琅”,为东汉和帝刘肇95年造,现藏于昭通市文物管理所。
1933年在昭通出土的铜洗有“阳嘉四年堂狼造作牢”,左右有“吉羊”二字,为东汉顺帝刘保132——135年造,张希鲁先生在市场上购得。
大关县出土的铜洗有“汉安元年堂狼造作”,为东汉顺帝刘保142年造,现为大关县张氏所收藏。
今云南省博物馆所珍藏的铜洗,有“元和四年堂狼造洗”,为东汉章帝刘炟87年造;有“建宁元年堂狼造洗”,为东汉灵帝刘宏168——172年造。
方国瑜主编的《朱提堂狼洗概说》指出:
“炎汉铜洗见于金石书著录者,已数百器,其铭文之有地名考,则以朱提堂狼(琅)所造为最多。朱提、堂狼(琅)即今云南昭通、会泽(会泽:包括今会泽县、巧家县、东川市和四川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的一部分)。近世昭通出土铜洗,其体制、文字与金石书已著录之器同。而昭通、大关等地出土之洗,有不著地名者,有单花纹者,有文字、花纹俱无者,惟有朱提堂狼所造,则可断言”。例如全国各地出土被金石家收藏著录的铜洗有:
“建初八年堂狼造洗”,为东汉章帝刘炟76——84年造,见《双王玺斋金石图录》、《贞松堂集古遗文》卷14,《汉金文录》卷5。  (之二·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