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楠,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网站(dxy.com) 如果让娃投票:什么时候的妈妈最糟糕 ? 相信 99% 的孩子都会说:发脾气的时候 然而,吼叫、发脾气对孩子来说并没什么用,他们依旧不听话,而我们依旧无法控制自己…… 心法入门: 不指责,说事实
不管是大人孩子,面对指责的第一反应都是逃避和解释。 然后双方都陷入到「就是你就是你!——不是我不是我!」的「绕圈」中,而事实是怎样,已经没人关心了。 其实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像「你」、「怎么」、「总是」和夸大成分的词去掉,只是用平和的语气说出你所看见的客观事实就行了。
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而应该偏重「如何解决」。 当不去评断对错。而是聚焦问题本身时,孩子抵触情绪也会少很多,「听话」也会随之而来。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心法进阶: 不埋怨,说方法 在熟练掌握「不指责说事实」的技巧后,你会明显感受到:
可没等过几天好日子,新问题又来了。孩子的玩具扔了一桌一地,都到饭点了还没收好,不少宝妈忍住不了:
但是,这样的话并不会让宝宝变得「有眼力」,反而可能激起宝宝的逆反情绪,如果这时妈妈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 图片来源:soogif.com 哎呀,先别急着发火儿,再来看看我们刚才说的是啥?
虽然我们语气中没有多少怒气,但这类型的埋怨会让孩子感受自己被贴上了「你是 xxx」的标签。 标签化的话语很可怕,是对于孩子能力的质疑,还容易让你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陷入「你不行——我行」的对抗中,或者是「你说我是,我就是」的消极认知里,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信任」。 那,换种方式试试?
瞧,我们用「你要是能」来代替「我就不信」,还传递「就真帮了大忙」的鼓励和表扬,孩子们会觉得,「妈妈相信我有这个能力能做好」,这个时候,他们多半都会很乐意地去完成。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另类心法: 不说话,传纸条 上面的两种「心法」适用于大多数父母,可有的爸爸妈妈说:
还真有一个好办法:传纸条。 比如,孩子正玩得开心,根本不听爸妈说什么,如果想提醒他收好玩具,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可以折一个小飞机,把「玩具陪完你们后,记得让他们也回家哦——爱你的爸爸 / 妈妈」写在一个上面,飞到孩子们面前。 哎呀,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温暖且有趣呢?孩子会觉得你给他的不是指令,而是一个「惊喜」。 这样是方法也适用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很柔软地保护孩子与自己的情感,让一些无畏的争吵消失。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终极心法: 不「讲理」,说感受 孩子越大,主意越大。 有的时候我们和他们「讲道理」,结果他们道理讲的比我们还好。
然而,他有「知错」的态度,并没有「就改」的行动,不久后你还是会为同样的事情发狂。 能否关注到孩子的「感受」,才是发生改变的关键! 比如,爸妈想把孩子的旧衣服送给其他小朋友,孩子吵闹着不允许,这时,要开导孩子,许多爸妈可能会这么说:
我们用「是不是」去询问,这时孩子只能在「是」「不是」之间回答,谈话很快陷入僵局,会有一种——完全谈不下去的感觉。 如果换成下面这种说法,宝宝会更加容易接受:
这次,我们首先说出的是事实(被送掉),让他意识到父母关注他的感受。其次认可感受的真实性(觉得难过),最后,尊重孩子的感受(很生气)。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关注感受的重点在于,要能够第一时间认可、接纳与尊重孩子的感受。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平息情绪,打开对话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孩子对情绪理解,是对于「情商」和人际关系处理的提升。
以上四大心法都学会了么?要是拿不准,还可以对着镜子或对着娃他爹练习下,记得面部不要太狰狞(笑),然后赶紧在娃身上试试吧~ 不吼不叫,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这调皮的熊娃,也可以是我们最最听话可爱的小宝贝儿~ 丁香妈妈是丁香医生旗下的母婴科普平台。关注育儿过程的方方面面,更有权威靠谱的医生和专家,每天分享科学、实用、靠谱的育儿建议。 |
|